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雲去世時諸葛亮跌足痛哭,張苞去世時為何諸葛亮卻哭到吐血呢?

趙雲和張苞,在三國中的地位都是相當重要的,他們兩人可以說分别代表着蜀漢老一代武将與新一代武将,身上的使命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可惜兩人最終卻因為命運的安排,去世相差時間很短。

在趙雲去世後,諸葛亮跌足痛哭,可是等到張苞去世的時候,諸葛亮不僅放聲大哭,還吐血暈厥了,為何諸葛亮對待兩人的去世,情緒差距會如此之大呢?

趙雲去世時諸葛亮跌足痛哭,張苞去世時為何諸葛亮卻哭到吐血呢?

趙雲之死

正史中隻是記載了趙雲是劉備身邊的一個進階保镖,主要就是負責保護劉備以及他家人的安全,至于趙雲的其餘過分英雄的事迹,在正史中沒有提及,不過我們依舊不可否認趙雲在曆史上的地位。

在《三國演義》中,關于趙雲的記載就比較精彩豐富了,不管是大戰張郃、許諸,還是長坂坡七進七出于曹操幾十萬大軍中死裡逃生的故事,都讓後人為之熱血沸騰,不得不肯定趙雲在三國中的重要地位。

就是這樣一員猛将,說趙雲代表着老一輩的武将,我想是沒有人會質疑的,随着關羽、劉備、張飛等人去世後,趙雲就是老一輩大将當中僅存的一員了,在諸葛亮主持的北伐中,趙雲最開始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比如大戰韓德五兄弟,這個時候趙雲已經年邁,但是身上爆發出來的驚人戰鬥力,還是讓人聞風喪膽,這就是老一輩武将的最佳風采,趙雲在此時代表的,已經不僅僅是自己這個人,還是老一輩武将的精神與靈魂,從他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老一輩英雄建立蜀漢的艱辛以及不屈不撓。

趙雲去世時諸葛亮跌足痛哭,張苞去世時為何諸葛亮卻哭到吐血呢?

隻是可惜,人生之事,生老病死總是在所難免,是以不管趙雲曾經多麼勇猛,最後還是要面臨死亡的威脅,随着年老體衰之後,趙雲最終還是安然走向死亡,在趙雲去世後,他的兒子前去通知諸葛亮消息。

諸葛亮得知趙雲已經去世,跌足痛哭,旁人也跟着諸葛亮一起哭,足以看出諸葛亮對趙雲的重視,以及對老一輩英雄的懷念之情,在《三國演義》中有明确記載:

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梁,去吾一臂也!”衆将無不揮淚。

張苞之死

張苞是張飛的兒子,在蜀漢新一代的将士中,張苞絕對是最優秀的一個,不管是關羽的兒子關興還是劉備的兒子劉禅,甚至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這些人,都遠遠不及張苞。

趙雲去世時諸葛亮跌足痛哭,張苞去世時為何諸葛亮卻哭到吐血呢?

可以說張苞是繼承了父親張飛的勇猛果斷,同時身上還有着類似于諸葛亮一樣的聰明才智,是以諸葛亮對張苞一直都是報以厚望的,他将張苞和自己的養子諸葛喬等人一起進行培養,就是希望張苞能夠成為新一代大将的代表與領軍人物,帶領着大家為興複漢室的夢想不斷努力。

在北伐中,張苞更是成為了新一代将士中表現最突出的一個,不管在正史還是演義中,關于張苞的描述都是比較類似的,這樣一個優秀的年輕人,完全就代表着蜀漢的希望,諸葛亮一直希望自己死後張苞能夠成為蜀漢武将的頂梁柱。

奈何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張苞在北伐的戰場上不小心從馬身上跌落下去,回家治療無效,很快就去世了,諸葛亮聽聞張苞去世的消息之後,放聲大哭,一度哭到吐血,最後直接暈倒過去,可見此時諸葛亮是真的悲傷至極啊。

在《三國演義》中關于張苞去世時諸葛亮反應的記載如下:

趙雲去世時諸葛亮跌足痛哭,張苞去世時為何諸葛亮卻哭到吐血呢?

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厥于地。衆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諸将無不感激。後人有詩歎曰:“悍勇張苞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武侯淚向西風灑,為念無人佐鞠躬。”

可以說面對趙雲之死與張苞之死,諸葛亮表現出來的反應完全是不一樣的,為何諸葛亮會有如此不一樣的反應呢?

