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白恬
圖/醫院提供
日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就接診了一位患有青少年肥胖的患者。16歲的志仔(化名)剛上高一,開始注意形象的他常因肥胖而難過,于是下定決心減重。到醫院檢查發現,他已患有脂肪肝、肝纖維化和高尿酸等問題。在專業營養醫生三個多月的幹預下,志仔減重8.9公斤、腰圍縮小13厘米,肝纖維化和高尿酸均得到好轉。
随着寒假到來,為幫助解決青少年肥胖難題,廣醫三院臨床營養科“體重管理門診”特開展“2021年青少年減重召集令”活動,招募12-18歲有肥胖困擾的青少年朋友,免費送出若幹專家号、體脂檢測等健康福利。
16歲少年體重超标,竟查出脂肪肝、高尿酸、肝纖維化
16歲的志仔剛上高一,身高166cm的他,體重竟足足有87.9kg!到了開始注重形象的年齡,志仔常為自己的體型而苦惱。再加上體育課經常跑不動,跟不上課堂節奏,志仔下定決心要減重。
在家人的帶領下,2021年7月,志仔來到廣醫三院就診。體檢發現,小小年紀的他竟查出脂肪肝、肝纖維化,尿酸也高達618umol/L(正常人為208-428umol/L)。

2021年7月志仔的檢驗報告單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志仔便來到廣醫三院臨床營養科體重管理門診進行專業減重。在專業營養醫師的指導和幹預下,經過三個多月,志仔瘦了18斤,腰圍縮小了13厘米,肥胖指數下降了一個等級,身高還長了2厘米。同時,肝纖維化沒有了,尿酸也降到了457umol/L,高尿酸得到了緩解。
減重前後志仔的身體資料對比
“以前穿着很緊的衣服,現在寬松了不少,發照片到朋友圈,朋友都說我怎麼瘦了這麼多!”提起這次減重的變化,志仔非常開心,他說:“減肥貴在堅持,希望自己繼續努力,最後能變成一個體重指數正常的人”。
減重前後志仔的體型對比
青少年肥胖百害而無一利
廣醫三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中醫師劉佳表示,肥胖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嚴重影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肥胖導緻慢性疾病
肥胖是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等很多慢性病的溫床。現代醫學研究顯示:肥胖會帶來人體代謝異常。兒童青少年時期肥胖給成年後的各種慢性病預先埋下了種子,是以兒童青少年肥胖是比成人肥胖更為嚴重的問題。
肥胖影響生長發育
多項研究顯示,肥胖兒童因為體重過大,導緻下肢關節往往承受着難以想象的壓力,本來應該向上生長的骨骼開始向周圍生長緻使使膝關節處的橫切面積變粗,小腿胫骨的一端往外生長,導緻嚴重的關節炎。同時,由于體内脂肪含量較多,脂肪細胞中含有的芳香化酶可以将雄性激素轉化為雌性激素,并引起性腺發育的紊亂,導緻肥胖的孩子發育提前。發育提早一年,往往會使孩子損失5-7厘米左右的身高。
肥胖影響心理健康
肥胖還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行為、社會交往、認知及智力、發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有調查顯示:肥胖兒童的智商水準顯著低于非肥胖兒童,其學習成績也顯著低于非肥胖兒童。肥胖程度越高,對認知與智力的影響越大,經常出現又胖、學習又不好、又沒有自信的兒童青少年。這樣的孩子活動、學習、交際能力低,久而久之會出現抑郁、自卑,對人際關系敏感、性格内向、社會适應能力低等,進而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
體重管理團隊幫孩子解決肥胖困擾
孩子還在長身體,吃太少會不會營養跟不上?減重期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相信家長們在幫助孩子減重期間都有不少問題。“胖”從口入!劉佳介紹,對于青少年來說,要科學減重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健康飲食,下面四條最基本最簡單的概念要記清:
第一,認識營養素,蛋白質的攝入優質充足。
第二,學會克制自己,七分飽足矣。
第三,學會愛惜身體,注重三餐,好好吃飯。
第四,學會進餐順序,餐前喝湯,而後青菜、肉類、米飯。
劉佳建議,減重期的飲食并不意味着吃很少或者隻吃某一類的食物,而是應該在科學減重的指導下去吃。要懂得怎麼去挑選健康的食物,增加粗糧和雜糧的攝入,蔬菜和肉類要均衡供給。要學會看食物成分表,放下對零食飲料無法割舍的欲望。
同時,青少年減重期間也要規律作息和保持運動,但運動應以能夠長期保持的強度和頻率去行動,不宜過激。相信孩子隻要堅持下來,不僅體重會慢慢降下來,體能和精氣神也會好很多,也會更加自律。(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 羊城派
責編 | 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