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孔雀東南飛》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發動全面侵華戰争。國難當頭,無數仁人志士為捍衛自己的家園前仆後繼,抛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當然,在此期間,不僅有很多為國捐軀的抗日英雄,還湧現了忠節義烈的将軍妻子。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陳中柱将軍與妻子王志芳伉俪情深的故事。

陳中柱,江蘇鹽城人,早年喪父,家中隻有幾畝薄田賴以為生。軍閥混戰時期,迫于生計,他讀到國中就辍學了。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1925年,陳中柱帶着四弟到上海謀生,憑借尚且識得幾個字,謀了當電車售票員的工作。可是對于從小就立志報國的他來說,穿上戎裝才是自己所願。1927年,北伐軍進入上海,陳中柱覺得實作自己的抱負的機會到了,就立刻辭職回到家鄉。

等北伐的部隊北進入鹽阜後,陳中柱參與籌建國民黨草埝支部和農會組織。之後,他先後進入江蘇省警官軍校、南京軍官學校學習,并以優異的成績轉入黃埔軍校第六期學習。

1930年,陳中柱順利從黃埔軍校畢業。可是,畢業後的他并沒有上前線,而是留在了後方,先後擔任贛榆縣警察大隊長、國立中央大學任教官、國民黨中央黨部組織調查部、津浦鐵路北甯路特務專員等職。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陳中柱與妻子王志芳是在1931年相識的,當時陳中柱還在國立中央大學任教官。王志芳本來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家境優渥,可是因為母親早逝,父親另娶他人,她心中不滿,再加上與繼母的關系也很冷淡,是以她就一怒之下跑到了姑媽家。

也許,他們的緣分是命中注定。陳中柱在上海任教員時,恰好暫住在王志芳的姑媽家。陳中柱長得英氣逼人,有才華,志向又遠大,很快就赢得了王志芳的好感。同樣,王志芳不僅擁有漂亮的臉蛋,南方人特有的溫婉氣質,還有着那個年代女性少有的獨立思想。

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陳中柱對王志芳大概就是這樣吧。或許是相似的童年遭遇也讓這兩顆年輕的心越靠越近。1932年,互表心意的兩人在相處一段時間後,就選擇了共結琴瑟之好。

兩人結婚後,非常恩愛,陳中柱對王志芳也是體貼入微。陳中柱每調任一個地方,都會帶着王志芳,那段時光在王志芳看來雖然艱苦,但是他們在一起度過的最安甯的時刻。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淞滬會戰後,南京徹底淪陷 。陳中柱讓王志芳帶着兩歲的女兒和幾個月大的兒子撤到重慶,而自己卻主動要求留在前線,組織前線學生、鐵路勞工一起拿起武器反抗外敵入侵。之後,陳中柱被調任為戰地特種工作團第三團的少将團長,歸屬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調遣。

1938年3月,台兒莊戰役的槍聲打響,陳中柱奉命守衛前沿陣地大洞山。大洞山位于台兒莊西側,是保衛徐州的戰略要地,同時又是援助台兒莊的交通要道,日軍一旦攻下大東山,就意味着徐州、台兒莊也難保。

敵人集中大量兵力對大洞山進行輪番進攻,戰鬥場面非常壯烈,陳中柱帶領剛組建沒多久的第三團浴血奮戰,傷亡慘重。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徐州會戰,陳中柱率部參戰,身先士卒,英勇奮戰,立下戰功,可他也在這次戰役中身負重傷,并與部隊失散。在當地農民的掩護下,陳中柱才得以僥幸活命。之後,他又暗中重聚部隊,在徐州以東一帶進行敵後抗日。

身在重慶的王志芳日子也不好過,在輾轉去重慶的路上,小兒子不幸染病,路上又沒有大夫醫治,就這樣,他們剛剛幾個月大的孩子離開了人世。

更讓王志芳絕望的是,徐州會戰後,陳中柱因為負傷在農戶家養傷,根本無法與部隊取得聯系,也不知道妻兒在重慶的落腳地,是以一連三個月王志芳都沒有陳中柱的消息。

王志芳千方百計地托别人幫自己打聽陳中柱的消息,可是得到的卻是

丈夫已經犧牲的噩耗

。聽到這個消息的他猶如晴天霹靂,一下癱坐在地上。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接下來的日子裡,王志芳整日對着丈夫的照片以淚洗面。可是有一天晚上,她突然做了一個夢,夢到丈夫陳中柱并沒有死,還好好地對着自己笑。醒來之後,王志芳立刻做了一個決定:不管中柱是死是活,我都要找到他。他活着,我要見到他的人,他死了,我也要找到他的屍體,親手埋葬他。

就這樣,王志芳離開後方,開始了她的千裡尋夫之路。她帶着女兒一路輾轉到越南經由香港乘坐輪船到了上海,而後又到了泰州。在多方打聽後,才得知,原來丈夫沒死,隻是因為受傷太重,與部隊失去了聯系,現在人在徐州。

