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鴻章家族後人成就如何?人才輩出,有一名院士三個億萬富豪

近些年網上掀起了一陣翻案風,對曆史上的一些人物進行了另一個角度的解讀,比如李鴻章,現在有些人說是李鴻章是治世能臣,可惜被慈禧拖累,他全心全意為大清續命,最終還要挨顆子彈為國家剩下一億白銀。

如果喜歡網上沖浪的或許會記得,前段時間在短視訊平台上一群人對着張之洞叫嚷着晚輩參見李大人,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為李鴻章洗白的人,給我的感覺也是一樣的。

李鴻章家族後人成就如何?人才輩出,有一名院士三個億萬富豪

極其富有的李家

客觀來說,李鴻章對清廷維護統治是有一些貢獻,但對外呢?

面對有英、俄支援的阿古柏,李鴻章說出“新疆不複,于肢體之元氣無傷”,如果不是左宗棠站出來争鋒相對“我之疆素,尺寸不可讓人”,那慈禧會做什麼決定真的很難說。

面對法國人,鎮南關大捷明明打敗了法國,李鴻章卻力主簽訂《中法天津條約》,完全是在優勢之下送“禮”,事後左宗棠得知又大罵“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将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

李鴻章建立了個淮軍,面對日本人隻知道跑;興辦洋務,從中也謀取了不少回扣。

時人有句話來形容李鴻章——“宰相合肥天下瘦”,堪稱絕妙。

李鴻章家族後人成就如何?人才輩出,有一名院士三個億萬富豪

當時天下基本沒錢,但是李鴻章家族很有錢,在李鴻章死後三年,他的直系後代進行過一次财産分割,寫下了《分家合同》,裡面光是在安徽的田地就有六萬畝,其他的古玩字畫、房産當鋪、企業股份那些因分布太廣,都難以計算,也沒有記錄其中。

具體多有錢可以參考三位晚清名人的記載,有“中國留學生之父”稱謂的容闳在《容闳回憶錄》中估算了李鴻章的遺産,稱“(李鴻章)絕命時有私産四千萬兩以遺子孫”。

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說:“大約數百萬金之産業,意中事也,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煤礦、中國通商銀行,其股份皆不少。或言南京、上海各地之當鋪銀号,多屬其管業雲。”

著名文人費行簡在《近代名人小傳》稱,李鴻章死後,“家資逾千萬,其弟兄子銀私财又千餘萬。”

綜合來看,千萬白銀肯定是有的。

不僅是李鴻章直系,整個家族都是極為富有,那麼在如此家庭下成長的李氏後輩又出了多少名人呢?

李鴻章家族後人成就如何?人才輩出,有一名院士三個億萬富豪

沒落的二代

一般來說,隻要第一代非常厲害,第二代往往就會找不到可以超越的目标,進而顯得比較平凡,李鴻章家也是這樣。

李鴻章有四位妻妾,共生下五子三女,不過長子李經毓早夭,1862年李鴻章虛歲已年過40還是沒有孩子,六房李昭慶就将李經方過繼給了他。

李經方成為李鴻章的長子後讀書很用功,曾擔任過駐美國的參贊、駐日本的公使,也出使過英國。辛亥革命後成了寓公,他還是能看清形勢的,後來的張勳複辟、僞滿洲國都未去參與。晚年靠着積攢的積蓄過得倒也不差,隻是稱不上風光。

次子李經述,也就是李鴻章的嫡長子,自幼得到家中喜愛,曾國藩也稱贊“此公輔器也”。不過他長大後在官場上并不傑出,反而是因孝出名。

其母去世時他就“每念母恩便傷心哭泣,每哭必喘,以至于常常昏厥,身體遂大虧”。後來李鴻章去世,李經述更是悲傷得無法自拔,本來想為父親殉葬,被家人勸阻,但是第二年還是因為悲傷過度去世。

三子李經遠、五子李經進都早夭。

四子李經邁善于理财,曆任江蘇、河南、浙江等地按察使,家中财物難以盡數,而且非常愛收藏古董,所收藏的古籍在民國都能首屈一指。辛亥革命後也做了寓公,但是張勳複辟他還出來活動,是以毀了名聲。

長女李經璹,小名李菊藕,嫁給左副都禦史張佩綸後相夫教子,日子平淡。

另外兩女連名都未能留下。

總歸來說,李氏家族的第二代,并不算出衆。

李鴻章家族後人成就如何?人才輩出,有一名院士三個億萬富豪

後代名人輩出

清朝沒了,“李鴻章後人”這塊招牌到了第三代不但不會增加好處,反而會有很多麻煩,是以從這一代開始就要自食其力了,後輩也還算争氣。

比如李經述的兒子李國傑,民國時期擔任過參政院參政、安福國會參議院議員。

不過李鴻章最出名的後人并不姓李,而姓張。近代著名女文人張愛玲是李菊藕、張佩綸的孫女,也就是李鴻章的曾孫輩。

除了李鴻章直系,整個李氏家族還出了一位院士、三名億萬富翁。

地位最高、成就最大的是李道增,李道增為李鴻章弟弟李鶴章的第五代孫。他出生于上海,17歲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電機系,後來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轉入了建築系,師從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學有所成後也一直在清華任教,是清華首任建築學院院長。

在學術上,李道增堅持傳承與創新,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築風格,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鴻章家族後人成就如何?人才輩出,有一名院士三個億萬富豪

要說富有還要屬李家六房,李昭慶的四代孫中出了三名億萬富翁:李家昶、李家景、李家曙,他們三人很低調,但很有錢,被譽為“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艦”。

李家昶和李家景兩兄弟很小時就離開了父母去往香港,當時隻有僅有十多美金,都是靠自己學,經過十數年的努力成為了香港著名實業家。

産業遍布國内外、涉及輕重工業,就連非洲都有他們的公司,旗下著名的企業有:環球鋼鐵廠、環球搪瓷廠、西茂鋼鐵廠等等,從環球兩字就能看出兩兄弟的野心和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李家昶在抗日戰争爆發後,還從香港回到上海參軍,戰争結束後才退役去香港與弟弟一起在商場上搏殺,最終獲得了成功。

李鴻章家族後人成就如何?人才輩出,有一名院士三個億萬富豪

李家曙同樣也很傳奇,曾經在上海讀書,後來隻身先去香港再到新加坡,臨行前隻帶了母親給的一枚金戒指,硬是被他闖出一條商路。銀行、紡織、礦業都有他的身影,是新加坡有名的大富豪。

并且他還在新加坡專門設立一個李氏家族的尋根網站,讓更多的李氏後人能夠認祖歸宗。

我們常說“富不過三代”,到李鴻章家族這裡沒有應證,祖輩的精神是有,但主要還是靠子孫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