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著名记者张季鸾的葬礼,可称民国之最

著名记者张季鸾的葬礼,可称民国之最

追悼会不是什么吉利事,但却是一种文化现象。

古今中外,有人去世了,不论大小,总会有些悼念的活动。民国著名的追悼会有很多,比如孙中山的追悼会、鲁迅的追悼会,阮玲玉的追悼会都非常盛大,而且在当时和近代史上都有不小的影响。

遍数民国众多的追悼会,最盛大的则应当是《大公报》的笔魂张季鸾了。

张季鸾名炽章,字季鸾,笔名一苇、老兵,在民国的报界是绝对的大腕。自合伙接手《大公报》之后,事业更是如日中天。特别是其提出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办报方针,直至现在,都对报人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的文人论政,也就是被他推向高峰的。

据说当时,张季鸾要见蒋介石都不用门卫通报,蒋介石也几乎天天都要看《大公报》。同时,陕北的毛主席也是《大公报》的忠实读者。周恩来曾说:“做总编辑,要像张季鸾那样,有优哉游哉的气概,如腾龙跃虎,游刃有余”。

抗战开始之后,《大公报》迁到了重庆,张季鸾随着《大公报》也迁到了重庆。

这时候的他,已经被结核病缠身了,报社的很多事都交在了王芸生的手上。但是忧国忧报的张季鸾一日不闲,病虽日渐加重,但还时常著文。其在重病住院期间,写下的评论《我们在割稻子》(背景是日军飞机经常轰炸重庆,张季鸾以我们在割稻子入题,很好的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依然是新闻史上的名篇。

1941年9月4日,听说张季鸾病危的蒋介石亲自跑到歌乐山中央医院探视。

看着张季鸾被病痛折磨的甚是消瘦的身体,据当时的报道说,蒋介石满眼含泪。9月6日上午4时,也就是在蒋介石探望罢的第二天,张季鸾病逝。

著名记者张季鸾的葬礼,可称民国之最

9月7日,重庆的《大公报》主版公布张季鸾先生离世消息,并刊登了蒋介石发来的唁电:《大公报》社转张夫人礼鉴:

季鸾先生,一代论宗。精诚爱国,忘劬积瘁。致耗其驱,握手犹温。遽闻殂谢,斯人不作。天下所悲,怆悼之怀,匪可言馨,特电致唁,惟忘节哀。

著名记者张季鸾的葬礼,可称民国之最

之后的两三天之内,孔祥熙、宋子文、阎锡山、张治中、白崇禧、冯玉祥等政要,胡适、黄炎培、蒋廷黻、张奚若、潘梓年等文化名人以及各国使节、各国通讯社、新闻学会等纷纷发来唁电或唁函,这种盛况极其少见。

9月22日的时候,《新华日报》刊登了毛泽东、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吴玉章、林祖涵五人的唁电:

“张季鸾先生追悼会及季鸾先生家属:季鸾先生在历次参政会内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惊闻逝世,悼念同深。肃电致悼,籍达哀忱。”

能同时得到国共最高层,以及民国各大势力的吊唁,足见张季鸾的影响力。

9月26日,国民政府颁布褒扬令,张季鸾的丧礼在嘉陵宾馆开吊。当时候的国共两党的高层,都去参加了。国民党孔祥熙、何应钦、陈立夫、陈布雷、徐永昌、朱家骅等,共产党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潘梓年等,再加上民主党派以及当时有影响力的文人,一共达数千人。下午三点半的时候,蒋介石亲自前来敬献花圈并赠手书挽联:“天下慕正声千秋不朽;崇朝嗟永诀四海同悲”。

著名记者张季鸾的葬礼,可称民国之最

同日,陕西各界也举行盛大的张季鸾追悼大会,张继、胡宗南、蒋鼎文等七百多人前去悼念,全国新闻界、陕西各界并组成了以于右任为主任委员、胡宗南为副主任委员的“公葬张季鸾先生筹备委员会”。

这种规格的筹备委员会,对于一个身在体制之外,单单是办些报纸的人来说,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1942年4月21日,张季鸾先生灵柩在陪都重庆举行了隆重的起灵仪式,29日灵车抵达西安,暂停于兴善寺后殿。同时张季鸾先生的墓地开始选址,购买,设计建造。前后共用了4个月的时候,终于完工。

最终定在9月6日在西安进行公葬。

9月5日灵堂布置的时候,兴善寺山门到灵堂间,菊花达几千盆。两千多件挽联挽幛挽额挂满了寺内走廊、墙壁甚至树上。灵堂正中,悬挂着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挽额“文行同钦”,两侧是蒋中正题写的挽联。

公葬当天,西安全城降半旗致哀,随后,灵车缓缓驶向墓地所在—长安县之南的樊川,所经之处,民众夹道迎祭。可见张季鸾先生在陕西的影响力。之前陕西遇灾,张季鸾在报纸上曾广为宣传,募集赈灾资金,所以三秦大地的人,都对张季鸾先生十分敬重。

张季鸾的墓地占地40亩,据说是块“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墓地除了陵寝及刻满国共两党政要、社会各界名流题写的挽诗挽词的石碑之外,还种满了洋槐、白杨、桃树以及一大片从秦岭移植来的秦岭松。

当日下午2点的时候,蒋介石夫妇亲自到墓地拜祭。国家最高元首,病中探望,追悼会亲临,公葬日亲赴,这样的事,可能仅此一件吧。

当时来悼念张季鸾先生的,也有看热闹的,西安一城观礼者超过十万人,张季鸾墓地周围的上百亩庄稼地都被人们踏平,可见当时的阵势之大。

那时候还是抗日时期。西安城经常会有日军的飞机飞来飞去,零零散散地扔些炸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搞这么大的葬礼,更是难得。

如此规模之葬礼,或许只有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人物身上才可能发生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