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滿清王爺,将38個兒女送去國外,臨走告誡:不許做中國子民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雖然曾經強盛過,但是自乾隆後期以來就落後于世界,又因為統治者的頑固不化,導緻遠遠落後于西方,拉開了中國百年恥辱的序幕。

辛亥革命的一聲炮響,轟得這個腐朽的王朝搖搖欲墜,最終由袁世凱完成了最後一步,宣統皇帝于1912年2月12日頒布遜位诏書,清朝就此覆滅了。

他是滿清王爺,将38個兒女送去國外,臨走告誡:不許做中國子民

然而在此之後,還是有一些人想要恢複清朝,鬧出過複辟醜劇,臣子中的張勳、康有為就很熱衷此事,而皇室之中最積極的或許要屬善耆了。

他最奇葩的一點就是自己預謀兩次複辟都失敗後心灰意冷,把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将自己的38個子女通通送往了國外,并且告誡他們不得做中國的官,也不許為中國的民。

他是滿清王爺,将38個兒女送去國外,臨走告誡:不許做中國子民

善耆是皇太極長子豪格的第十代嫡孫,世襲肅親王爵位,其實說起來他非常沖突,早期并非那種頑固不化的老貴族,相反他還是比較同情革命的。清廷當時面對革命者,處理的辦法就是一個字——殺,善耆就寬容多了,出手營救過多人。

日知會上司人劉靜庵是革命積極分子,清廷将其逮捕後準備處斬,善耆多方打點後,死刑變成永久監禁;

程家柽是同盟會成員,當時很出名,善耆也知道這點但依然聘為幕府,程家柽在善耆眼皮底下給同盟會提供幫助,善耆就是不管不顧的态度,甚至後來善耆還拿了三萬塊讓程家柽帶回同盟會本部;

還有一位大人物也是因善耆而逃過一劫。“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沣失敗被捕,本來怎麼都得一死,不過主審此案的是善耆。

善耆辦案期間了解了汪精衛的諸多事迹、看過其很多文章,最後大受感染,為他免除死刑,是以汪精衛先是被判永久監禁,後來沒多久就被釋放了。

他是滿清王爺,将38個兒女送去國外,臨走告誡:不許做中國子民

這時的善耆是非常清醒的,之是以會這樣做,是因為他明白大清頹唐如斯,不是殺幾個革命人就能挽救得了的。

當然,善耆并非那種吃裡扒外的人,相反他比任何人都想要保護大清,他知道靠滿族已經不行了,是以他希望能借助日本人的力量。

早在八國聯軍侵華之際,李鴻章與奕劻前去與那群強盜談判,善耆也去了,在這次談判的過程中,他結識了一位叫川島浪速的日本人。川島浪速明面上是一個翻譯,其實還有一層身份是日本的間諜,很受日本軍部重視。

川島浪速會中文,他也正希望能搭上清廷這條件,讓日本竊取更大的利益,是以與善耆相談甚歡,兩人帶着各自的目的走到了一起,結拜為兄弟。

因為這層關系,善耆與日本人搭上了線,一直妄圖通過日本勢力來維持住清廷,可惜他搞錯了對象,日本人為的隻會是他們自己的利益,至于中國是否由清廷統治他們根本不在乎,反而認為中國越亂越好。

他是滿清王爺,将38個兒女送去國外,臨走告誡:不許做中國子民

武昌起義爆發後,先前一直保皇的隆裕太後和攝政王都主張退位,然而同情革命的善耆卻表示要奮戰到底,絕不放棄皇權,為此他還參與組織了宗社黨,與革命鬥争到底。

但是曆史潮流豈是幾個王爺能阻擋的,宗社黨人良弼被炸傷,善耆見勢不妙立馬帶領全家逃到旅順。

人是走了,但是複辟的心一直都有,為此他放棄了作為王爺的尊嚴開始向日本人獻媚,1912年明治天皇死了,大喪之日善耆為其披麻戴孝三天,孝起來真好看。

1914年日本大正天皇即位,善耆又跑到旅順白玉山去祭拜侵華陣亡日軍将士,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讓日本人支援他複辟。

為了複辟的目标,善耆是真的付出過兩次行動。

他是滿清王爺,将38個兒女送去國外,臨走告誡:不許做中國子民

1912年6月,善耆組織勤王軍,企圖搞所謂的滿蒙獨立運動。同年9月,他将準備好的47輛軍火車運往内蒙古,不過在途中就被吳俊升的部隊截獲,叛亂胎死腹中。

1915年袁世凱先開倒車稱帝,善耆準備趁着國家大亂的機會搞複辟,在滿蒙、華北地區建立一個王國,還是溥儀當皇帝。

善耆把自己的所有财産典當出去,又向日本人借了巨款,招募了大量土匪、亡命徒搞軍事訓練,然而正當他準備起事時,袁世凱突然就死了。這下就沒了名義,日本人也認為沒了名義就不再支援。

這次複辟讓善耆傾家蕩産,也從此心灰意冷,明白靠他自己是不可能了,于是把所有希望放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他是滿清王爺,将38個兒女送去國外,臨走告誡:不許做中國子民

善耆雖然滿腦子都是大清,不過生孩子這事也沒閑着,他一共有38個子女,21子17女,其中三個兒子分别送往了英國、德國、比利時,其他除了早夭的以外全部都送去日本留學。他不許子女做中國的官,也不許為中國的民。

這些子女中有的做到了,比如十四女顯玗,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川島芳子,著名的間諜;還比如第七子憲奎,後來成了僞滿新京市市長。

也有的子女有自己的活法,比如十七女顯琦,後來回到中國生活,創辦了北京東方研修學院,與畫家馬萬裡有過一段婚姻。

38個人,全列出來太長而且有的實在查找不到資料,是以還是作罷了。

他是滿清王爺,将38個兒女送去國外,臨走告誡:不許做中國子民

善耆自己是在1922年2月27日病逝的,終年56歲,溥儀還給他追贈了谥号“忠”,抛開了别的不說,這個忠字善耆也實在當得。

他算得上滿清那些王爺中的異類,能認清一定的形勢,可惜還是有自己的局限性,或許也是為了他自己心中的那個“忠”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