為何諸葛亮反應不同

要說諸葛亮面對趙雲與張苞之死的不同反應原因,我覺得主要就是以下三個,我接下來将為你詳細分析:

第一個原因是兩人去世的原因不同,一個是正常生老病死,一個是意外身亡。趙雲年齡已經比較大,最終才生老病死,這種死亡屬于一種正常死亡,也算得上是壽終正寝,得以善終了,對于三國亂世中的人來說,趙雲的死已經是最好結果了。

趙雲去世時諸葛亮跌足痛哭,張苞去世時為何諸葛亮卻哭到吐血呢?

可是張苞與趙雲完全是不一樣的,張苞在戰場上不小心從馬上跌落,最終治療無效而亡,這代表的不僅是一場意外,還是一種對現實的無奈之情,是以諸葛亮對張苞的死更加悲傷,而對趙雲的死,尚且還可以想得通。

第二個原因是趙雲年紀大,而張苞年齡尚小。趙雲在去世的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而張苞僅僅二十多歲,正是自己最身強力壯,能夠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時候,結果就這樣英年早逝,換成任何一個人白發人送黑發人,都會極度悲傷的,更何況諸葛亮一直都對張苞照顧有加,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張苞的去世,就像自己親生兒子去世了一樣,那種悲痛可想而知。

第三個原因其實才是諸葛亮反應不同的本質原因,那就是諸葛亮悲傷的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以及另一個還未開始的時代之早夭。前邊我就分析過了,趙雲代表的是老一輩的英雄,也代表着老一輩奮鬥的那個時代,他代表的是蜀漢的過去以及現在,而張苞尚且年輕,諸葛亮對其寄予厚望,同時張苞又是年輕一代人當中最優秀的一個,他代表的就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代表着蜀漢的未來。

趙雲去世時諸葛亮跌足痛哭,張苞去世時為何諸葛亮卻哭到吐血呢?

奈何如今趙雲匆匆離開,陪伴諸葛亮的那些老一輩大将都已經離去,對過去的追憶以及對那個時代逝去的感傷,讓諸葛亮在得知趙雲去世後跌足大哭,這種哭泣,有着些許無奈與追憶,但是諸葛亮尚且可以慢慢從中緩和回來。

張苞之死,是諸葛亮始料未及的,從諸葛亮在張苞去世後說的那些話,我們就足以看出諸葛亮當時真正絕望的不是張苞一個人的死亡,而是對蜀漢未來夭折的一種絕望,原本有張苞存在,諸葛亮還有一絲慰藉,就算自己有一天撒手人寰,張苞還可以帶領蜀漢繼續北伐,以張苞的能力,諸葛亮還是比較放心的,蜀漢未來将會是一片光明。

如今張苞突然去世,諸葛亮措手不及,對蜀漢的未來陷入絕望,雖然當時還有費祎、董允等人,可是這些人始終隻是輔助内政的,想要帶兵作戰,顯然是不合适的,而姜維、魏延這些将領,不管從出身還是能力而言,都是沒有辦法真正成為蜀漢新一代的代表以及領軍人物的。

趙雲去世時諸葛亮跌足痛哭,張苞去世時為何諸葛亮卻哭到吐血呢?

關羽的兒子關平已經戰死,關興能力不及關平,也不及張苞,劉備的兒子劉禅更不用多說,以此來看,隻有張飛的兒子,不論出身還是能力,都是蜀漢新一代當中最優秀的,讓張苞帶領新一代發展,将沒有人會反對。

諸葛亮早就一切都計劃好了,可是上天不願意支援諸葛亮,突然帶走張苞,諸葛亮瞬間覺得未來變得黑暗了,蜀漢的未來也失去了希望與光明,那種無奈、絕望、悲傷、失落的感覺綜合襲上心頭,諸葛亮終于失聲痛哭,一直到吐血乃至暈厥。

也許是上天不想眷顧蜀漢,諸葛亮在暈厥醒來之後,依舊悶悶不樂,代表蜀漢的那些光輝歲月,似乎已經随着趙雲之死結束了,而代表蜀漢未來的曙光,究竟在哪裡呢,諸葛亮陷入了沉思。

趙雲去世時諸葛亮跌足痛哭,張苞去世時為何諸葛亮卻哭到吐血呢?

結語

趙雲與張苞,都是蜀漢重要的代表人物,一個代表着過去,一個代表着将來,兩個人的去世,對于諸葛亮而言,都是悲傷欲絕的,可是之是以諸葛亮表現出來的反應不同,主要還是因為諸葛亮深刻明白,那些過去的輝煌已然過去,屬于蜀漢的未來沒有了,那才是最讓人無奈且絕望的!

備注: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