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城》頭條詩人陳先發這首詩,具備了“爛詩”所有特征

寫下這個題目,我心裡是有些忐忑的。畢竟,人家陳先發是安徽省文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我算個什麼?關心詩歌的無名小卒。我也曾經想過改改标題,但改來改去,還是覺得這個标題最合适。

《花城》頭條詩人陳先發這首詩,具備了“爛詩”所有特征

圖檔來源于中國詩歌網

《花城》2022年1月的頭條詩人是陳先發,《花城》以《若缺詩章》為題,一口氣發表了他的14首詩。老規矩,貪多嚼不爛,我們就來看看他的第一首詩《泡沫》吧。

《花城》頭條詩人陳先發這首詩,具備了“爛詩”所有特征

這首詩,沒有“屎尿”,好像挺好。又是水草,又是迷途,還有刻度,好像挺深奧。但這首詩,真的是具有了現在“爛詩”的所有特征。當然這裡所說的“爛詩”,并不是《詩刊》編輯部副主任彭敏所說的“爛詩”。而是指那些表面上看起來不爛,而實際上挺爛的詩。

“爛詩”特征一:外國名字

現在寫詩,如果沒有一個外國人名,或者是地名,好像就不夠“高大上”,不夠“國際化”。用了外國的人名,或者是地名,似乎作者一下子就站在“世界之林”了。你們瞧瞧,我多麼具有“國際視野”?

《花城》頭條詩人陳先發這首詩,具備了“爛詩”所有特征

圖檔來源于網絡

不僅僅是寫詩,評詩亦是如此。現在的詩歌評論,那一定少不了引用幾位外國人的“名句”的。這什麼什麼主義哦,那什麼什麼流派哦。好像缺了外國,我們就不能寫詩評詩了一樣。

“爛詩”特征二:胡亂分行

現在寫詩,從來不按常理分行。該分行的時候不分,不該分行的時候偏偏分了。原本好好的一句話,非要分成若幹行,甚至分成幾段。比如,這首詩裡的“——而在它們自己的次元上”,一句成了一段,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懸着。

《花城》頭條詩人陳先發這首詩,具備了“爛詩”所有特征

“爛詩”特征三:胡亂聯想

現在的詩,恨不得把能想到的所有東西,都聯系起來,管它相幹不相幹。用另一種話說,就是詞藻的堆砌。表面上看起來很深奧,其實像紙糊的,一碰就垮。比如這首詩裡,又是“時間”又是“空間”,還有“迷途”、“緯度”,還有“水草”、“蜉蝣”、“草履蟲”,标題是“泡沫”。這聯想夠豐富吧?可這是要幹嘛呢?要表達什麼呢?

“爛詩”特征四:不知所雲

是以,“爛詩”的第四個特征就出來了,那就是不知所雲。詩人的思維跳躍得實在是太厲害,讓讀者壓根就跟不上節奏。一首詩,好像說了很多,但就是讓讀者不明白,具體要表達些啥。晃眼一看,好詩啊!再仔細一瞧,什麼玩意兒啊?

《花城》頭條詩人陳先發這首詩,具備了“爛詩”所有特征

這首詩的題目是“泡沫”,詩中倒也出現過“泡沫”二字。但這首詩與“泡沫”有什麼關系?這首詩裡的一些東西,與泡沫有什麼關系?

“爛詩”特征五:亂用标點

現在的詩人,好像具有“标點恐懼症”。凡是碰到要用标點符号的時候,他們完全亂了方寸。該用逗号的時候,他們用句号,該用句号的時候,他們用逗号。或者,有的詩人,幹脆句号一直到底,而有的詩人,幹脆一個标點符号不用。比如這首詩裡的“……答案是”,省略号不應該在後面嗎?

《花城》頭條詩人陳先發這首詩,具備了“爛詩”所有特征

這樣的詩人,是頭條詩人,這樣的詩,是“好詩”,難怪現在的詩人成了貶義詞。這樣的詩,對詩壇的“殺傷力”,比“屎尿體”更大。“屎尿體”應該不會再有人模仿,而這樣的詩,可能會成為“樣本”,成為“經典”,被無數人去模仿。那我們的詩壇,就真成了死水一潭了。

這篇文章,會不會成為我是詩歌外行的又一佐證?很有可能哦。不過,我向來都不裝,我就是詩歌門外漢,進不了這個大門。偶爾在門外瞄了一眼之後,其實一點也不想進去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