為了能讓丈夫找到她,她托人給陳中柱帶信,告知自己的近況與聯系位址。當時陳中柱由于在徐州會戰有功,深得李宗仁器重,并升任為魯蘇皖邊區第四遊擊縱隊少将司令。與妻子失去聯系的陳中柱也時刻擔心着她們的安危,并多次托人打聽,可都是沒有結果。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1939年初,陳中柱終于打聽到王志芳母女的消息,并得知妻子也在到處找他,連忙派人将王志芳母女接到了徐州。夫妻二人經曆過生死的離别,終于團聚。

當時國民黨在魯蘇皖邊區的遊擊部隊非常混亂,10個縱隊司令當中,有5個都是土匪。部隊成分複雜,也就造成了正規軍與野路子軍誰也不服誰,而且利益訴求不同,是以經常起内讧。

以陳中柱為首的愛國抗日将領紛紛擁護魯蘇皖邊區遊擊部隊總指揮李明楊的“聯共”傾向,而另一部分以韓德勤為首的土匪頭子卻消極抗戰,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限制抗日勢力的發展,還有一小部分處于觀望狀态。

陳中柱能打仗,懂軍事,他的部隊是他一手籌建的,訓練有素,有極強的戰鬥力,身為總指揮的李明楊非常重視陳中柱的這支部隊。

當然,陳中柱的這支部隊還吸引了韓德勤以及魯蘇皖邊區遊擊部隊副總指揮的李長江的注意。韓德勤和李長江二人曾經多次拉攏陳中柱帶領部下投入他們的麾下,可都被陳中柱斷然拒絕了,他們隻好作罷。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1940年,陳中柱跟随李明楊駐兵泰州,他不僅能重視軍事,還重視文化宣傳。他鼓勵愛國青年學生和群衆投身抗戰,還親自到新蘇中學演講,支援劇團唱戲宣傳抗日。在泰州那段時間,陳中柱的這些舉動極大地鼓舞了群衆和部隊戰士的抗日熱情。

陳中柱剛正不阿,一心抗日,可有些小人卻把他當成是“眼中釘”。韓德勤因為拉攏陳中柱不成,就開始挑唆李長江,試圖分解陳中柱的勢力。

1940年6月,陳毅帶領新四軍東進抗日,在郭村休整,可是不安好心的李長江卻派陳中柱去進攻郭村,陳中柱不願内戰,但當時李明楊并不在泰州,軍令難違,他隻好帶着部隊去攻打郭村。

結果,剛進郭村,陳中柱的部隊就損失了一個營的兵力,陳中柱與新四軍之間的沖突一觸即發。好在,陳毅為了抗戰的大局考慮,沒有進攻泰州。正在這時,李明陽趕回來,與陳毅進行了停戰談判,并最終達成和解,一緻對外。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談判回來後,陳中柱還對王志芳說:“

陳毅司令員有卓越遠見,大将風度,甚是欽佩

。”之後,陳中柱還命副官将十幾車毛巾、襪子等日用品運往新四軍駐地,聊表歉意。

李長江的計謀失敗後,他害怕自己敗露,上面會有懲罰,是以就想幹脆投靠了日本人。當時,李長江将各大縱隊的司令召集到一起,四周架起了機槍,就是要逼迫陳中柱人等人與自己一起投敵。

陳中柱假意跟着磕頭起誓,要誓死跟随李長江,後來在半夜時潛逃出來,回到家中。情況緊急,他隻是簡單地對王志芳說:“

李長江決定投日,叫我跟他走,升我為中将師長,要是我不願意,就給我一筆錢,但要把部隊留給他。我的這些兄弟都是跟随我一路打拼過來的,怎麼能讓他們被俘投敵賣國的罵名呢?”

為了不殃及妻兒,他讓王志芳什麼都不帶,隻帶着孩子出城東,等他召集部下後,會在城東與她會合。可是當時陳中柱的部隊都被李長江控制着,根本無法出逃,陳中柱隻好帶着兩名副官,連夜逃出泰州城。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當天,與他們一同逃出的還有總指揮李明楊、教導大隊丁作彬和學員100餘人,在會合後,這幾百号人開始了居無定所的遊擊生活。敵後的日子很苦,但是王志芳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

1941年2月,新四軍帶領部隊進攻泰州,讨伐大漢奸李長江。李部沒有防備,部隊傷亡數千人而退。慌亂之中的李長江急忙向日軍求助,南部襄吉率領部隊進駐泰州城,并扶植李長江在泰州城建立僞政府。

得勢的李長江開始徹底淪為日軍的走狗,到處下鄉掃蕩,搜刮民脂,殘害同胞,圍剿抗日武裝。李明楊帶領陳中柱在内的一百餘人轉戰泰州、東台、興化一帶,并與新四軍合作一起搞聯控,共同抗擊外敵。

