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著名記者張季鸾的葬禮,可稱民國之最

著名記者張季鸾的葬禮,可稱民國之最

追悼會不是什麼吉利事,但卻是一種文化現象。

古今中外,有人去世了,不論大小,總會有些悼念的活動。民國著名的追悼會有很多,比如孫中山的追悼會、魯迅的追悼會,阮玲玉的追悼會都非常盛大,而且在當時和近代史上都有不小的影響。

遍數民國衆多的追悼會,最盛大的則應當是《大公報》的筆魂張季鸾了。

張季鸾名熾章,字季鸾,筆名一葦、老兵,在民國的報界是絕對的大腕。自合夥接手《大公報》之後,事業更是如日中天。特别是其提出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四不辦報方針,直至現在,都對報人有很大的影響。中國的文人論政,也就是被他推向高峰的。

據說當時,張季鸾要見蔣介石都不用門衛通報,蔣介石也幾乎天天都要看《大公報》。同時,陝北的毛主席也是《大公報》的忠實讀者。周恩來曾說:“做總編輯,要像張季鸾那樣,有優哉遊哉的氣概,如騰龍躍虎,遊刃有餘”。

抗戰開始之後,《大公報》遷到了重慶,張季鸾随着《大公報》也遷到了重慶。

這時候的他,已經被結核病纏身了,報社的很多事都交在了王芸生的手上。但是憂國憂報的張季鸾一日不閑,病雖日漸加重,但還時常著文。其在重病住院期間,寫下的評論《我們在割稻子》(背景是日軍飛機經常轟炸重慶,張季鸾以我們在割稻子入題,很好的表現了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依然是新聞史上的名篇。

1941年9月4日,聽說張季鸾病危的蔣介石親自跑到歌樂山中央醫院探視。

看着張季鸾被病痛折磨的甚是消瘦的身體,據當時的報道說,蔣介石滿眼含淚。9月6日上午4時,也就是在蔣介石探望罷的第二天,張季鸾病逝。

著名記者張季鸾的葬禮,可稱民國之最

9月7日,重慶的《大公報》主版公布張季鸾先生離世消息,并刊登了蔣介石發來的唁電:《大公報》社轉張夫人禮鑒:

季鸾先生,一代論宗。精誠愛國,忘劬積瘁。緻耗其驅,握手猶溫。遽聞殂謝,斯人不作。天下所悲,怆悼之懷,匪可言馨,特電緻唁,惟忘節哀。

著名記者張季鸾的葬禮,可稱民國之最

之後的兩三天之内,孔祥熙、宋子文、閻錫山、張治中、白崇禧、馮玉祥等政要,胡适、黃炎培、蔣廷黻、張奚若、潘梓年等文化名人以及各國使節、各國通訊社、新聞學會等紛紛發來唁電或唁函,這種盛況極其少見。

9月22日的時候,《新華日報》刊登了毛澤東、陳紹禹(王明)、秦邦憲、吳玉章、林祖涵五人的唁電:

“張季鸾先生追悼會及季鸾先生家屬:季鸾先生在曆次參政會内堅持團結抗戰,功在國家。驚聞逝世,悼念同深。肅電緻悼,籍達哀忱。”

能同時得到國共最高層,以及民國各大勢力的吊唁,足見張季鸾的影響力。

9月26日,國民政府頒布褒揚令,張季鸾的喪禮在嘉陵飯店開吊。當時候的國共兩黨的高層,都去參加了。國民黨孔祥熙、何應欽、陳立夫、陳布雷、徐永昌、朱家骅等,共産黨周恩來、鄧穎超、董必武、潘梓年等,再加上民主黨派以及當時有影響力的文人,一共達數千人。下午三點半的時候,蔣介石親自前來敬獻花圈并贈手書挽聯:“天下慕正聲千秋不朽;崇朝嗟永訣四海同悲”。

著名記者張季鸾的葬禮,可稱民國之最

同日,陝西各界也舉行盛大的張季鸾追悼大會,張繼、胡宗南、蔣鼎文等七百多人前去悼念,全國新聞界、陝西各界并組成了以于右任為主任委員、胡宗南為副主任委員的“公葬張季鸾先生籌備委員會”。

這種規格的籌備委員會,對于一個身在體制之外,單單是辦些報紙的人來說,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1942年4月21日,張季鸾先生靈柩在陪都重慶舉行了隆重的起靈儀式,29日靈車抵達西安,暫停于興善寺後殿。同時張季鸾先生的墓地開始選址,購買,設計建造。前後共用了4個月的時候,終于完工。

最終定在9月6日在西安進行公葬。

9月5日靈堂布置的時候,興善寺山門到靈堂間,菊花達幾千盆。兩千多件挽聯挽幛挽額挂滿了寺内走廊、牆壁甚至樹上。靈堂正中,懸挂着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挽額“文行同欽”,兩側是蔣中正題寫的挽聯。

公葬當天,西安全城降半旗緻哀,随後,靈車緩緩駛向墓地所在—長安縣之南的樊川,所經之處,群眾夾道迎祭。可見張季鸾先生在陝西的影響力。之前陝西遇災,張季鸾在報紙上曾廣為宣傳,募集赈災資金,是以三秦大地的人,都對張季鸾先生十分敬重。

張季鸾的墓地占地40畝,據說是塊“雙龍戲珠”的風水寶地,墓地除了陵寝及刻滿國共兩黨政要、社會各界名流題寫的挽詩挽詞的石碑之外,還種滿了洋槐、白楊、桃樹以及一大片從秦嶺移植來的秦嶺松。

當日下午2點的時候,蔣介石夫婦親自到墓地拜祭。國家最高元首,病中探望,追悼會親臨,公葬日親赴,這樣的事,可能僅此一件吧。

當時來悼念張季鸾先生的,也有看熱鬧的,西安一城觀禮者超過十萬人,張季鸾墓地周圍的上百畝莊稼地都被人們踏平,可見當時的陣勢之大。

那時候還是抗日時期。西安城經常會有日軍的飛機飛來飛去,零零散散地扔些炸彈。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搞這麼大的葬禮,更是難得。

如此規模之葬禮,或許隻有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人物身上才可能發生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