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來自鳳巢之家的名門之女,年紀輕輕便被康熙納入後宮,她入宮一年便登上皇後寶座,成為坤甯宮最後一位主人,然而,榮譽滿身的她卻在大好年華香消玉殒,死後受到太皇太後與皇太後的祭奠,她便是康熙第二任皇後:孝昭仁皇後。

孝昭仁皇後來自于清朝最有名的後族,鈕祜祿氏,祖父是清朝開國大将弘毅公額亦都,祖母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四女和碩公主穆庫什,父親是康熙初年輔政大臣果毅公遏必隆,嫡母是英親王阿濟格長女和碩格格,生母是遏必隆側室舒舒覺羅氏。
此外,孝昭仁皇後有一個姑姑嫁給了清太宗皇太極為嫡福晉,不過,這位姑姑因不明原因落得一個無名無分的結局,是以,鈕祜祿氏家族的鳳巢宿命其實是從孝昭仁皇後開始的。
康熙四年,孝莊為孫兒康熙擇選皇後,當時遏必隆的女兒鈕祜祿氏曾與索尼孫女赫舍裡氏(孝誠仁皇後)角逐,最終不敵赫舍裡氏,有人認為,這位與赫舍裡氏角逐後位的便是孝昭仁皇後,不過,經過史學研究發現,這位鈕祜祿氏似乎并非孝昭仁皇後,而是孝昭仁皇後的姐姐。
孝昭仁皇後第一次在檔案中出現是在康熙十五年,在此之前,康熙原配孝誠仁皇後因生育皇子胤礽死于難産,中宮空懸,孝昭仁皇後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入宮的,有人認為,孝昭仁皇後在康熙十五年入宮為妃,本來就是被視為康熙繼後的預備人選。
果不其然,就在第二年,康熙大封後宮,孝昭仁皇後被冊立為皇後,假如孝昭仁皇後真的是康熙十五年入宮,那麼她當時的年齡也就是十三歲左右。孝昭入主坤甯之後,深刻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負的家族使命,立刻向丈夫康熙提出一個請求:為已經去世的家父遏必隆立廟。
孝昭的請求得到了丈夫康熙的準許,這算是孝昭在短暫皇後生涯中為家族所做的唯一貢獻,可就是孝昭的這一舉動,卻成為鈕祜祿氏再次走向興盛的開始,她不僅成為鈕祜祿氏家族第一位皇後,此後,鈕祜祿氏又出了孝聖、孝和、孝穆、孝貞四位大清皇後。
當時正值平定三藩的關鍵時期,身為六宮之主的孝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夙興夜寐,為丈夫康熙排憂解難,康熙後來稱贊孝昭為“良配”并不是空穴來風。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孝昭坐上後位僅過了半年,宮中便傳出噩耗,孝昭皇後崩逝了。關于這位皇後的死因,官方史料并未提及,康熙似乎對此也是諱莫如深,不過,當時身處宮廷的傳教士張誠卻對此作了記載:孝昭仁皇後與孝誠仁皇後死因相同,都是死于難産。
孝昭皇後去世後,康熙下旨舉行了規模盛大的喪禮,規制與孝誠仁皇後大緻相同,但有一點是孝誠仁皇後所沒有的,那就是當時孝莊太皇太後曾要親自去祭奠這位孫媳,但在康熙的阻止下,才作罷,随後仁憲皇太後(孝惠章皇後)不顧太後之尊,親自給兒媳孝昭進行了祭奠。
康熙二十年三月,已故去三年的孝昭仁皇後與仁孝皇後(孝誠仁皇後)一起被葬入康熙景陵地宮。後來,經過乾隆與嘉慶兩朝皇帝加谥,孝昭的全谥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後。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聖祖實錄》《清皇室四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