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引言 |誰的蜜糖,誰的砒霜?

2021年12月,特斯拉以7萬銷量奪中國豪華車市場第一。這個成績超過第二名奔馳9200多輛,導緻豪華車第一陣營格局變成了TBBA。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中國豪華車市場第一次由一個電動車品牌統領,而且是外國電動車品牌。

當然,由于12月是季末加年末的「雙沖量」節點,是特斯拉的超常發揮。就2021全年而言,它32.2萬輛的成績,離寶馬82.1萬的冠軍銷量還有距離,也不及殿軍奧迪的一半,暫列第二陣營首位。

不管怎麼說,BBA一統江湖的日子不會長久了。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特斯拉2021年的同比增長率為119%,而BBA中除了寶馬增長8.3%,另兩位均負增長。不出意外的話,2022年特斯拉将徹底闖入BBA陣營,大鬧天宮。至于今年底是TBBA,還是BTBA,或是其它已經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它引領的電動化時代已經呼嘯而至,颠覆了整個市場格局。

曾高高在上、固若金湯的BBA陣營,12月的小計份額為44.5%--第二次跌破50%大關并創下曆史最低紀錄。一年前,這個數字是54.2%,再一年前則是65.6%。合着,這兩年BBA的市場佔有率一年降10個百分點?那2022年不就隻剩1/3了?

而特斯拉在12月的份額已經高達18.7%,接近1/5。意思是,這個月份,中國市場每賣出去5台豪華車,約有一台就是特斯拉。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12月,蔚來的份額是2.8%,理想是3.7%,加上特斯拉的18.7%,三大中外新勢力小計份額達25.2%。難道,李斌說的BBA、新勢力、其它豪華品牌,一起三分天下的局面,很快就要到來?當然,他原話是蔚來獨占一極,這個挑戰比較大,除非那三家新勢力中另兩家因為某種原因突然消失。

如果回到全年視角,傳統車企們可以稍松一口氣:

BBA占比57.1%,特斯拉占比8.2%,理想、蔚來、紅旗三個中國豪華品牌占比11.5%。照這樣下去,在BBA和新勢力的纏鬥中,最先受傷的肯定是二線豪華品牌。好比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打架,最先消失的是汾煌可樂。

當然,也不能說傳統勢力毫無希望。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看一下12月的同比增長,保時捷增23.1%、林肯增5.0%、紅旗增1.9%,它們逆市增長各有原因。

保時捷更勝一籌的品牌仍有号召力、固有的性能優勢在面對新勢力沖擊時能抵擋一二、積極的電動化和親近中國市場;林肯跟随整個福特集團産品力爆增、積極擁抱電動化時代并親近中國市場、極為務實的定價與大幅改進的服務。紅旗也有一定品牌感召力、煥然一新的設計增加了進階感、拼命堆料帶來了超高成本效益。

就全年而言,下滑最厲害的當然是--雷克薩斯。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2021年它在華銷量同比下跌6.9%,超過另兩個下跌的品牌:奔馳和奧迪。這三位都有一個共同點:容易沉浸在過去的榮光中不能自拔,電動化的口号也都有但落地不明顯,産品力下滑相對更明顯。簡單說,有點“吃老本兒”的意思。

當然,它們都在積極改變,比如奔馳在推出EQS,又推出EQXX概念車;比如奧迪在廣州車展一下亮相了兩個Sphere概念車;雷克薩斯也急忙宣布2030年将變成一個純電品牌,并推出了插電版的NX。不過說實話,31.88萬的起售價,要性能與智能不如Model Y、要豪華和實用不如理想ONE、要品牌和操控不如寶馬iX3。肯定有用,但仍是Old school的氣息。

這個時代從不解釋什麼,也不聽什麼借口。它隻是自顧自的沿着正确規律滾滾向前。

2021年,二線陣營變化最大:七零八落、物是人非。

特斯拉、紅旗以30萬左右銷量占據前兩位,凱迪拉克和雷克薩斯以22萬左右的銷量緊随其後,沃爾沃以17萬銷量,孤零零的站在十幾萬輛的區間,無處話凄涼。它0.5%的同比增長,有聊勝無,岌岌可危。

之後是捷豹路虎,10萬出頭的銷量剛過及格線,這位昔日二線陣營的領頭大哥,盡力了。它的設計不可謂優美、它的性能無論賽道還是越野都可圈可點、它的價格優惠向來美麗動人――它似乎沒做錯什麼,但似乎又總是沒做對什麼。

車聚君覺得,最大的遺憾是I-PACE沒有一炮打響。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那本是傳統陣營中向特斯拉宣戰的第一槍,但沒想到剛上場就啞火。并非出自純電平台、讓麥格納代工、内飾簡陋、和中國使用者習慣不比對,盡管有極優雅的設計,仍然像極星一樣,成為電動市場的流星--即使打折到7折,依然波瀾不驚。

講真,這些歐洲車真心不錯,但總是在内功上差一口氣。出自CMA平台的極星2也是,那麼冰清玉潔、絕美動人的設計,最後打折到19萬......真讓人難過。

如果複盤,可能是因為:關于純電的發心不純粹、動作太慢、對中國市場想當然、以及隻努力規避了特斯拉的缺點而沒具備它的優點......

