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曾經對一位清朝皇子作出評價:“忠冠當時,功昭後世”。可見,在康熙眼中,這位皇子具有極高的地位,大家都知道,清朝初年有八大鐵帽子王,這位皇子一家就占了三個,分别是禮烈親王代善、克勤郡王嶽托和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今天筆者要講的便是禮烈親王代善。

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二個兒子,母親是努爾哈赤原配妻子(元妃)佟佳氏。
話說,在代善出生的那一年,即萬曆十一年(1583年),他的父親依靠嶽父塔木巴彥的支援,以十三副铠甲起兵,開始了統一女真各部的征程。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努爾哈赤起兵的第二年,他的嫡福晉佟佳氏便離開了人世,隻留下了三個年幼的孩子,除了代善之外,還有東果格格和褚英。
當時,努爾哈赤正值創業的艱難時期,經常遭受仇人的追殺,有一次,不得已之下,努爾哈赤将代善三姐弟藏在了闆櫃之下,這才逃過一劫。代善從小就跟随父親生活在戰場上,逐漸适應了刀光劍影與腥風血雨般的生活,而且,這種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代善,他成長為一名英勇果敢的滿洲少年。
在代善16歲那一年,他第一次跟随父親努爾哈赤征讨海西女真,并立下軍功,是以被封為貝勒。後來,東海女真斐優城主前來依附,代善與哥哥褚英前去迎接,遭遇了烏拉部的伏擊,代善英勇奮戰,大獲全勝,并斬殺了烏拉部貝勒博克铎,獲得了“古英巴圖魯”的美号。
萬曆四十年(1612年),代善等幾位兄弟聯合五位大臣向父親努爾哈赤告發長兄褚英,努爾哈赤便革去了褚英的嗣子(太子)地位,并在三年後将其幽禁緻死。
褚英倒台之後,代善成為努爾哈赤最年長、最具威望的皇子,而且他還身領兩紅旗,努爾哈赤曾說:“等我百年之後,我的諸幼子和大福晉交給大阿哥(指代善)收養。”這實際上是确立了代善的儲君地位。
然而,就在天命五年(1620年),後金政權内部又發生了一起告發事件,努爾哈赤身邊的小妾代音察告發大貝勒代善與大妃阿巴亥關系暧昧,代善不但吃了阿巴亥所送的食物,而且,阿巴亥還經常在夜間外出。
努爾哈赤立刻派人進行調查,經過一番調查,果有此事,但畢竟家醜不可外揚,于是便給阿巴亥安了一個“私藏金帛”的罪名将其休棄了。雖然後來阿巴亥又重新被立為大妃,但此事對代善的影響卻極大。再加上此時代善家裡也出現了亂子。
話說,代善的長子嶽托與次子碩托是原配李佳氏所生,但李佳氏早逝,自從繼福晉葉赫那拉氏生下第三子、第四子乃至第五子之後,代善便偏愛小兒子。有一次,代善見大兒子嶽托的府邸比自己的氣派,便想要霸占,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代善竟然逼得次子碩托差點叛逃明朝,這使得努爾哈赤極為不滿,對代善進行了嚴厲的斥責。
受到責罵的代善不敢大意,回家便将繼福晉葉赫那拉氏給殺掉了,這一連串的事件加在一起徹底地斷送了代善的政治前程,此後,代善便失去了儲君地位,改由八大貝勒共掌國政。
雖然代善與皇位無緣,但他卻有兩次擁立之功。
第一次是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後,代善支援皇太極繼承汗位,以此擁立之功,代善在1636年皇太極稱帝時被封為和碩禮親王,世襲罔替,但此後,代善逐漸受到了冷落,甚至一度賦閑在家。
第二次是在皇太極去世之後,睿親王多爾衮與肅親王豪格争奪激烈,雖然扶立福臨(順治)并不是代善提出來的,但他在朝中的威望還是很高的,最終也表明了态度。(注:提出扶立順治帝的最有可能是鄭親王濟爾哈朗)
随後,代善的次子碩托勾結侄子阿達禮欲謀立多爾衮,此事被代善親自揭發,碩托與阿達禮被誅殺,人們都稱贊代善的這種大義滅親之舉:“大義滅親,比烈周公。”
順治繼位後,多爾衮取得了攝政大權,雖然代善是最具威望的親王,多爾衮見了也要行禮,但此時的代善卻是年事已高,已經沒有那麼多精力參與朝政,是以而賦閑在家。順治五年十月十一日,代善病逝于北京,享年66歲。
順治六年,清廷為代善立碑紀功。
康熙十年,康熙給這位伯祖父上谥号為“烈”,稱禮烈親王。
乾隆十九年,代善入祀盛京賢王祠。乾隆四十三年,代善配享太廟。
參考資料:《清史稿》《滿洲實錄》《清實錄》《清皇室四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