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衆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此後,中國進入新紀元。

曆史以來,尤其是宗法社會下,祖墳之地事關子孫後代的發展,是以不論上至達官貴族,或下至黎民百姓,都尤為重視祖宗之地。

而作為封建王朝的皇族,則更加重視陵墓的建設,以及守護。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守護陵墓不僅守護家族“風水”,更是懷着對祖宗的敬仰之心,感恩之德,保護他們最後的淨土。

而且在古代陪葬制度之下,皇陵無疑成為盜墓者眼中的“香饽饽”,是以安排守陵人勢在必行。

那麼如今清朝已亡百年,沒了皇權的壓迫,也沒了清朝的俸祿,如今為何皇陵還有守陵人的存在。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他們是誰,又為什麼堅持守于此,他們的收入從何而來呢?

清朝皇陵

清朝皇陵分為,關内與“關外三陵”。

嚴格來說“關外三陵”才是清皇朝真正的祖墳,在未入主中原前,皇家去世的皇帝及後妃盡葬于此。

主要陵園有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和清東京陵,其中威名赫赫的努爾哈赤就葬在清福陵中。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清軍入關後,“關外陵墓”就過于遙遠,是以決定重新修建皇家陵墓,最後標明河北遵化市和易縣。

陵園修建規模龐大,又因正好位于北京東西兩面各一百裡,故稱為“清東陵”和“清西陵”。

園内亭台樓閣、碑樓宮殿等錯落有緻,富麗堂皇,極盡彰顯皇家氣派。

而後所說的大清皇陵,皆是指關内皇陵。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皇陵始建于1661年,曆經247年才完工,工程巨大,耗時耗資也巨大。

在這座皇陵中,一共埋葬了除溥儀外的九位清朝皇帝,以及十四位皇後、一百三十六位嫔妃。

如此龐大的皇陵,且陵中珠寶首飾、奇珍異寶數不勝數,自然需要安排人守護,也就是我們說的守陵人。

皇陵守護者

清朝守陵人并非誰都可以去做,畢竟“皇陵”事關皇家臉面,再加上古代封建迷信,以為皇陵即是龍脈,守衛着他們的政權穩固,再加上園内的豐厚的殉葬品,稍有不慎将引起大亂。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是以必須要是忠心耿耿,值得信賴之人,才能充當守陵人。

是以守陵人,必須從皇族及八旗子弟中挑選,而對于被挑選出來的守陵人,并不是一種“懲罰”,反而是一種“榮耀”。

古代敬鬼神,也重先人,而已去世的皇帝更加是他們所敬仰之人,因為守護曆代帝皇、守護皇家尊嚴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光榮。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守陵人主要有三類人員,一類是内務府直接指派的守墓人,一類是八旗子弟通過選拔出來的守陵衛士,還有一類就是由皇帝親自指派的護陵大臣。

相較于前兩類的不同,最後一類大臣,則是是真正的被迫遠離政治權利中心,大多數奪嫡之敗或者犯了錯被“貶谪”的大臣,他們更多的是無可奈何。

除了第三類守護大臣,其他兩類守陵人,雖然遠離政治權利中心,遠離熱鬧的都城,過着“隐居”般的生活,但是他們的日子,比我們想象中的滋潤很多。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一般的守陵人不僅職位高、俸祿豐厚,而且他們的家人也得到政府妥善的安置。

這兩類守陵人基本是世襲制的職級,相當于他們的孩子一出生,就有了一定的工作職位。

不僅為皇陵的守護源源不斷地注入新血液,也讓這些守陵人,不用擔心家庭的未來發展,更不用為孩子的工作而煩惱。

守陵人的工作複雜繁多,不僅是作為陵園的守護者,更是需要打理陵園的一切事物,包括祭祀、維修等等。

清朝滅亡後守陵人的去向

守着這麼一份鐵飯碗的守陵人,原本已經習慣了這種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日子,隻要固定等着政府的俸祿即可。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但誰知這種安穩的日子,随着清朝的衰敗,也逐漸走向末路。

清朝晚期,由于清政府的腐敗,國庫空虛,外強入侵,政府方面尚無可保全,人人自危,自然不會過多地關注這些,遠離權力中心的人群。

是以守陵人自晚清時期受到的待遇就一減再減,直到清政府滅亡,他們就再也無人管,也就絕了收入來源。

溥儀剛退位時,民國政府為穩定人心,頒布了相關優待皇室的條例,其中就有皇陵的管理條例。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不過民國政府管理皇陵的方式,則是直接指派一支隊伍前去守衛皇陵,這支批士兵是由民國政府發放工資,而原先的清政府守陵人,仍是有内務府管理。

但清政府都亡了,内務府自然也逐漸被取消,守陵人更是沒了收入來源。

守陵人相繼離開陵園,另謀生路,隻有少數一些懷着對先祖的敬仰與尊敬之人,自願留了下來堅守崗位,世代守着皇陵。

不過即使有自願留守的守陵人,加上民國政府安排的護衛士兵,兵荒馬亂的年代,皇陵還是無可避免地遭到了洗劫。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1924年-1928年間,是皇陵徹底走向破敗的時間。

這四年裡,不僅有熟知陵園的一些守陵人和大臣監守自盜,倒賣無數陵園珍寶,更是有蠻橫的“盜匪”明目張膽地洗劫陵園。

最著名的“搶劫皇陵事件”莫屬孫殿英,當時他直接帶着軍隊,闖入陵中,以粗暴的方式,直接挖開乾隆和慈禧的陵墓,盜走了無數珍寶,陵園損失慘重。

繼孫殿英之後,日軍也曾盯上清皇陵,派了一支隊伍前往,當時守陵人中一位年紀較長之人負責交涉,不知他們具體如何談,總之最後日軍放過了陵園,直接走了。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清朝皇陵也算是得以較好的儲存,雖然珍寶被搶、盜走了無數,但守陵人還是盡責盡職地打理、維修。

結語

清朝皇陵可謂多災多難,而皇陵守陵人更是付出良多,在他們的努力下,皇陵雖不負當年輝煌,但也盡可能維護着它的尊嚴。

而始終堅持留下來的這些勞苦功高的守陵人,不是八旗子弟後裔就是清官員後代,即使沒有收入來源,他們仍舊遵循祖願守衛這個地方。

清朝滅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們是誰?工資誰發?

如今大多數守陵人,可以從當地文物部門那裡,拿到微薄的生活補貼,但大多數來源還是靠他們自己發展當地特色産業,如旅遊業、農家樂等獲得。

百年傳承亦是百年動蕩,他們僅因一句承諾,一種信仰甘願苦守多年,這份堅定的信念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