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兒子兒媳氣死的宋孝宗趙昚

被兒子兒媳氣死的宋孝宗趙昚

紹興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趙昚因宋高宗的禅讓繼位。

被兒子兒媳氣死的宋孝宗趙昚

高宗趙構雖然後宮妃嫔如雲,但兒子隻有元懿太子趙旉一人。建炎三年(1129)秋天,年剛三歲的趙旉突然薨逝,使高宗悲痛不已。

另外,宋高宗趙構的5個女兒,在靖難之役中,都被金兵擄去。

趙構沒有了親生兒子,也是以,趙構擔心起了自己的事情,對自己的皇位繼承人,慎之又慎。

當時有三股勢力在争奪太子之位:趙構支援趙伯琮,趙構之母韋皇後支援趙琢,宰相秦桧支援趙伯玖。趙構是個軟弱的皇帝,對其他兩股勢力百般遷就,于是立太子之事一直拖着。

後來熬到韋太後病死,趙琢失去靠山,隻剩下伯琮與伯玖的競争。

伯琮被封為普安郡王,伯玖被封為恩平郡王。二人才能不相上下,趙構内心想立伯琮,但也沒有足夠的理由說服大家,尤其不能說服秦桧。

有一天他居然想出一個“絕招”:用“處女”考驗兩位公子。

這一招真是誰也沒有想到。他給伯琮和伯玖分别派出10位姑娘去做服務工作,這10位姑娘都是黃花閨女。

那時候沒有發明處女膜修補術,哪位姑娘的初夜權喪失了,一驗便知。

秦桧支援的那位伯玖,經不住美色的考驗,将10位姑娘作為解饞的雪梨,今天吃一個,明天咬一口,不出一個月,10個處女全部變成婦女。

伯琮呢?

不知是得了什麼暗示還是的确坐懷不亂,居然沒做一個破壞性動作,10位姑娘回到趙構身邊,個個完好如初。

這下趙構有話說了:鐵的事實證明,趙伯琮同志經得起美色考驗,是一位自我要求嚴格的好幹部,是過得了美人關的真英雄,理所當然立為太子。

公元1162年,趙構正式冊立35歲的趙伯琮為太子,并改名為趙昚。

不久,趙構正式退位當太上皇,趙昚登上皇位主持全國工作,這便是宋孝宗。

大家知道,宋高宗就是那位重用秦桧、殺害嶽飛的混賬皇帝。宋孝宗做了一件讓後人欣慰的事,就是給嶽飛平反,将秦桧時期制造的冤假錯案予以昭雪。

秦桧當年仗着趙構的支援将嶽飛元帥迫害緻死,後又安排自己的兒子掌管宣傳文秘工作,黑白颠倒地記載曆史,若不是宋孝宗及時上台撥亂反正,說不定今天西湖邊上被作為民族英雄紀念的是秦桧夫婦,跪在墳頭被人唾罵額是嶽飛父子呢。

宋孝宗趙昚感念宋高宗的恩澤,對他十分孝順用心。可是宋孝宗自己的兒子趙惇卻不像他一樣有一顆感恩的心,這還是親生的呢,不僅如此,最後還被兒子和兒媳氣出重病。

趙惇是宋孝宗的第三子,按理說,太子的地位本來輪不到他,可是趙惇太能裝了,他的榜樣就是隋朝時的楊廣,在父皇面前,表現的畢恭畢敬,勤奮好學。

父親偶有風寒,趙惇比自己得病還着急,忙前跑後,親嘗湯藥。趕上孝宗心情好時,趙惇也喜形于色,要是孝宗情緒低落時,趙惇就會唉聲歎氣,愁容滿面。

趙惇還時常在自己的詩中稱頌父親的豐功偉業,這一切都讓孝宗非常滿意。

不過,宋孝宗絕不會想到,自己的兒子是一個天生的影帝級人物,之是以這麼做,就是為了争取父皇的賞識,早日成為南宋第三代接班人。

趙惇的一系列成功演出深深迷惑了孝宗,孝宗覺得自己的三兒子最像自己,既英武帥氣,又才華橫溢,于是就在太子死後,直接越過老二,把趙老三趙惇立為儲君。

孝宗在位27年,趙惇就做了18年太子,時間一長,趙惇按捺不住了。

有一天,趙惇試探着向孝宗抱怨:“父皇啊,我的胡須已經開始變白了,有人給我送來了染發的藥物,我卻沒敢用。”那潛台詞昭然若揭,你還要讓我等多久?十多個春天還不夠,害得我悲傷總比快樂多。

宋孝宗聽出了兒子的弦外之音,不卑不亢的說道,“有白胡須好哇,正好顯示你已經成熟了,何必用藥染什麼發?”孝宗如果識破了兒子趙惇的僞裝和潛伏,尚有挽回餘地,可惜他最終還是被兒子蒙蔽了。

宋孝宗之是以谥号為孝,是因為他本不是高宗親子,卻事孝為先,千方百計滿足高宗要求,哪怕自己忍辱負重,同時他确實對高宗抱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太上皇高宗逝世後,孝宗悲痛欲絕,決定守孝三年,再加上對政事心身厭倦,于是決定禅讓皇位于太子。

趙惇在42歲這一年即位,史稱宋光宗。

開始時,因為權力還不穩固,光宗效仿孝宗侍奉高宗一樣,早請示晚彙報,每四個月按照禮節向父親請安,偶爾還陪父親喝喝酒,聽聽曲,或者邀請父親出去打打獵,賞賞花,時間一長,光宗就忍受不了這種表面文章了,先是借口推辭,後來幹脆再也不照面了。

