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農民收養日本傷兵,長達47年,日本怎樣回報他?

引言:

曆史的車輪滾到了今天,中國人更多是以平和的心态談起日本人,但在幾十年前的中國,在中國人激烈抵抗日本發動的侵略戰争時,日本人還被中國人稱作"鬼子",幾十年前的中國人用"恨"來看待使得他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日本人。在河南一個縣裡的大山深處,一座植物園拔地而起,這不是一座簡單的植物園,這座植物園叫做"中日友好大增植物園",就是這樣的一座植物園作為"曆史石碑",

記錄着在大山深處發生的讓人無法相信的一段曆史奇緣。

河南農民收養日本傷兵,長達47年,日本怎樣回報他?

1.孫邦俊的善良讓他收養了日本兵

1945年,炸在日本小島上的原子彈炸出了日本的投降,

在中國原本還耀武揚威的日本兵都知道自己失去了耀武揚威的資本,此時他們唯一的一個念頭就是回家

。在撤退的日本兵中,小門野郎卻因戰争中被子彈擊中頭部變得跟"傻子"一樣,是以被隊友抛棄了。小門野郎看到人就對人嘿嘿傻笑,可他笑對着的人卻是被日本侵略的中國人,中國人看到日本人恨不得"扒他們的皮,吃他們的肉",是以當因太久未進食的小門野郎奄奄一息時,按道理說中國人不可能給他食物,餓死日本人才是大快人心的做法,畢竟這些日本人手上不知沾滿了多少人的鮮血。

河南農民收養日本傷兵,長達47年,日本怎樣回報他?

因戰争條件生活異常艱苦的孫邦俊,在那天像往常一樣出門賣山貨,其他的一切都和往常沒什麼差別,唯一的特别之處在于孫邦俊遇到了小門野郎,小門野郎穿着破舊得不成樣子的衣服,對着孫邦俊傻笑。

孫邦俊看着小門野郎在衣服下因饑餓而發抖的身體,心裡有些猶豫,雖然他也恨極了日本兵,且旁人都在勸說孫邦俊不要理這個日本兵,雙手沾滿鮮血的日本兵就該被活活餓死。難道就這麼趕走他,讓他自生自滅嗎?孫邦俊淳樸的心不允許他這麼做。

孫邦俊一開始以為他隻要食物,但是給了他食物後還是不走,一直跟着孫邦俊。就這麼跟着孫邦俊到家門口,孫邦俊此時并沒有留下他的打算,小門野郎就滿臉都是眼淚地跪地懇求孫邦俊留下他,最後孫邦俊還是決定收養他。

河南農民收養日本傷兵,長達47年,日本怎樣回報他?

2.日本兵和孫邦俊都拼盡全力保護這個家

孫邦俊不是沒有動過将小門野郎送回日本的心思,畢竟日本才是他真正的故鄉。但小門野郎根本不記得自己家在日本哪裡,就連日本話也不會說,是以小門野郎就這麼留在了孫家,一留就是留了三代人。

村民們一開始對小門野郎有些偏見,甚至對"愛屋及烏",收養小門野郎的孫邦俊也有了偏見,對他收養中國人的仇人感到迷惑不解,

但孫邦俊會費口費舌地向村民們解釋,不是所有的日本兵都想參加侵華戰争,有時候這些日本青年也沒有選擇。

時間一長,那些偏見也随着與小門野郎越來越熟絡而消失不見。

河南農民收養日本傷兵,長達47年,日本怎樣回報他?

而最讓孫邦俊感動的是,小門野郎願意跟他人拼命,隻為保護孫家人。

村裡有個村民對孫家女人心懷不軌,其他人都不敢直接硬碰硬,但小門野郎卻敢直接抄起一把糞叉與他對抗。

河南農民收養日本傷兵,長達47年,日本怎樣回報他?

3.麻煩也因小門野郎的到來接踵而至

然而,本來就傻的小門野郎突然卧病在床,使得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的生活壓力更加沉重,為了給小門野郎治病,家裡東借西湊,湊來幾百塊錢的醫療費。

小門野郎的病是治好了,但留給這個家庭的卻是一筆幾百塊錢的債務,

在那個年代,一個窮困的農民家庭就算勒緊褲腰帶,不吃不喝一輩子都可能掙不到幾百塊錢。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孫邦俊的兒子參加了聯考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本有機會憑借着聯考成績,從此改變一家人命運。

但當地的招生人員聽說孫邦俊家裡還有個"日本兵",覺得這不行,于是孫邦俊兒子的讀書路再也無法進行下去。

即使小門野郎給孫家以後的生活帶來了很多麻煩,但是孫邦俊在彌留之際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家人幫小門野郎找到自己的親人。

河南農民收養日本傷兵,長達47年,日本怎樣回報他?

結語:

直到中日開始正常的交往,日本的訪華團的一位老兵與小門野郎認識,并告訴了找了小門野郎半個世紀的哥哥石田小十郎,人們才知道小門野郎是一位被派到中國執行任務的特務兵。

為了感謝孫邦俊一家人照顧了小門野郎長達47年,日本建立了委員會,在日本境内發起了募捐活動,收到的善款都用于支援河南的建設,并在1994年建立了"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