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隻是一個奴才,為16歲康熙生下一女,成七嫔之一,卻神秘失寵

清朝的康熙是一位非常重視出身的皇帝,通過研究發現,康熙後宮能夠獲居高位的後妃,一般都有顯赫的家世,比如說康熙所冊立的三位皇後,不是皇親國戚,便是勳貴舊族。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一些出身不是太好的妃嫔,有時也能獲得康熙寵愛,比如說今天筆者要講的端嫔。

她隻是一個奴才,為16歲康熙生下一女,成七嫔之一,卻神秘失寵

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端嫔的祖先名叫董文選,世居撫順地方,于清初歸順朝廷,被編入正黃旗包衣佐領。話說這董文選有兩個曾孫,一個名為董得啟,另一個名為董得貴。

這個叫董得貴的在清朝入關之際立下了赫赫戰功,曾與譚泰一起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二十萬兵馬,是以獲得騎都尉的世爵,董得貴的兒子董殿邦,承襲了父親二等阿達哈哈番(騎都尉)的爵位,曾擔任内務府總管,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前後長達六十餘年,被譽為“三朝之碩輔,一代之偉人”。

她隻是一個奴才,為16歲康熙生下一女,成七嫔之一,卻神秘失寵

總的來看,董氏家族在清朝初年的顯達,全在于董得貴所立下的戰功,是以,董氏才成為當時内務府的世家。這位立下戰功的董得貴便是端嫔的叔父(或伯父),也就是說,上面所提到的那位董得啟便是端嫔的父親。

大約在康熙初年,端嫔被選入後宮,最開始的身份是一名庶妃,雖然端嫔是包衣出身,但家族為朝廷立下過戰功,而且她還是一名絕色的美人,康熙沒有拒絕的理由。于是乎,入宮不久,端嫔便得到康熙的寵愛,于康熙十年為16歲的康熙生下了一個女兒,即皇次女,不過,可惜的是,這位皇次女很早便夭折了。

她隻是一個奴才,為16歲康熙生下一女,成七嫔之一,卻神秘失寵

不過,端嫔依然是比較得寵,最突出的表現便是康熙十六年的封妃中,康熙冊封了七位嫔,端嫔位列第三位,除去中宮的孝昭皇後、承乾宮的貴妃,以及安嫔、敬嫔之外,接着就是端嫔了,端嫔的排位是很靠前的,也就是說,她當時是非常得寵的。

然而,就在這次冊封之後,端嫔便神秘地失寵了,此後終康熙一朝再也沒能得到晉升的機會,甚至就連她在哪一年去世的都不知道,史料隻記載端嫔于康熙五十九年奉安(埋葬)于景陵妃園寝,推測應該死于康熙五十九年之前的這一兩年。

她隻是一個奴才,為16歲康熙生下一女,成七嫔之一,卻神秘失寵

不過,與七嫔前兩位安嫔、敬嫔相比,端嫔還算是幸運的了,最起碼死後被葬入了皇陵。安嫔與敬嫔不僅無故失寵,甚至都不知道葬在了何處,其實這幾個就是後宮大多數女人命運的典型代表,當然,她們要比那些沒得過寵的妃嫔要幸運一點,最起碼有過風光的曆程。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