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州8歲女孩抗病6年自學認字:最大的願望是上學,哥哥将為其配型

2022年1月,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德州女孩瑜辰躺在病床上,瑜辰媽媽指着書上的文字,瑜辰一一讀出,又背誦了幾首詩。女孩的頭發因為化療變得稀疏,愛美的她,還是讓母親紮了兩個小辮子。

德州8歲女孩抗病6年自學認字:最大的願望是上學,哥哥将為其配型

瑜辰父親蘇先生告訴新黃河記者,瑜辰今年8歲,在她三歲那年,被确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病房裡近6年,瑜辰錯過了入學。聰明好學的瑜辰,自學讀書識字,還會給母親講天文故事。瑜辰在病房裡讀書的視訊釋出後,“8歲白血病女孩抗病6年自學識字”話題一度登上熱搜。蘇先生說,現在,瑜辰的身體狀況穩定,最大的願望就是上學。

今年,瑜辰的哥哥童童高三,聯考後,他将為瑜辰配型。“童童惦記着妹妹,每天都要打視訊電話,看看瑜辰,才能放心。”蘇先生說,如果兄妹二人配型成功,瑜辰将迎來生的希望。

德州8歲女孩抗病6年自學認字:最大的願望是上學,哥哥将為其配型

病房裡自學認字

瑜辰是病房裡的“小明星”,自學識字讀書,會畫畫。她的身邊總會圍着一些小病友,瑜辰會給他們講故事。

從小在醫院長大,瑜辰讀書識字的機會一再錯過。母親看她願意學習,不忙時,偶爾會教她識字。家人隻知道瑜辰認識一些字,“能認識的不多,畢竟我們也沒有特意教過她。”去年,家人發現瑜辰認識很多字。“不知道在哪學的,很聰明。”蘇先生猜測,瑜辰可能是從手機上學習了識字,看到路邊的廣告牌,瑜辰也不放過。“會問我們廣告牌上寫了什麼,一路上問個不停。”

瑜辰還會講一些天文知識,蘇先生在一旁聽着,以為她在編故事。“我用手機一查,沒想到她講的都是對的,太意外了。”

瑜辰也喜歡畫畫,卡通片裡,她喜歡的人物都能畫下來。最讓蘇先生欣慰的,是瑜辰的自信。“比健康的孩子還要有精氣神,自信活潑,不停地說話聊天,和病房裡的小病友們關系都很好。”

瑜辰最大的心願是上學。不間斷的化療,耽誤了瑜辰入學。“她有時候不聽話,我也會說她幾句。她總是和我講條件,要她聽話就讓她上學。也不好給孩子解釋什麼,隻能答應下來。”最近一段時間,瑜辰總是提起上學的事,蘇先生也不知道該怎麼答複她。

德州8歲女孩抗病6年自學認字:最大的願望是上學,哥哥将為其配型

“和怪物對抗”

2016年底,瑜辰反複感冒發燒,瑜辰父母本以為孩子隻是普通的感冒。直到2017年初,瑜辰還在持續發燒。過了春節,夫妻二人帶着瑜辰到北京求醫,瑜辰被确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瑜辰愛美,從小就自己挑選衣服。确診前,家人為瑜辰拍了不少照片。照片裡,瑜辰梳着齊耳短發,身邊放着她最愛的玩具熊。确診後,受化療影響,不到半年,瑜辰的頭發掉光了,眉毛也淡了。那時,瑜辰年紀太小,不知道白血病意味着什麼。在她的小世界裡,頭發被身體裡的怪物吃光。她要做的,就是和怪物對抗。

母親在病房裡陪着瑜辰,父親就在醫院附近租了間小屋,為瑜辰做飯。蘇先生說,瑜辰的抵抗力差,對飲食的要求很高,怕感染,不能在外面買飯吃,必須要自己做的才行。“瑜辰身體狀況好的時候,可以吃蒸過的水果。一日三餐,都是我準備的。”

蘇先生說,瑜辰特别愛幹淨,吃飯的時候,餐桌上不能有一點髒亂。“比如吃雞魚之類,需要吐骨頭時,從來不把骨頭放在桌子上,也不讓别人放。”床單也要鋪得平整,瑜辰媽媽曾在半夜聽到窸窣聲,醒來發現,是瑜辰爬起來在整理床單。“不平整不睡覺。”

2017年8月,蘇先生和女兒比對成功。瑜辰可以進行骨髓移植手術,這讓一家人暫時松了口氣。父親在病床上,母親陪着瑜辰,送飯和照顧父親的擔子,落在瑜辰的哥哥童童身上。為此,他特意請假一學期,到北京照顧家人。

蘇先生說,童童本也想為妹妹配型。他小時候做過手術,考慮到身體狀況和年紀尚小,最終決定不讓他為瑜辰配型。“沒讓他配型,他就負責照顧我們,很細心的孩子。”

德州8歲女孩抗病6年自學認字:最大的願望是上學,哥哥将為其配型

哥哥接力配型

日子眼看着好起來,瑜辰的病卻複發了。提到這,蘇先生沉默了一會,“不願意提,複發了,也沒辦法。”蘇先生夫妻倆帶着瑜辰又回到病房裡。化療幾個月,回到德州老家休息一段時間,再到北京複診。2018年至今,一家人在德州和北京兩地奔波。

為了照顧瑜辰,蘇先生隻能做一些日結的工作。晚上五六點,将晚飯送到醫院後,蘇先生開始送外賣。他一般工作到淩晨1點多,為了多賺一點,有時候,他咬咬牙,送到2點,能賺一百多元,生活費就夠了。瑜辰身體狀況好一點,一家人會回到德州。蘇先生就去開貨車,“怕瑜辰有事,不敢開得太遠,隻接一兩天的活,掙個千把塊錢,當天就能結錢。”蘇先生說,他也曾想去工廠幹活,能賺得更多。“但瑜辰的病情反複,時不時地請假,工廠就不要我了。”

這次去北京,蘇先生沒有像之前一樣,在醫院附近租房子。“在熟悉的病友、老鄉家裡蹭用廚房,保證瑜辰的飲食。”每晚,蘇先生的住處不固定了,哪裡有地方就住哪。“今晚住哪裡還不知道。”“挺一天算一天,豁出去了。”蘇先生說。

年底,瑜辰總吵着要回家過年。蘇先生說,瑜辰從2016年确診到現在,每年春節,幾乎都在病房或醫院附近的出租屋裡度過。如果瑜辰身體狀況持續穩定,醫生同意的話,蘇先生準備帶着她回家過年。童童也惦記着妹妹,每天晚上都要打視訊電話,看看妹妹,才能放心。

今年,童童高三,在聯考前,他也很期待能和妹妹一起過年。“如果我們過年回不去,童童就想來北京看妹妹。他學習緊張,我們不想讓他來,他不聽,一定要來。”

聯考後,童童準備為妹妹配型。“年輕有活力,聯考完也有時間,如果能配型成功,瑜辰将迎來生的希望。”

新黃河記者:劉瑾陽

編輯:韓璐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