同年6月,日僞軍兵分五路對陳中柱帶領的四縱隊進行圍攻,陳中柱帶領指揮四縱隊迎頭抗擊敵人,敵人的火力太強,第四縱隊不敵,傷亡慘重。為避免更多的傷亡,陳中柱隻好将部隊退到興化蚌蜒河一帶。

眼看敵人追擊的炮火聲越來越近,陳中柱當即讓衛兵帶着已經懷孕7個月的王志芳和6歲大的小女兒轉移。在交代完後,陳中柱就離船上岸去了。隻見,他身着白色土布短裝,胸前挂着望遠鏡和短槍,怒吼一聲:“

随我上岸

!”就離開了王志芳的視線。

王志芳怎麼也沒想到,這一見竟是永别

!當時王志芳的船邊被炮火砸中,他們隻好棄船上岸,逃到一位老鄉的家裡。等槍聲平息後,衛兵出去打探第四縱隊的消息,回來時,卻哭着告訴王志芳:“陳司令犧牲了!”

聽到這個消息,王志芳猶如五雷轟頂,她抱着女兒痛哭不止,這一次,她再也沒有做過丈夫平安回來的夢。她知道,陳中柱是真的走了。

之後,王志芳多方打聽丈夫遺體的下落,并在尋找途中得知,陳中柱是在帶領部下突圍時,被敵人掃過來的子彈擊中6處後壯烈犧牲的。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後來,王志芳趕到戰場時,見到了當地的老百姓為丈夫立的墳,裡面隻有丈夫的屍體,卻沒有丈夫的頭顱。原來,是日軍在發現陳中柱的屍體後,為邀功行賞,就把陳中柱的頭顱給割了下來,交到了南部襄吉的司令部。

得知這個消息的王志芳悲憤不已,為了讓丈夫能夠入土為安,她決定去泰州南部襄吉司令部要回丈夫的頭顱。陳中柱的好友勸王志芳不要去冒險,可是王志芳卻說:“中柱一生英勇衛國,就是拼上這條命,我也要把他的頭顱要回來。”

在衛兵的陪同下,王志芳帶着女兒到了日軍司令部。c聽說是陳中柱的妻子來找他要陳中柱的頭顱的,很是震撼,就讓人把王志芳放了進去。

王志芳死死地盯着南部襄吉,不卑不亢地開口:“

我是陳中柱的妻子,我來要我丈夫的頭顱。

”南部襄吉随即問翻譯:“陳司令有幾位夫人?”翻譯回到:“

僅此一位原配夫人

。”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王志芳看到擺放的的木箱子,就想上去抱回丈夫的頭顱,南部襄吉見狀就想阻止,王志芳說:“

今天要麼讓我拿走我丈夫的頭顱,要麼伏屍二人,流血五步!”

許是被王志芳的氣勢吓到了,南部襄吉伸出的手又縮了回去,僞善地說了句:“不,陳夫人誤會了,我們還要辦個儀式。”随即,他做了個手勢,司令部的日軍立刻列隊整齊,朝着陳中柱的骨灰盒敬了個禮,南部襄吉還裝模作樣地上前為陳中柱的上了一根香。

禮畢後,王志芳不願意再看到日本鬼子醜惡的嘴臉,抱着裝着丈夫頭顱的木箱走出了日軍司令部。之後,她來到一個裁縫鋪,苦苦哀求老裁縫幫她把陳中柱的頭顱與身體縫在一起。

裁縫每縫一針,她的心就跟着疼一下,終于縫好了。她撫摸着丈夫的臉龐,輕聲說道:“

疼嗎?我比你更疼。”

随即,她出了泰州城,将丈夫葬在泰州西門城外西倉橋下的一位唐姓人家的田裡,以待日後可以遷回故裡鹽城。

陳中柱身中6彈犧牲被割頭顱,孕妻怒闖敵營索回後,為他守節76年

陳中柱犧牲的兩個月後,王志芳生下了遺腹子,取名為“陳志”,寓意為子承父志。在這之後,王志芳就再也沒有改嫁,而是獨自一人将與陳中柱育下的兩女一子撫養長大。

在丈夫死後,她為早日将日寇攆出家園,還屢次冒着危險在上海、南京等地籌集藥資、物資等,支援敵後抗日隊伍。建國後,王志芳先後以“陳中柱”的名義向公益事業捐款數筆。

晚年的王志芳常去丈夫的墓地,去看望陳中柱,她一遍又一遍都撫摸着墓碑上陳中柱年輕的臉龐,淚如雨下。

2017年11月,王志芳老人離世,終年101歲。她終于可以安心地随着丈夫而去

緻敬抗日将領陳中柱緻敬!也向忠節義烈的将軍之妻王志芳緻敬!

《悼念先夫陳中柱将軍》、《抗日英烈陳中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