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軍偶然一瞥,從人群中認出一位老人,竟是闊别22年的母親

1949年9月的一天,解放軍第四十六軍政委李中權(四川達縣人,開國少将)、副軍長楊梅生(湖南湘潭人,開國中将),一同前往四十六軍後勤部所在地——湖南湘潭易家灣視察。

易家灣雖然隻是湘江之畔的一個簡易碼頭,但由于它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上,是以經過這裡的行人和船隻絡繹不絕。

一個月前湖南得以和平解放,但一部分敗逃的敵人還是對省内的鐵路線大搞破壞,解放軍的人員和物資經過湖南時,易家灣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中轉站。

李中權、楊梅生到達碼頭後,一邊探讨些工作上的問題,一邊沿着江堤散步。

将軍偶然一瞥,從人群中認出一位老人,竟是闊别22年的母親

此時臨近中秋佳節,天高氣爽,雲淡風輕,江畔秋景宜人。江中不斷有船隻來往穿梭,還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從碼頭上經過。

湘潭是楊梅生的家鄉,他自從1927年參加紅軍後,一直跟随部隊南征北戰,已經整整很多年沒有回過老家了。

家鄉的風光讓人陶醉,44歲的楊梅生心情大好。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碼頭上的人流之中,臉上露出非常驚訝的表情。

“老楊,怎麼了?”李中權問。

“政委,我過去看一下,馬上就回來……”話還沒說話,楊梅生就急匆匆跑向正從碼頭上走過的人群,似乎生怕不小心就要錯過什麼特别重要的人。

将軍偶然一瞥,從人群中認出一位老人,竟是闊别22年的母親

李中權更覺得奇怪了,與楊梅生共事多年,還從沒見過他這種不尋常的舉動。

楊梅生徑直走到人群一位老婦身邊,才把腳步停了下來。

這位老婦白發蒼蒼,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一手拄棍一手提籃,看上去像是一個已經靠乞讨度日很長時間的老人家。

楊梅生仔細看了看老人家,抑制住内心的激動,微笑着跟她打了一聲招呼,然後攙扶着她進行談話。

沒過多久,楊梅生流着眼淚回到李中權身旁。李中權驚訝地問:“老楊,你這是咋回事?”

“那個老人家,”楊梅生用手指了指白發老婦,歎了口氣說道,“你知道她是誰嗎?”

将軍偶然一瞥,從人群中認出一位老人,竟是闊别22年的母親

圖檔來自網絡

“她是……”

“她就是我的媽媽,闊别了22年的媽媽!”楊梅生的語氣突然變得非常激動,眼淚大顆大顆地掉下來。

“啊?!”不僅是李中權,随行的幾名幹部不約而同地發出驚呼聲。

“因為是紅軍家屬,我媽媽遭到迫害,無奈之下隻能讨飯度日,已經好些年了……” 楊梅生哽咽道。

“老楊,你别難過,見到媽媽是好事啊!那……老人家認出你了嗎?”李中權問。

“分别太久,老人家眼神也不好了,還沒有認出我來。我也不敢馬上跟她老人家相認。”楊梅生說。

将軍偶然一瞥,從人群中認出一位老人,竟是闊别22年的母親

“為什麼不相認呢?”

“我……我不敢。”楊梅生難過地說,“這麼多年沒有見到媽媽,她想我都快想瘋了。假如現在就與她相認,我擔心她一時之間沒有辦法承受。我現在也不知如何是好,政委你說怎麼辦?”

“這樣吧,我先來處理。”李中權胸有成竹地說。

緊接着,他讓自己司機帶一名警衛員開車把楊老太太接過來,詳細告訴他們怎麼做,還再三囑咐二人,要不緊不慢地把話說清楚,千萬别把老人家吓着了。

司機和警衛員追上去的之後,警衛員按照政委教的辦法,親切地對老太太說:“老人家請留步,我們是來接您的。”

“接我?我不認識你們啊?”老太太驚訝地說。

将軍偶然一瞥,從人群中認出一位老人,竟是闊别22年的母親

“是您的兒子派我們來的。”

“兒子……兒子……”老太太突然傷心起來,“我已經二十多年沒見過我兒子了,他、他……?”

“您的兒子是叫楊勳梅嗎?”

“啊?是、是的……他的名字就是楊勳梅……”老太太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老人家,您的兒子現在回來看您了,他就是我們的副軍長!”

老太太一聽,整個人突然愣住了,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随即激動不已,險些跌坐在地上。

将軍偶然一瞥,從人群中認出一位老人,竟是闊别22年的母親

楊梅生中将、李中權少将

警衛員和司機連忙趕緊攙扶着她坐到了車上,開着車往回走。

當警衛員攙扶着老太太下車時,楊梅生摘下軍帽,撲通一聲就跪倒在她面前,淚流滿面地喊道:“媽媽,我是勳梅啊,我回來啦……”

老太太渾身哆嗦着摸摸他的臉,終于看清楚跪在自己面前的人就是闊别了22年的兒子,随即與楊梅生抱頭痛哭起來。

楊梅生21歲投身革命,22歲參加紅軍離開了家鄉,當時他還是意氣風發的小夥子,如今則是戰功卓著的中年将軍。在這22年當時,他曾無數次派人打聽和尋找自己的母親,始終未能如願,沒想到竟然在碼頭邊的人流之中,意外發現了四處乞讨的母親。

看到楊梅生與母親相擁而泣的場面,在場的所有人無不為之動容,政委李中權這樣身經百戰的将軍同樣也是熱淚盈眶。

楊梅生自己更是百感交集,他真的不敢想象,假如自己沒有從那偶然一瞥中神奇地認出日思夜想了22年的母親,他這一輩子會留下一個多麼大的遺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