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評論丨“禁售8歲以下未成年人”,讓盲盒經濟告别盲目經濟

在市場逐漸壯大的前提下,走向規範化是大勢所趨。

上海對盲盒亂象出手了。1月12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制定釋出《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14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日前印發的《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舉行新聞通氣會。《指引》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區域内的盲盒經營者,以及向消費者銷售盲盒商品的其他經營者。據悉,這一《指引》曆時半年多市場調研,旨在劃行業紅線。

在目前的消費領域,購買盲盒可能是很多年輕人甚至中國小生的樂趣。盲盒消費帶動産業鍊快速發展,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一些盲盒品牌,更是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

評論丨“禁售8歲以下未成年人”,讓盲盒經濟告别盲目經濟

網紅潮玩盲盒“泡泡瑪特”。圖據IC Photo

但與此同時,在盲盒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一些行業亂象也頻繁出現。上海此次率先出台行業指引,引導其規範發展,可謂正當其時。

從具體條文看,這次的指引無疑是相當有針對性的。比如《指引》提到,對銷售資質、存儲運輸、使用條件等方面有嚴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進行銷。這意味着,之前出現的一些把活體寵物當作盲盒進行銷售的行為,是明确不合規的,也能有效避免出現相關的消費糾紛,對動物權利也是一種風險保障。

《指引》還要求,單個盲盒的售價一般不超過200元。盲盒的确是一種市場化定價的商品,但必須看到,盲盒消費之于消費者而言,本身有着資訊不對稱的特征,對盲盒采取價格封頂的政策,商家漫天要價的空間減少,對消費者權益也是一種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盲盒消費者,很大一部分是未成年人。這部分群體對消費權益的心理認知,還不是十分成熟完善,而盲盒的新奇和刺激特征,又容易像遊戲氪金一樣,給他們造成一種成瘾性。是以,該《指引》特别強調了未成年人保護機制,要求盲盒經營者不得向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周歲以上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應通過線上線下等不同方式确認監護人同意。這種限制性的要求,可以讓那些未成年群體不至于盲目跟風消費沒有節制,成為商家的韭菜。

必須指出的是,盲盒雖然是一種盲開的商品,但這不意味着,消費者連基本的知情權都沒有,也不意味着盲盒消費可以徹底變成盲目消費。

正是考慮到盲盒經濟的随機性特征,上海出台的《指引》,對盲盒銷售也做了透明公開的要求。比如應公示商品種類、抽盒規則、商品投放數量、隐藏款抽取機率等資訊。這些資訊的公開,有利于建立更透明的消費環境,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對消費者來說,如果盲盒的種類、投放數量等更加透明,他們在購買前也會心裡有底,不至于為了抽中一些不知道機率的隐藏款而無節制地花錢。

當然,目前上海的《指引》隻是一種行業指引,它并沒有強制性的法律效力,但從無到有本身,就是一種進步。一方面,對于監管執法部門的執法,以及處理類似的消費糾紛,可以提供有效的參照。另一方面,它也會倒逼商家規範營銷和售賣,不至于利用盲盒的資訊不對稱收割消費者。

作為一種新興的消費産品,盲盒經濟的一些亂象,是市場監管滞後于行業發展的結果。長遠來看,在市場逐漸壯大的前提下,盲盒經濟走向規範化是大勢所趨。是以,目前上海出台《指引》是一個開始,盲盒經濟有據可依,不再盲目,消費者權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熊志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