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所流傳的滿清十二帝的畫像,實際上指的是清朝皇室挂在奉先殿中的皇帝身着朝服的畫像,而在清朝的這12個皇帝畫像之中,隻有溥儀是一張黑白的照片,而不是一幅畫像。

按照時間推算的話,在同治皇帝時期,清朝就已經有了照片。這兩位皇帝之是以沒有把自己的照片挂在這裡的主要原因是,清朝奉先殿裡一直以來所懸挂的都是身着朝服的畫像,這是滿清皇室預設的一個傳統,不會輕易改變。
滿清十二帝組像
事實上,清朝時期,懸挂在奉先殿之中的滿清十二帝的組像是用于祭拜祖先的,每一個皇帝的畫像都非常大,而且都極具華麗、色彩鮮明。根據清朝皇室的規定,每年的元旦、冬至以及萬壽節和冊封,還有先帝、先後的誕辰、忌辰、清明等,在任的皇帝都會親自到奉先殿裡給自己的列祖列宗上香,這樣做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先祖們的敬意。
在奉先殿之中,懸挂的不僅僅隻有皇帝的畫像,還有皇後以及皇太後的畫像,隻不過這些畫像之中,隻有末代皇帝溥儀是一張黑白照片。也是因為這樣,溥儀的照片才會顯得如此突出。溥儀雖然算是中國曆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滿清最後一任皇帝,但實際上,他的在位時間非常短暫,他退位的時候僅僅隻有六歲而已。
清朝的傳統都是落後的存在?
按照規定,滿清懸挂在奉先殿之中的畫像上所畫的人物必須是成年人才可以,也就是說,年僅幾歲的溥儀在登基為帝之後,并沒有挂上自己畫像的機會。而且,在溥儀登基為帝之時,清朝正處于新舊文化猛烈碰撞時期,這一時期的一些激烈派人士認為,清朝的某些所謂傳統都是腐朽落後的存在。隻有抛棄這些腐朽的東西,清朝才可以繼續往向前發展。
通過畫畫像的形式來記錄先祖的容貌,就是一項相對比較腐朽落後的技術,畢竟19世紀中葉就已經發明出了照相機。而在溥儀成為皇帝之時,照相機就早已在清朝境内流傳已久了。當然,這些客觀的外在原因并不是緻使溥儀不留畫像的主要原因,西方先進思想對這個小皇帝的影響,才是最為主要的主觀原因。
熱衷西方文化的溥儀
溥儀的成長環境離不開一個叫做莊士頓的西方人,這個人給年幼的溥儀心中留下了很多西方思維模式的痕迹,并讓他從心底對滿清文化産生了厭惡和抵觸。從溥儀的自傳中就可以看出,他對于當時滿清境記憶體在的諸多陋習是十分鄙夷的,他認為,迎接新事物的到來才是長久的發展之道。
也是因為從小接受西方思想的原因,溥儀對于畫畫像并不熱衷,反而熱衷于給自己拍照。同時,從他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出,溥儀對于西方服飾比較喜愛,因為他留下的許多照片都是身着西裝或是西式戎裝的。當然,年幼的溥儀皇帝沒有留下身着朝服畫像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則是與當時皇帝朝服畫像的制作時間有關。
即使是帝王也是個孩子
根據記載,清朝皇帝挂在奉先殿裡的這幅畫像,一般都要耗費幾個月甚至長達一年半載的時間才能完成。而讓溥儀這樣一個小孩長時間地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等到這位年幼的皇帝能夠坐住的時候,他早就已經不是帝王了,自然也就不需要畫畫像了。而屬于滿清皇帝的奉先殿裡,也就隻能留下他的黑白照片了。
溥儀沒有留下畫像,而是留下照片的原因多種多樣,以上分析的種種原因,大體可以分成主客觀兩個方面來看待,至于同治皇帝和光緒帝則與之不同。
體弱多病的同治
首先來說一下同治皇帝,這位皇帝的壽命非常短,年紀19歲就離開了人世。他的離世是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同治皇帝從小身體就比較差,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蝸居在後宮之中生存下去的,他的身體狀況不能支撐他長時間站立,或者是做一些勞心勞力的工作,就算是在當上皇帝之後,同治帝的生活模式也沒有發生很大的改變。
同時,因為同治皇帝長時間進行封閉式皇室教育的原因,使得這位年紀輕輕的皇帝對西方的一些事物産生了厭惡。完完全全的東方封建教育意識,讓同治帝特别抵觸西方新鮮事物,這是他沒有留下任何一張照片的主觀原因。當然,身體條件不允許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有照片但不夠莊重
而光緒皇帝則不同,需要重點說明的是,光緒皇帝其實是留有黑白照片的。他本人并不抵觸西方的新鮮事物,隻不過放在奉先殿裡的畫像是非常隆重而又嚴肅的。代表的是一種皇家禮儀和精神,不可能用照片來替代。溥儀是因為早就退位,且沒有畫過畫像的原因,是以才用黑白照片來替代,光緒則不同。
這兩個人的狀況沒有可比性,也正是因為這樣,是以光緒皇帝留在奉先殿裡的是一幅畫像,而溥儀留在奉先殿裡的則是一張黑白照片。不過,光緒皇帝留有的照片和溥儀的照片不能相比,光緒所的照片并不是他本人的意願,是一個照相的攝影師在無意之間拍得的照片。
結語
從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清朝與西方之間存在着巨大的沖突,雙方之間頻繁發生的戰亂也讓彼此的關系愈加緊張。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裡,作為清朝統治者的光緒皇帝,雖然不排斥西方的新鮮事物,但也絕對不會熱情地接受西方先進物件,畢竟天朝大國的驕傲依舊留存在皇室教育中。承認他人的優越就等同于承認自己的落後,光緒帝不可能會這樣做。
這樣的不同主要取決于時代的變化,畢竟溥儀在照大多數黑白照片的時候,早就不是皇帝了,清王朝的瓦解是造成這一現象出現的必要前提。如果當時清朝并沒有滅亡的話,那現在留在奉先殿裡的絕對不是溥儀的黑白照片,而應該是一張他身着皇帝朝服的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