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作霖見到已退位13年的溥儀,為何依然要下跪?原因其實很簡單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有着普通人沒有的人生經曆。溥儀幼年登基,但是在即位後的第三年卻又退位了,這時候的溥儀才年僅6歲。雖然被迫退位了,但他依然生活在紫禁城,直到十九歲,都是在紫禁城裡度過的,還是過着如皇帝一般的生活,有宮女太監伺候。溥儀一生多次被推上皇位,也三次退位,溥儀的人生,完全就是一個被操縱的提線木偶,沒有自我選擇的權利。

張作霖見到已退位13年的溥儀,為何依然要下跪?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清政府剛剛滅亡的那幾年,因為袁世凱與清朝政府簽訂了條約,清朝皇室都被善待處理,不僅能繼續居住在紫禁城,國民政府每年還有給清朝政府好幾百萬的花銷錢,是以那個時候溥儀的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但是在袁世凱死後,善待清朝皇室的條約變成了一紙空文,沒有哪個軍閥願意每年撥幾百萬給溥儀花,這個時候的溥儀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到了1924年,馮玉祥将溥儀逐出了北京,因為沒有住處,溥儀先是在自己父親載沣的房子住了一段時間,1925年2月之後又前往天津居住,而就是在天津居住期間,溥儀見到了當時的東北王張作霖。

張作霖見到已退位13年的溥儀,為何依然要下跪?原因其實很簡單

張作霖此時已經是一位民國政府首領,手中握有十分大的權力,為何會和這個末代皇帝有如此近的關系呢?溥儀住到天津以後,張作霖就開始幫助溥儀,在經濟上面給了溥儀很大的支援。在這樣一個軍閥混戰的時期,所有人對于這一個晚清的末代皇帝都是打擊的态度,卻隻有張作霖一個人,給了溥儀很多幫助。

張作霖見到已退位13年的溥儀,為何依然要下跪?原因其實很簡單

傳言,兩人見面的那天,身穿便裝的張作霖早已等候多時甚至還有一絲緊張。當溥儀正往裡走時,張作霖便急忙快步迎上來,正當溥儀思考開場白之際。“撲通”一聲,隻見張作霖跪倒在地對着溥儀大喊“皇上好”,不知所措的溥儀連忙将張作霖扶起來,并回道“上将軍好!”。張作霖行如此大禮,我們在這裡可以分析一下這件事,可能有人會認為是這張作霖比較的念舊,因為自己畢竟是從北洋軍隊裡出來的嘛,是以見到溥儀,會下跪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筆者個人認為,當時的張作霖向溥儀下跪,其實是有着另外一層更深的含義在裡面。

張作霖見到已退位13年的溥儀,為何依然要下跪?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溥儀的“帝師”莊士頓寫的回憶錄《紫禁城的黃昏》,我們或許能夠一窺張作霖的内心:張作霖最起碼表面上是忠于清朝,忠于溥儀的,他内心是非常支援和認可複辟的,這裡面隐藏着他的利益和權謀,所謂立場決定态度,就像張勳複辟得了個首席議政大臣一樣,如果張作霖主持了複辟,那麼内閣首輔或者總理的職位,肯定不在話下。

張作霖見到已退位13年的溥儀,為何依然要下跪?原因其實很簡單

并且他來天津看望溥儀,可不是單純為了拜訪,他是想要将溥儀給接走。接走溥儀是所有計劃當中的起始,也是最核心的步驟。在這之後,張作霖的運作空間是非常大的,他可以把溥儀當作傀儡,拉攏一批想要複興清朝的人為自己所用。張作霖的姿态放得非常低,就是為了消除溥儀的戒心,說明自己沒有惡意。但後來溥儀似乎是意識到了張作霖背後的陰謀,是以果斷拒絕了張作霖的邀請。在這種情況下,張作霖沒有辦法用強,隻能悻悻地離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