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中蛟這個小角色叛變,38軍為何損失6千人?王近山輕敵是主因

1952年8月下旬,38軍接到了上級要求攻占白馬山的指令。當時梁興初已經調任西海岸指揮部副司令員,38軍軍長一職由副軍長江擁輝接任。白馬山距鐵原僅有十公裡左右,南北韓僞第9師為了守住這個戰略要地,修建了星羅棋布的地堡和工事,陣地前沿還埋設了大量的地雷。針對這種情況,江擁輝決定以奇襲為主。

谷中蛟這個小角色叛變,38軍為何損失6千人?王近山輕敵是主因

為此他讓擔任主攻的114師提前6周就開始練兵,并且專門找有蛙叫聲的地方練潛伏。隊伍經過,蛙叫聲突然停止為不合格,蛙叫如常為合格。114師之是以下這麼大功夫練潛伏,就是為了在戰鬥發起時出其不意,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然而就在白馬山戰役發起的前4天,一個意外情況出現了,114師340團7連一個名叫谷中蛟的文化教員叛變投敵了。

谷中蛟的級别隻相當于一個排級幹部,是個小角色,但340團是這次戰役的突擊團,而7連又是該團標明的尖刀連,谷中蛟是以掌握了我軍發起白馬山戰役的具體時間和340團的進攻路線。谷中蛟的叛變,使38軍的進攻計劃完全透明了,114師一個多月的潛伏全都白練了。面對突發情況,江擁輝立即采取了補救措施,決心不按原計劃打了。

谷中蛟這個小角色叛變,38軍為何損失6千人?王近山輕敵是主因

很快江擁輝就重新制定了兩個作戰方案。方案一是立即提前發起進攻。理由是谷中蛟才剛叛逃過去,由于他的級别較低,敵人對他提供的情報不一定相信,肯定要花時間進行核實。敵人核實完後,不論重新調整部署還是請求派兵支援,都需要一定的時間。38軍此時突然提前發起攻擊,仍然可以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方案二和方案一則完全相反,那就是将白馬山戰役延後十天半月再進行。谷中蛟叛變後肯定會将他所知道的情況全部告訴敵人,僞9師核實後也會做出相應的部署。此時如果我軍突然不打了,敵人勢必會懷疑谷中蛟提供的是假情報,繼而放松警惕。到那時38軍再進攻白馬山,勝算将會大大提高。

谷中蛟這個小角色叛變,38軍為何損失6千人?王近山輕敵是主因

不論采用哪個補救方案,白馬山戰役的結局都有可能改寫。但3兵團代司令員王近山卻把這兩個方案都給否決了,堅持按原計劃發起白馬山戰役。王近山15歲就參加了紅軍,打仗以勇猛著稱,是二野著名的猛将。第三兵團入朝後,王近山根本就沒把美軍放在眼裡,第五次戰役預備會上他曾當衆表态說:把美軍趕下海不成問題。

連美軍都不放在眼裡的王近山自然更不會把南北韓僞軍放在眼裡了,在他看來,僞軍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38軍這支王牌一出擊,敵人還不乖乖就擒?是以當江擁輝請求變更作戰計劃時,王近山當場就給否決了,并對江擁輝說:你拿這麼大一把牛刀殺雞,還哆嗦?話說到這個份上,江擁輝隻能按時發起白馬山戰役了。

谷中蛟這個小角色叛變,38軍為何損失6千人?王近山輕敵是主因

強攻本來就不好打,加上僞軍早已做好了準備,又得到了美軍9個炮兵營和44輛坦克的支援,防守火力大為增強。38軍的官兵們雖然英勇奮戰,但進展甚微,最終經過9個晝夜的激戰,38軍沒能攻下白馬山,還付出了6000多人的傷亡代價。白馬山戰役之是以失利,谷中蛟叛變固然是一個因素,但如果王近山不輕敵,同意江擁輝變更作戰計劃,戰役的結果或許會好得多。

抗美援朝是我國的立國之戰,這一戰打出了軍威和國威,令全世界對新中國刮目相看。著名作家李峰所著的《

決戰北韓》以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了北韓戰争台前幕後的諸多曆史真相,如中美蘇朝最高上司層的博弈較量,北韓人民軍南征的真相,中國出兵北韓真相,中美軍戰力真實對比,蘇聯對華軍援、空軍參戰的内幕,志願軍戰俘的真實境遇,闆門店談判過程等等,破除了有關北韓戰争的種種迷思與誤解,非常真實出彩。

是一本不能不讀的好書。白金珍藏插畫版現價隻要69元,點選【去看看】就可以購買。

); }

決戰北韓 【翹楚書屋】

¥69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