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多品牌+多賽道

圖文:車業雜談

編輯:梅梅

進入新年,各家都在通報2021年度業績情況。這一年,無論是老牌合資還是新勢力,都在“變與不變”中掙紮度過——東風日産依舊大方曬出了自己的成績單:全年終端銷量1134889輛,其中日産品牌連續7年銷量超百萬;東風日産啟辰去年也賣出了87816輛,同比增長達11.6%。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在中國市場摸爬滾打了18年,東風日産如何評價自己的“聯考成績”?又如何思考自己的未來?

1

有勇更有謀,東風日産守住百萬銷量

回顧2021年,全球性的缺芯打亂了各車廠的供應節奏,疫情和突發自然災害時而侵擾國内各個地區的生活生産節拍,國内外經濟也進入了調整波動期,這就是去年車市的宏觀大環境。

按照乘聯會近期釋出的資料來看,2021年1-12月的零售累計數量為2014.6萬輛,同比增長僅為4.4%,微弱的增長已經透露出車市消費需求的乏力。而從結構上來分析,我們能感受到消費者需求正在經曆前所未有的分化:傳統燃油車銷量在2021年減少了百萬台;而新能源汽車則同比增長169%,成為車市增長的重要推力。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供需兩端同時面臨變局和挑戰,這對于任何一家傳統主機廠而言,都是十分嚴峻的課題——好在,東風日産挺過來了,強韌的體系能力猶如壓艙石,幫助這艘大船以沉着的姿态渡過了風浪。

何為體系能力?這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恐怕不太好感覺,不妨聊聊2021年汽車傳遞最為困難的第三季度。我們那時探店時就發現,不少合資品牌的主銷車型由于缺芯問題出現了斷供,提車要等1-2月,優惠政策也全面收窄,進而導緻銷量下滑;但東風日産4S店的熱銷車,比如軒逸、天籁依然能有滾動的現車資源,控制了銷量不利波動。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據了解,東風日産當時針對晶片問題提出了“搶”“調”“待”“替”四字方針,将研發、采購、生産、銷售全部打通,關聯股東雙方将全供應鍊的主觀能動性全部調動起來。有資料統計,缺芯危機對行業的沖擊超過了30%,但對東風日産的影響被控制到了15%以内。

2

賦能+協作,東風日産還有啟辰和英菲尼迪

東風日産要管的并非隻有日産品牌,還有啟辰和英菲尼迪。

啟辰成立于2010年,作為東風日産旗下的合資自主品牌,曾經備受懂車的老司機青睐。2021年,啟辰品牌重回東風日産體系,面對不斷細分、競争愈發激烈的汽車市場,啟辰大膽出新,推出了煥新更新的D60、啟辰星以及全新重磅新車啟辰大V,實作了逆勢而增。值得一提的是,啟辰品牌3款高品質EV車型去年累計銷量同比翻番,電動車的累計占比超15%。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近幾年,在消費更新的刺激下,各路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也展開了激烈的角逐。英菲尼迪2006年以進口形式進入國内,2014年東風英菲尼迪成立,進一步深入中國市場。今年1月5日,東風日産官宣,将東風英菲尼迪作為獨立事業部納入管理體系,圈内普遍認為:“英菲尼迪這次是真要發力了!”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多品牌矩陣,能給東風日産穩居合資第一陣營多大的支撐?筆者認為,東風日産先得給啟辰、英菲尼迪描好坐标。按照目前東風日産的戰略規劃,啟辰品牌将主攻“智能化、電動化、年輕化”課題,目前已經初見成效;而英菲尼迪将進一步探尋豪華汽車市場的機遇。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東風日産如何賦能兩大品牌?離不開體系力和數字化兩張牌。

第一部分講到缺芯的應對機制僅僅是東風日産體系力的縮影;高效協作、高效運作的工作思路其實已經成為了企業文化基因,貫穿于研發、制造、營銷、管道、服務各個環節,無論是危機應對,還是研發創新,這種久經淬煉的體系能力都是東風日産乘風破浪的内生動力。

體系力需要意識認同,更需要先進技術手段。東風日産是最早啟動數字化轉型的車企之一,相應工作包含産品數字化、營運數字化和營銷數字化三個方面。産品方面,東風日産雙品牌車聯網搭載量已超過300萬輛,活躍度行業領先;營運方面,數字化幫助東風日産縮短了研發周期,并通過生産過程資料全面可視化來實作降本增效;營銷方面,已有265店開展了智慧4S店模式,讓展廳和售後工廠中的房間進入智能化時代。

上述經驗和理念若能進一步貫穿到啟辰和英菲尼迪兩大品牌中,必将帶來新的活力。

3

迎接電動化,“技術日産”準備了不止一條路

聊完效率,我們聊技術。因為銷量保持得不錯,在很多人眼中,東風日産是營銷型選手,但當e-POWER首款車型上市後,人們才發現,電驅化轉型過程中東風日産才是人狠話不多!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不同于豐田THS系統,也差別于本田i-MMD路線,e-POWER采用“全時電驅動”的技術邏輯,讓車型既具備電動車的駕駛質感,也相容燃油車的使用體驗。拿軒逸e-POWER來說,其最大功率100kW,峰值扭矩300N·m,工信部公布汽車百公裡油耗為僅為4.1L。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按照規劃,到2025年,東風日産将計劃在中國推出7款e-POWER車型。除了e-POWER,東風日産還有别的思路麼?必須有。開頭我們就講到,新能源車的替代效應在增強,但另一個不争的事實是,哪種技術才是最終最優解其實尚無定論。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目前,油電混合、插混以及純電、增程式動力這四種車型均活躍在市場上,從體驗上來看,各自都有一些瓶頸問題。面對勢不可擋的電動化浪潮,東風日産從沒打算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短期内燃油車不可能被淘汰,但發動機必将往小排量、高效率、輕量化的方向持續發展,耗時20年研發的VC-Turbo超變擎就是技術進步的代表,也是全球首款量産的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除了繼續優化燃油技術及推出e-POWER,它早就準備好了自己的純電技術架構——Zero Emission。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Zero Emission直譯過來就是“零排放”的意思。要知道,從1947年推出首款純電車型TAMA,日産從未中斷對純電技術的研發,已經累積了70餘年經驗,聆風車型憑借出色的安全性能享譽全球,配備有e-4ORCE雙電機全輪控制技術的Ariya車型一直以來也備受關注,就在2022年,它将正式引入中國市場。據悉,到2025年,Zero Emission将在3款車型中搭載。

深評丨車市變局前所未有,東風日産的坐标和路徑

是以說,你看到的東風日産可能隻是營銷高手,但實際上東風日産在研發端的積累遠超你所見,“技術日産”才是它應對電動化轉型的真實面孔。

寫在最後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我們可以清晰的感覺到,雙碳目标下,車市處在一個全新探索的混沌狀态。舊的供應鍊體系正在被打破,而車企卻必須把現有市場抓得更緊才能赢得未來。如何把握當下,布局未來?這是一個複雜的課題——“多品牌、多賽道”是東風日産的戰略方向,走過2021年,更加成熟的東風日産已經明确了自己的坐标和路徑,将無懼未來的挑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