每一點看上去都不緻命,但合起來真要命。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理想和蔚來,不多說了,在新勢力篇和新能源篇已經讨論較多。它們都不完美,犯過不少錯,但磕磕絆絆下來,終究是代表中國豪華品牌跻身了13強,2021年都賣了9萬多輛新車。增長率都高達100%多,預計2022年會來到20萬輛上下,屆時超過雷克薩斯、沃爾沃、甚至凱迪拉克都不是難事。

當然,有人不依不饒的問:它們憑什麼算豪華品牌?

首先,豪華的定義早已改變,不再是奔馳代表的Blingbling内飾風、百年品牌、高高在上的服務姿态,而是科技感、性能、服務分到了更大權重,這是新時代年輕消費者所看中的--其實,内心仍然是少年的中老年人(比如車聚君)也看重。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來源:傑蘭路咨詢;資料統計時間:2021年1-11月

其次,單看價格的話,蔚來平均實際成交價為41.38萬,理想為33.36萬,分列豪華品牌市場第4、第9位,超過雷克薩斯和寶馬、奧迪和特斯拉,請問為什麼不能叫豪華?

最後,國外的消費者和媒體都不介意把特斯拉、蔚來放到Premium(直譯高端,等同于我國的豪華車)類别中,美媒甚至喜歡把别克也放到Premium中。是以,是不是豪華既有習慣問題,也有時代問題,大家求同存異、見證曆史就得了,較真沒意義。

再看下單一車型。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12月的銷量比較有意思:Model Y以4萬輛的成績奪冠,這個成績比前十中BBA所有SUV的總和還要多,即GLC、Q5L、X3三員宿将合起來,被一款Model Y打敗了。同理,Model 3以近3萬的成績,奪得單一車型榜亞軍,它比E級和A6L的總和還多。

這事兒吧,在美國市場幾年前已經上演過了,那邊兒的情況更慘烈。中國市場像美國和歐洲市場的混合體,電動車的攻勢介于二者之間,比美國市場更保守一些,比歐洲更激進一些。

我們來看一張表格,就知道誰搶了誰的市場?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2021年,特斯拉的月銷量和BBA,形成了鮮明的「鏡像相關」。特别是9月,特斯拉正處于季末沖刺期,市場佔有率一度接近20%,同期BBA驟然跌破50%大關。之後的10月,特斯拉進入季首休養期,BBA銷量應聲恢複。标準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特斯拉的鏡像進攻,甚至内卷到了中國新勢力。11月、12月,特斯拉又開始年末大沖刺,BBA又應聲大跌,奇妙的是理想和蔚來也出現了輕微的環比下滑。沒有BBA那麼厲害,但也被特斯拉「鏡像」了。

這讓車聚君想起了「橡膠林現象」。

橡膠林是一種高價值的經濟林,從南美引進後在西雙版納廣泛人工種植。它在給我們帶來巨大經濟收益時,當地生态環境也在無形中被重塑:

12月豪華車:BBA跌破50%,特斯拉一家獨大呈“橡膠林現象”?|聚數

橡膠林往往是人工開辟,原始植被與生态被破壞,同時這種樹木對水份需求量大,但難以形成雲霧,直射的陽光會加劇水份蒸發,最後會造成水土流失,其它植物難以存活。而它的葉子又難以被其它動物食用,是以動物也變得稀少。

最後,橡膠林雖說也是森林,但“上不飛鷹,下不走蛇”,生态多樣性大打折扣,甚至被稱為「綠色沙漠」。

一種觀點認為,去年西雙版納保護區内出走的兩群大象,或許也與橡膠林的泛濫有關。

特斯拉一定程度上,也産生了「橡膠林現象」。它由人工大力栽培,産生了巨大經濟效益,形成了一種新生态。但生态多樣性急劇變化,有“獨木成林”的傾向,并讓原來生長的動植物,受到了相當影響。影響有正有負,功過如何評判,不是小編能說清楚的。

車聚小結

2022年的鐘聲敲響了,有經濟學家說,經濟越不景氣,(富)人們對豪華車的需求越強烈。比如财富更集中助長炫耀心理、疫情導緻及時行樂思想、可以避稅等等,車聚君不确定,隻看下數字吧:

2019年主流豪華車占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比重為14.4%、2020年為17.9%、2021年為18.7%,确實豪華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不過,增速呢?

2020年中國豪華車市場同比增長15.2%,2021年則為10.9%。大家可以猜下2022年,大概會是多少?

最後強調下,本文數字與分析均基于上險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