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被雍正封為親王,死後配享太廟,但最感人的卻是他的愛情故事

清代時,蒙古被朝廷視為最可靠的戰略同盟,各個部落的首領都被封為親王,其待遇與愛新覺羅氏王公并無太大差别,有清一代的蒙古親王中,有兩位響當當的人物,一位是晚清時期的僧格林沁,還有一位是康雍乾盛世的策淩。

此人被雍正封為親王,死後配享太廟,但最感人的卻是他的愛情故事

說起策淩或許不少人會覺得陌生,和僧格林沁一樣策淩也是成吉思汗的後代,在很小的時候便随着祖母來到北京城,并開始長住。他在大清朝對外征戰中英勇善戰,為康乾盛世立下了汗馬功勞,雍正十年,策淩被賜号“超勇親王”。同時,這位超勇親王與康熙帝的第十女固倫純悫公主還有一段讓人動容的愛情故事。

固倫純悫公主在22歲時被封為和碩純悫公主,也就是在那一年,她嫁給了與自己青梅竹馬的策淩,盡管策淩與其相伴的時光隻有短暫的四年,但她卻得到了很多公主都沒有得到的幸福。

此人被雍正封為親王,死後配享太廟,但最感人的卻是他的愛情故事

當時策淩剛到北京的時候,祖母帶着他到宮中觐見康熙帝,一位羞怯地躲在乳母後邊的女孩子——純悫公主,正在用充滿好奇的眼神打探着這位來自廣袤草原的驕子,一霎時的目光接觸,擦出了一段一生不悔的愛情火花。

“一見鐘情”這樣的情感經曆使得策淩與純悫公主之間打下了堅實的感情基礎,從年少的懵懂到愛情開花結果,策淩用一生的時間去懷念愛妻,涓涓細流,綿延流長。

雖然策淩與純悫公主是兩小無猜,可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的時候,策淩卻沒有如心所願地迎娶純悫公主,純悫公主因為疾病的無情困擾,常年患病的身體讓她無法适應一段婚姻的生活,而随着年紀的增長,婚事已經不能再拖的策淩,迎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

此人被雍正封為親王,死後配享太廟,但最感人的卻是他的愛情故事

婚後不久,策淩的妻子便因難産而去世,留給策淩的是兩個年幼的兒子。重新回到單身的策淩和逐漸康複的純悫公主就這樣如願以償地走到了一起,經曆重重波折,有情人終成眷屬。

然而,幸福總是短暫的,婚後策淩長期在外征戰,夫妻的分離對于身體柔弱的純悫公主來說是一種沉重的負擔,這種負擔雖然辛苦,但相思卻也甜蜜。

一年後,策淩與純悫公主收獲了愛情的果實,兒子成衮紮布出世。兒子的出世為這個幸福的小家庭帶來了無限的歡聲笑語,然而歡笑背後,卻是純悫公主那因為生育而日漸虛弱的身體。

此人被雍正封為親王,死後配享太廟,但最感人的卻是他的愛情故事

看着日漸消瘦的妻子,策淩痛心萬分。這位信奉佛教的蒙古王子曾經無數次地佛祖面前虔誠祈禱,哪怕是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交換的籌碼。然而天意弄人,盡管策淩悉心照顧這純悫公主,婚後的第四年,年僅25歲的純悫公主還是離策淩而去了。

愛妻離世後,策淩卻沒有倒下,他因愛而生,但卻不可以因愛而死。在随後的日子裡,策淩不斷實作着自己的宏偉夢想,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對于這位超勇親王,《清史稿》中有幾句評價足以說明一切,其文:“終清之世,為主婿者,前有何和禮,後有策淩,賢而有功,斯為最著。”

幾十年間,策淩從貝子到貝勒,到郡王,到親王,再到超勇親王,然而,無論是蓋世的功勳還是無上的榮耀,都沒能沖淡策淩對愛妻純悫公主的懷念。

此人被雍正封為親王,死後配享太廟,但最感人的卻是他的愛情故事

乾隆十五年(1750年),策淩去世,乾隆皇帝悲痛萬分,下旨将其入祀京師賢良寺并配享太廟。按照策淩遺願,他與愛妻純悫公主葬在了一起,已經去世四十年的純悫公主的墓被緩緩打開,這對有情人終于永遠厮守在一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