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永军:靠看一眼条文就能做完案件的时代结束了

作者:麦读法律阅读

节选自=李永军:一路向北,寻找法治天空的极光丨律新对话来源=微信公众号| 律新V品

《民法典》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总共有7编、1260条,其覆盖范围之广、条文内容之多,给法律从业者带来了新挑战。在李永军看来,《民法典》具有整体化、体系化的特点,律师行业虽有细分,但律师们对《民法典》的学习不能止步于自己专精的领域。李永军用继承法相关业务举例:“搞继承不能不懂物权,也不能不懂债权、知识产权、合同等,所以还得全面、系统地看待,这是我对律师同行的一个最大的劝告。”李永军认为《民法典》的每一部分都很重要,他说:“靠看一眼条文就能做完一个案件的时代结束了。”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法律服务行业亦是如此。李永军表示,在当下,法律服务业的“危”与“机”共存。“疫情会增加破产的数量,对从事这方面业务的律师来说是个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如中小企业重组困难、和解困难等。”李永军举例道。大陆采用的是“和解、重组、破产清算”三位一体的方式,但在实践中,和解程序用得并不多。李永军提到,小型企业用和解程序解决破产问题,既节约成本又高效,因此,应该从立法层面就对和解程序加以重视。其次,他提醒从事破产业务的律师要熟悉破产法的相关制度。破产法程序复杂,涉及财产法、物权法、婚姻法等各方面,因此做破产律师很不容易,要系统地理解掌握相关制度和知识。

近年来,破产法领域的学术成果颇为丰硕。李永军特别指出“个人破产”是未来破产法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个人破产对于中国的破产法来说,是一个新的东西,当然这不是一个常态。”李永军说,“从主体上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先有个人再有法人的,但我们把本来正当的东西(个人)省略掉了。”李永军认为,要将“个人破产”放到破产法里。从目前来看,怎么放、放到什么程度,是未来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李永军认为,法律是一个需要很强的人文精神的行业,对于法律服务从业者来说,职业道德只是最起码的一个门槛。他指出,律师不应该只为挣钱而从业,心中首先要有正义和公平的观念,其次是要有对人的关爱。正如我们怀念的刚故去的张思之先生曾说的那般:“律师要具有哲人的智慧、诗人的激情、法学家的素养、政治家的立场,四者统一于科学的使命和职业良心与社会正义之中。”

-麦读小书单--中国民法典评注系列-《中国民法典评注·条文选注》套装

李永军:靠看一眼条文就能做完案件的时代结束了

一句话推荐:朱庆育教授、高圣平教授总编,汇集 70 位知名民法学者与实务专家,历时 5 年打造。这套书旨在打通理论与实务,贯穿民法原理、法条与案例,重塑法律人的民法知识体系;同时它立足于中国当下的司法实践,以现行民法典条文为中心,全面覆盖实务中,法条的解释与适用问题。本书详细介绍 ↓

历时5年,70位民法学者与实务专家,带你弥合理论与实务的鸿沟,重塑民法根基

《中国民法典评注·规范集注》

李永军:靠看一眼条文就能做完案件的时代结束了

推荐语:这本书是由朱庆育教授、高圣平教授总编的“中国民法典评注系列”出版的规范集注第 1 辑。本书作者用48万字的篇幅,聚焦《民法典》中关于诉讼时效与期间计算的18个条文,融合民法原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典型判例和典型学说,对这一领域之下的全部法条的立法观点、司法观点和学术观点,进行了完整呈现。朱庆育教授推荐语:本书系作者多年精研诉讼时效的集成之作,亦是汉语法学诉讼时效研究的集成之作,更将大陆此项研究推至新的高度。作为中国民法典评注之规范集注系列的首辑作品,本书充分展示了评注将立法、司法与学说熔于一炉的特点,堪称典范。本书详细介绍 ↓18条48万字,这本书让“诉讼时效”成为你的攻防利器 | 朱庆育:堪称典范

《中国民法典评注·评注研究》

李永军:靠看一眼条文就能做完案件的时代结束了

一句话推荐:经过数百年的实践探索,德国学界终于在最近十年开始集中关注法律评注的学理化。本书系其成果之一。本书以世界范围内主要立法例为观察对象,对其法律评注状况及成因的梳理与解释引人深思。大陆法律评注方兴未艾,本书的翻译引进可谓正当其时,大陆评注实践因此有机会在他山之石的借鉴与反思中稳健前行。本书详细介绍 ↓

全景式介绍各国法律评注的历史,堪称各国“民法小传”合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

扫码添加夏浅浅个人微信

每天分享法律人专属日签

也非常欢迎投稿!

- 彩蛋 -

点击↓进入麦读书店回复 书单获取麦读小书单合集

李永军:靠看一眼条文就能做完案件的时代结束了
李永军:靠看一眼条文就能做完案件的时代结束了
李永军:靠看一眼条文就能做完案件的时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