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術中,她感覺胸廓僵硬、完全無法呼吸,竟然和醫生用藥有關

周五例行的病例讨論會,辦公室一片沉寂。這是因為,差點出了大事故:一台子宮肌瘤手術的麻醉中,患者突然出現胸壁強直、四肢僵硬。最為緊要的是,患者的血氧嘩嘩掉,而且無法用面罩通氣。幸好大家趕來得快,最終轉危為安。

手術中,她感覺胸廓僵硬、完全無法呼吸,竟然和醫生用藥有關

據患者回憶:當時,她一直喊肚子疼。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感覺整個胸廓僵硬了、完全無法呼吸。想喊,也喊不出來。絕望之際,意識也突然消失了。醒來後,她都不敢相信自己還活着呢。

盡管未發生嚴重後果,但我們麻醉科室也進行了深入地讨論,力争在以後的工作中避免出現此類事件。

讨論會上,主麻的李醫生表現得非常擔心。畢竟,出了這麼大的事。而且,主任也是剛剛讓她獨立。

手術中,她感覺胸廓僵硬、完全無法呼吸,竟然和醫生用藥有關

按照流程,他把麻醉過程完整地描述了一遍:由于隻是一個子宮肌瘤剜除術,麻醉方式選擇的是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是在後腰上打針。麻醉效果,從打針靠上一點的位置開始失去知覺。一般情況下,直至雙腳都是麻木的。這個麻醉,剛好滿足下半身、包括雙腿手術的麻醉。

然而,麻醉效果并沒有預期的那樣好。麻藥給了快20分鐘的時候,拿鉗子一掐她肚子上的皮膚,患者直喊疼。

當時,李醫生想:也許是患者太緊張了,把觸碰的感覺當成了疼痛。于是,他就安慰患者道:這個麻醉全程可能都是有感覺的,不要太緊張,也許你是太緊張啦。

說話間,他示意外科醫生開刀。

這種示意,并不是毫無根據的。在監護儀上,已經能明顯看到血壓在下降。這種麻醉中,血壓下降是麻醉起效的很好提示。臨床麻醉中,也經常能碰到過度緊張的患者無法準确回答有無感覺的情況。這時,就需要麻醉醫生根據其他名額來判斷麻醉是否起效。比如,看血壓是否緩慢下降。

手術中,她感覺胸廓僵硬、完全無法呼吸,竟然和醫生用藥有關

刀片劃開皮膚後,患者并沒有表現得很痛苦,隻是在那裡嘟囔着被針紮了。聽到這話,李醫生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了。假設沒有麻醉效果,這一刀下去,必定“嗷”一聲。

但是,事情并未就此結束。當外科醫生打開腹腔、用拉鈎拉腹壁的時候,她們一直喊太緊了。索性,停手等李醫生處理。

這時,李醫生已經判斷出:這台麻醉手術肯定是有點阻滞不全了。于是,他在硬膜外腔追加了一些局麻藥。同時,迅速掰開一支阿片類藥物。

手術中,她感覺胸廓僵硬、完全無法呼吸,竟然和醫生用藥有關

一支藥物推進去後,想着患者的腹壁很快就不緊了。但是,之後發生的事,讓李醫生一陣後怕:患者的全身似乎被電擊過了一樣僵硬;兩隻胳膊繃直緊緊地靠近身體兩側;頸部的胸鎖乳突肌也緊繃着;牙關緊閉的患者,睜着眼睛說不出來話;李醫生迅速摳面罩、捏皮球,然而根本捏不進去。李醫生迅速喊人,才最終有驚無險。

會上包括李醫生在内的大家,一緻認為發生了阿片類肌肉強直。無法呼吸,主要是由于胸壁強直導緻了胸廓順應性下降。另外,當時捏不進去氣,十有八九出現了氣道不通暢的情況。也就是說,當時的聲門很有可能關閉了。

慘痛的經驗教訓,讓大家統一了認識:假設椎管内麻醉效果不佳,一定不要輕易通過增加鎮痛藥物來解決問題。如果要給藥,一定得有控制氣道的十足把握。

作為患者,假設遇到了這類情況,一定不要緊張。緊張也無益,最後還是得醫生處理才行。換句話說,越是掙紮,耗氧越快,可能越不利。當然,在前期配合階段,一定要給醫生準确的回答。像椎管内麻醉、頸叢麻醉以及臂叢麻醉中,患者回報的資訊是非常重要的。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