孝宗是一位極重感情的人,依他對高宗體貼入微的照顧,怎麼也想不到親生兒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心裡非常郁悶。

有一次,光宗率領大臣和嫔妃外出遊覽,卻沒有邀請太上皇,大臣們看不過去了,就上書說孝宗當皇帝時,每次外出總會邀請高宗同行,如今陛下你獨享美景,而把父親閑置冷宮,非常不符合孝道。

趙惇接到奏章後,非常惱怒,恰在此時,孝宗托人賜給光宗一隻玉杯,趙惇餘恨未消,氣急敗壞的将玉杯扔在地上摔碎了,父親孝宗知道這件事後,非常傷心。

還有一次,孝宗閑居中深感無聊,于是登高台眺望宮城之外,看見裡巷中有一群孩子在玩耍,一個孩子被一群孩子欺負,脫口喊叫,趙皇帝來,趙皇帝來。

孝宗見景生情,不勝悲涼,自言自語的說,我是他老子,我叫他尚且不來,你叫他,更是白費力氣。孝宗在兒子不孝中郁郁寡歡。

發展到後來,光宗竟然一年都不見父親,此種行為,在理學盛行的宋朝,顯得尤為大逆不道,社會上議論紛紛,朝臣數百人聚集,紛紛上書遣責光宗太不近人情,而光宗我行我素,不為所動,此時的孝宗萬念俱灰,氣得肝疼,以孝道為先的孝宗可能現在才看清兒子的本來面目。

光宗不孝,與自身患病有關,盡管宋史語焉不詳,但不可否認的是光宗患有間歇性精神病,他的這個病一半來源于做太子時的壓抑,一半來源于他的妻子,即強悍好鬥,嫉妒成性,卻又兇殘惡毒的皇後李鳳娘的恐吓。

李氏早在當太子妃時,就經常在高宗、孝宗身邊傳播事非,遭到兩宮訓斥,做了皇後以後,更加變本加厲的染指權利,他趁光宗患病不理朝政,大權在握,大肆分封娘家人,外戚勢力一時顯赫無比。

光宗曾經喜歡一位黃貴妃,李鳳娘擔心自己地位受到威脅,幹脆一不做二不休,趁光宗外出祭祀,派人殺了黃貴妃,謊稱黃貴妃暴病而亡。

光宗明知其中有詐,卻懾于李鳳娘淫威而忍氣吞聲。史載趙惇有一次洗手時,發現一位宮女雙手潔白圓潤,爽滑細膩,于是偷偷的多看了幾眼,李鳳娘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沒過多久,李鳳娘派人送給光宗一個盒子,光宗打開一看,頓時魂飛魄散,吓得當時就口吐白沫,原來盒中盛放的正是那位宮女的一雙手。

悍婦李鳳娘因做太子妃時時常受到孝宗指責,是以深懷怨忿,經常調撥光宗父子之間關系。有一次,孝宗聽說兒子又犯病了,親自到太醫院弄到了一副好藥,想給兒子送去吧,擔心李鳳娘從中作梗,于是就想等兒子回心轉意來看望自己時親手交給他。

監視孝宗的太監給李鳳娘彙報了此事,李鳳娘又派人偵知,果然發現孝宗奉若寶貝的藏着藥丸,李鳳娘添油加醋,借題發揮,說孝宗要用毒藥毒殺光宗,重新奪回皇位。

光宗聽後,對父親又恨又怕。而孝宗眼見兒子疏遠自己,心裡更加悲苦。

光宗因受制于李鳳娘淫威,病情越來越重,加之李鳳娘權傾朝野,慣于在光宗面前搬弄事非,緻使光宗和孝宗關系越來越僵,兒子兒媳聯手對付孝宗,孝宗憂憤成疾。

恰在此時,眼見光宗精神病越發頻繁,朝臣請求立儲以安定民心,按照宋朝規制,立儲要得到太上皇恩準,在這個重大的原則性問題上,以光宗和李鳳娘為主的一派要立自己的兒子,孝宗鑒于自己選取接班人問題上的失敗,以及對于自己二兒子的愧疚,打算立老二的兒子,雙方互不相讓,沒曾想這種事最後間接助成了孝宗的身死。

為了取得孝宗首肯,李鳳娘假惺惺請來了孝宗,以家宴為由逼迫孝宗同意立兒子嘉王為太子。

孝宗當場表示不同意,李鳳娘勃然大怒,馬上撕破臉皮氣勢洶洶的質問,“我是你趙家明媒正娶,又冊立的皇後,嘉王是我的親生兒子,為何不能立為太子?”

兒媳如此剽悍,撒潑,光宗置若罔聞,始終一言不發,孝宗感覺蒙受了奇恥大辱,在急火攻心下,眼前一黑,當時就倒下了。

孝宗病來如山倒,在絕望中始終沒有迎來兒子的回頭是岸和臨終關懷,在羞憤與困惑中,這個一生看重孝道的父親在忤逆不孝的兒子兒媳雙重打擊下,晚景凄涼,自此次羞辱後沒過多久即一命嗚呼。

史載,父親孝宗去世後,光宗表現的非常冷漠,堅持四不政策,不主持喪禮,不參加追悼會,不穿孝服,不禁一切娛樂活動,飲宴如故。

孝宗生前,對高宗極盡孝道,對不是自己親生父母的高宗吳後當做父母養育,到了他自己,卻養育了一個逆子,孝宗的孝,是何等辛辣的反諷?

孝宗生死彌留的最後一刻,不知道他是否明白,古代帝王家,所謂真正的孝,其實都是因為權力使然,一旦沒有了權力,孝也就适時消亡,不複存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