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世凱隻做了83天皇帝,為啥貨币“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逼迫溥儀簽下退位诏書,就此清朝滅亡,結束了中國持續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3日後,袁世凱便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3年後,欲望逐漸膨脹的他宣布自任皇帝,改國号為中華帝國,史稱“洪憲帝制”。

袁世凱隻做了83天皇帝,為啥貨币“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此事一出,立刻引起全國轟動,一時之間,國人怨聲載道,反對的浪潮更是一浪高過一浪,故而僅僅83天後,袁世凱就宣布下台,取消帝制,沒過多久,袁世凱便因為尿毒症而不治身亡。然而“奇怪”的是,在袁世凱死後,印有他頭像的貨币“袁大頭”卻仍然在發行,并使用了37年之久,并累計發行7.5億枚,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袁世凱隻做了83天皇帝,為啥貨币“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袁大頭”,是對印有袁世凱頭像硬币的口語俗稱,其實它的全稱為“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币”。當年清朝滅亡以後,袁世凱很快便當上了大總統,而他當上總統以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統一貨币。

衆所周知,晚清時期社會動蕩,我們遭受了各個列強的侵略,以至于無數外國貨币湧入中國,數量多達百餘種,它們規格不一、折算繁瑣,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基于這種情況,袁世凱決定統一鑄發新國币,既然要造新币,不如順便給自己“打打廣告”,于是袁世凱把自己的頭像印在了币面上,“袁大頭”就此誕生。

袁世凱隻做了83天皇帝,為啥貨币“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袁世凱以大總統的身份,頒布了《國币條例》及《國币條例施行細則》,明文規定錢币的鑄造發行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并且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厘為價格之機關,定名為圓”,規定的面額共4種,分别是壹圓、中圓(五角)、貳角、壹角,如今市面上比較常見的為壹元面額的。

袁世凱隻做了83天皇帝,為啥貨币“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因為“袁大頭”硬币成色好、分量足(含銀量89%,含銅量10%,含錫量1%,是當年含銀量最足的貨币)、圖案新穎且币型規整,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和接受,紛紛主動使用“袁大頭”,很快,它便成為中國流通領域的主币。

袁世凱隻做了83天皇帝,為啥貨币“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看到大家對自己的“袁大頭”如此滿意,袁世凱立馬下令讓各大鑄币廠加班加點生産“袁大頭”,根據資料顯示,僅僅是南京造币廠,就在2年内生産出了3.79億枚“袁大頭”,可見其勢頭之猛。

袁世凱隻做了83天皇帝,為啥貨币“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由于“袁大頭”的影響力實在太大,是以直到袁世凱去世,各大鑄币廠都還在生産“袁大頭”,一直持續到1951年,即使用了37年之久,累計發行7.5億枚,據悉當年老蔣成立南京政府後,想要把“袁大頭”換成印有自己頭像的銀币,結果大家根本不買賬。說“袁大頭”是中國近代社會中流通最廣、影響力最大的貨币,一點也不誇張。

袁世凱隻做了83天皇帝,為啥貨币“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時至今日,“袁大頭”已經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其中大部分被銀行收兌,是以民間所剩不多,而能夠完整儲存下來的“袁大頭”,價值量自然是水漲船高,如今貨币收藏界尊稱它為“銀元之寶”,據悉當年由甘肅鑄造發行的“袁大頭”,市場價已高達5000元/枚,着實令人驚歎。各位讀者朋友們見過“袁大頭”嗎?你們覺得品質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