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的傳統觀念之中,人們把當兵看成一個不好的職業,俗話說:“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這種觀念該抛棄了,如今是“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

事實當兵保家衛國,是光榮也是值得人們去尊重的,不過在具體的戰鬥之中,尤其是在熱兵器時代的戰場上,難免會有個别少數貪生怕死的士兵,那麼在戰場上如何能保命活下來呢?
普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裝死,那麼裝死能管用嗎?沒當兵的人覺得裝死就沒人發現,自然就能躲過一劫了,事實上這恰恰相反,裝死不僅不能保命,還會你死得更慘。
筆者先來上冷兵器時代,那個時代的戰鬥是刀槍劍戟,戰場上的殘酷在任何時候都是一樣的,戰場上裝死可能會暫時躲避,但是如果對方取勝了,等待裝死者的下場會很慘。
衆所周知,古代戰功是按殺敵或俘虜多少來确定的,要想報功勞要麼憑借敵人的頭顱,要麼憑借敵人的耳朵,也就是說,取勝的一方會對失敗進行割耳朵等手段,以擷取戰功。
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敢裝死嗎?那麼有人可能會說,冷兵器時代裝死不行,那麼在熱兵器時代總可以裝死吧!對此許多新兵也有過這樣的疑問,不過老兵的一番話徹底讓新兵心涼了。
裝死會有三種比較慘的下場,第一種就是被自己人槍斃,每次戰場上都有督戰隊,這些督戰隊員負責執行戰場紀律,一旦發現不聽指令擅自後撤或是逃跑的,都會立即槍斃。
這樣一來不僅被自己人槍斃,還會留下一個逃兵的罵名,可見這是多麼愚蠢的行為,即使不被自己人槍斃,裝死躲過督戰隊,還會面臨第二種凄慘下場,那就是敵人清理戰場。
就以二戰美日之間的戰鬥來說,在電影《血戰鋼鋸嶺》之中就揭露了這一點,當時美軍有不少受傷或怕死的士兵裝死,結果大部隊撤退,日軍暫時取得勝利之後,就開始清理戰場。
日軍士兵會對地上的美軍進行補刀,或是補上一槍,這樣一來就算你是裝死也難逃一死,就算僥幸躲過了日軍補刀,那麼戰場上的屍體總得處理,而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燒掉。
這也就是第三種凄慘的下場,試想如果裝死,那麼很可能就會被燒掉,通過這三種情況來說,在戰場上裝死是非常愚蠢的行為,隻有那些沒上過戰場,沒當過兵的人才會去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