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錯殺一人,否則大清的兵器不比别國弱,連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清朝時康熙皇帝,在中國曆史上評價很高,有人說他是千古一帝。清政府在他的上司下,當時的經濟蓬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會慢慢安定起來,為後來的朝代開創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但是就這樣一位立下了巨大功勞的皇帝,也曾經犯下了重大的錯誤。這又從哪件事說起呢?

康熙錯殺一人,否則大清的兵器不比别國弱,連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在當時,中國各種科技事業都迅猛發展。有一位叫戴梓的年輕人,有聰明才智,善于發明創造,他很快成為了一位出名的能工巧匠,他最喜歡研究的是火炮,這種東西類似現在的手槍武器,他發明的火炮,甚至有的時候命中率達到百分之百,可見有多麼厲害了。

康熙錯殺一人,否則大清的兵器不比别國弱,連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在清政府讨伐吳三桂的大軍的時候,就是憑借着這樣的武器,獲得了全面的勝利。這次的勝利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戴梓的火炮了。而康熙皇帝卻認為這并沒什麼,在戰争結束,戴梓勝利了回朝庭的時候,康熙皇帝随便給了他一個小差事敷衍了事。

康熙錯殺一人,否則大清的兵器不比别國弱,連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戴梓也是一個不會計較的人,況且他覺得在翰林書院做事,他也就可以專心研究自己的火炮了,日子就這麼一天天的過下去,好像康熙帝逐漸也忘記了戴梓這個人了。可是事情的發展,卻偏偏來了一個轉折,是以戴梓的才能又可以得到發揮了。

當年荷蘭使者,來中國朝拜的時候,獻了一支鳥槍給清政府。并且還誇耀吹噓自己的鳥槍威力是如何巨大的,這讓康熙皇帝的面子,都不知道往哪裡擱。康熙帝也有點不服氣,當即找來了戴梓,讓他好好分析那支的鳥槍,自己争取也能夠造出這樣一支槍來,挽回中國人的面子。

康熙錯殺一人,否則大清的兵器不比别國弱,連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戴梓不負衆望,沒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把荷蘭的鳥槍分析得很透徹,甚至有些地方,做了良好的改進,使得鳥槍的威力,以及準确率大大得到了提升。就這樣,一下子就打了荷蘭人的臉,讓荷蘭的使者對清政府有了個新的認識。這件事後,戴梓也得到了康熙的重視,慢慢地他也有了名氣,讓很多人認識。後來戴梓又研究出了威力巨大的大炮,更大程度的提升了當時的軍事戰鬥力,使得清政府自此以後,每次打仗都能取得勝利。

康熙錯殺一人,否則大清的兵器不比别國弱,連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但是很多事情往往無法預料。戴梓的聰明才智讓傳教士南懷仁很是眼紅,他自己就是吃販賣武器這口飯的,有戴梓這樣的人才自己顯然撈不到半點好處。于是,暗地裡誣告戴梓,康熙帝當時很信任南懷仁,聽信他的一面之詞把戴梓流放到邊疆去,使得戴梓一身的本事沒有了用武之地,最後病死在邊疆。

康熙錯殺一人,否則大清的兵器不比别國弱,連八國聯軍也未必敢來

像戴梓這樣的一個有聰明才智的人,就這樣被埋沒了,太可惜了。當年八國聯軍之是以能肆無忌憚的攻入北京,那完全是憑船堅利炮,倘若康熙不治罪戴梓,充分發揮他的聰明才智,為大清制造衆多的火器,想必那時的八國聯軍不一定敢進攻紫荊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