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緒的皇後靜芬,為什麼被宦官們稱為“窩囊媳婦”

光緒皇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比起清朝其他皇帝,他既是一位令人豔羨的幸運兒,又是一位命運多舛的不幸者。幸運的是,他本來根本不具備繼承皇位的資格,隻因同治皇帝駕崩後沒有子嗣,身為皇室宗親的他意外地得到了皇位,成為号令天下莫敢不從的一代帝王。

光緒的皇後靜芬,為什麼被宦官們稱為“窩囊媳婦”

然而,光緒更是一位極其不幸的皇帝。首先他生不逢時,他統治時期,清朝已經進入殘燈末廟的末世,百弊叢生積重難返,一步步滑落到覆滅的深淵。其次,光緒的頭上,還有一位驕橫跋扈的女強人慈禧太後。慈禧一手遮天大權獨攬,光緒空有皇帝之名,實則幾乎完全被架空,成了個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

光緒的皇後靜芬,為什麼被宦官們稱為“窩囊媳婦”

慈禧不僅任意幹預朝政,軍國大事一把抓,連光緒的婚姻大事和私人感情她都要橫加幹涉。光緒最寵愛的珍妃,卻不為慈禧所喜,被慈禧活活害死。慈禧為了更好地控制光緒帝,還把自己的弟弟桂祥的女兒靜芬,嫁給光緒當正宮皇後,也就是俗稱的隆裕皇後。

光緒的皇後靜芬,為什麼被宦官們稱為“窩囊媳婦”

按理說,隆裕皇後背後有着慈禧撐腰,又是大清一國之母,應該過得舒心暢意。呼風喚雨才對。但事實恰恰相反,隆裕皇後的一生極為坎坷凄涼,以至于被宦官們背後稱為“窩囊媳婦”。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

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隆裕皇後與光緒感情不和,兩人形同陌路。光緒心裡隻有珍妃,同時認定隆裕皇後是慈禧的眼線,對她極為冷漠。二是因為隆裕皇後性格軟弱怯懦,拙嘴笨舌,不是那種聰明伶俐的角色,是以慈禧對她也無好感。結果隆裕成了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對哪一方都是戰戰兢兢,一天到晚都在憂郁沉悶、惴惴不安中度過。

光緒的皇後靜芬,為什麼被宦官們稱為“窩囊媳婦”

清朝宮廷後宮妃嫔們,每年每月都有固定的“年例”和“月例”,某種意義上與官員的俸祿類似。清代實行低薪制度,不僅官吏們的俸祿極低,給後妃們的年例月例,比之唐宋元明時期都算是很低水準。

而且這些年例月例錢,名義上是發給某個後妃,但實際并非僅供後妃一個人使用。比如隆裕皇後所在的鐘粹宮,宮裡的幾十個宦官、婢女的月例錢、賞錢,都是從這筆銀子中來。而且皇後為了維持必要的體面與排場,首飾、服裝、化妝品的日常開銷極大。

光緒的皇後靜芬,為什麼被宦官們稱為“窩囊媳婦”

按照慣例,每逢皇上、太後的三節兩壽,皇後必須重金備辦一份厚禮進獻。這筆開銷也是大數目。各家親王、皇族宗親的福晉、格格每月入宮朝拜,皇後都要依照慣例給予賞賜。方方面面開支加到一起,年例月例就顯得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年年月月拉虧空。

清代皇後花錢,所有收支都要記入賬目,每月、每年都要向太後老佛爺報賬,稱為“年總”、“月總”。因為害怕惹慈禧老佛爺不高興,隆裕皇後的年例月例,年年虧空,卻還得硬着頭皮年年上報大筆結餘。老宦官信修明回憶,僅從光緒十五年到了光緒二十六年,按照“年總”賬目記載,隆裕皇後手裡應該結餘白銀30多萬兩,但她手裡哪裡有這麼多銀子。

光緒的皇後靜芬,為什麼被宦官們稱為“窩囊媳婦”

隆裕皇後為此整天提心吊膽,經常暗中哭泣,生怕慈禧老佛爺哪天查賬。萬一查出銀賬不符,她就得受到太後責罰,弄不好娘家人也會受連累,傾家蕩産來賠補這筆子虛烏有的欠款,為此悲苦不已,愁腸百結。

直到庚子年外國侵略軍打入紫禁城,皇宮裡遭受一次浩劫,金銀财貨大受損失。宮中老宦官指引隆裕,讓她借口積存銀兩被敵軍洗劫一空,才得以把這筆爛賬銷掉,這才如釋重負。由此來看,隆裕皇後被稱為“窩囊媳婦”實至名歸。

參考資料:《宮廷瑣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