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篇原創,今天是第1697天
《管見參考》
全國走好網上群衆路線典型案例
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成績突出個人
紹興市網上文化家園示範項目
紹興市全民閱讀優秀項目
紹興市最美領讀者

文/管見 主播/張彬
這幾天,我看了一部央視的紀錄片《鏡子》,主題是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片子中,四戶家庭因孩子辍學而陷入了困境,家長無奈,隻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進行“改造”。
片中的四個少年為什麼會辍學呢?
有的是為了擺脫父母的控制而反抗,有的是被父母的言語暴力而傷害,有的是因父愛母愛缺失,誤入歧途。
他們面對鏡頭的訴說,令人震撼。
這些孩子和父母沖突不斷,彼此之間互不信任。
在我看來,這部片子在提醒家長一個事實:
好的親子關系,才是好教育的前提。
親子之間關系好,教育效果就好;親子之間溝通品質低,教育效果就差。
是以,與孩子建立優質的親子關系,才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條件。
一
既要有規矩,又要有尊重
教育孩子肯定要有規矩,但規矩不是威權,不是一切“由我說了算”,孩子盡管小,但他們也是人,是以還是要把它們當人來尊重。
很多時候,父母愛孩子的方式出了錯,把愛變成了一種傷害。
有些父母總是高高在上,說一不二。
有些父母總是喜歡對孩子說“我這是為你好”,其實不過是想控制孩子。
好的親子關系,除了規矩,還需要建立在尊重與了解上的愛。
二
既要有溝通,更要講技巧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無論對誰,講話都要注意分寸,懂得什麼樣的話該說,什麼樣的話不該說,什麼樣的話,該在什麼時候說,該在什麼地方說。
這是必要的溝通技巧。
越是情商高的父母,越懂得如何有技巧地跟孩子好好說話。
父母要多用尊重的語氣、信任的語氣、商量的語氣、贊賞的語氣和孩子說話,讓孩子感覺自己可以做決定,感覺自己是重要的,被尊重的。
三
既要陪伴孩子,又要過好自己的生活
有了孩子後,家庭的很多事情需要平衡,并不是父母的世界裡隻有孩子,孩子的世界裡隻有父母。
最好的狀态,就是在彼此的世界裡,互相平衡。
有些親子關系緊張的深層原因,就是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他們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全部,希望孩子是完美的,進而彌補自己的各種遺憾。
越是這樣的父母,越容易在教育孩子時失控,導緻親子關系緊張,反過來影響家庭教育。
父母和孩子之間,要保持界限感,父母的生活是父母自己的,孩子的未來有他自己的生活。
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就是讓孩子形成獨立主見的過程,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可以給他建議,但最終應當尊重他的想法。
父母開心過好自己的生活,對孩子也是一種好的教育,至少孩子會發現,人活着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父母還要對自身有所要求,未完成的理想要靠自己的努力來實作,而不是強加在孩子身上。
簡單說,父母也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過好自己的生活。
好的親子關系,勝過許多教育。
親子關系不好,教育就是空炮。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
《管見參考》視訊号
更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