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鹹豐皇帝的驚天計劃腦洞大開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國

鹹豐皇帝的驚天計劃腦洞大開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國

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在美、俄兩國支援下,英法艦隊炮擊大沽口。随後,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聯軍進犯天津。無奈之下,清王朝派出欽差使者和英法美俄四國簽訂了《天津條約》,條約中規定四國可以派遣公使進駐清帝國首都北京。其實在四國尚未派出公使之前,洋人想和清帝國打交道是件極難之事。因為按照先前慣例,接待穿越重洋、遠道而來的西洋人,是兩廣總督所負責的事務。可作為封疆大吏,兩廣總督位高權重、體制高崇,根本不屑和“夷人商賈”來往。是以洋人在兩廣總督處屢次碰壁,上陳事務基本得不到任何回複。西洋人覺得,和清帝國互動消息實在是太難了,他們是以才決定派出公使常駐北京城。

鹹豐皇帝的驚天計劃腦洞大開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國

國家之間互派常駐大使,這樣的事若是放在今天來說,其實隻是國際慣例而已,沒什麼大驚小怪。可是,清帝國的君臣們卻認為此事極端令人恐懼。因為當時的大清國閉關鎖國已久,早已是個密不透風的封閉體。以前的西洋來使全都是事畢走人,現在卻要在北京城裡修建數處公使館,讓夷人常駐在大清國首都,這就像一支利箭插入了帝國心髒,還不能随意取出,簡直就是生不如死。是以,這一條款立即便讓清帝國朝野上下為之震蕩。朝堂讨論之時,大臣們幾乎一口同聲地表示反對。甚至,宗人府府丞錢寶清還痛心疾首地質疑道:“如若洋人常駐在京,大清首都便已算讓給了他們,那麼京師還算是咱們大清的嗎?”今天我們再聽錢寶清言論,自然覺得可笑之極,是以事情根本就沒那麼嚴重。可當時的清朝君臣卻大都與錢寶清一樣,對此事的認知竟出奇地一緻。在清帝國反對這一條款的諸人之中,最害怕的還當屬鹹豐皇帝。年輕的清文宗從未見過那些面目古怪的夷人,也甯願永遠不會見到他們。他倒不是真害怕夷人的長相,而是心中明白得緊,這些未能開化之蠻夷是絕不會給自己下跪的。早在乾隆朝時,英國使臣馬嘎爾尼便曾來朝,卻因為跪不跪、怎樣跪大清皇帝的問題,與和珅起過激烈的争執。而嘉靖朝時,英國又派出使者再次來朝,卻同樣不肯屈膝下跪,是以還沒見着皇帝,使者便自行打道回府了。以乾隆爺之威勢,尚不能讓夷人下跪叩首。而如今的鹹豐隻是一個敗戰之君,要想讓夷人甘願俯首叩拜,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鹹豐皇帝的驚天計劃腦洞大開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國

可對鹹豐皇帝來說,洋人會不會下跪卻關系重大。因為他的大清帝國乃是天朝上國,世界的中心,這種世界模式在中國人心中已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了數百載。但凡有海外之人前來天朝觐見,都必須以臣子自居,并心甘情願地俯首叩拜,這已經變成了一種認同文化。可此際,若真有夷人不給鹹豐帝面子,堅決不下跪叩拜,之前的世界模式便會在鹹豐手上徹底崩塌。到那時,不但鹹豐帝會丢盡顔面,而且北韓、琉球等恭順臣國也必起輕視天朝之意。是以,隻要鹹豐帝還沒死,他就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可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卻擺在皇帝面前。怎樣才能使已經簽訂完的條約不生效呢?這也許是他有生以來遇見最棘手的一個難題。夷人的堅船利炮還近在眼前,生生撕毀《天津條約》顯然不現實,因為那樣就會立即爆發又一場戰争。鹹豐帝挖空心思、苦思冥想。還别說,真讓他想出了一個萬全的“妙計”。那就是用錢财來賄賂夷人,讓他們主動放棄在北京城設立公使館。可是,鹹豐要用多少錢來賄賂洋人呢?竟然是大清帝國的全部關稅。鹹豐帝認為西方蠻夷都好利,而大清國之富庶聞名寰宇,最不看重的便是錢。幹脆,我們大清和你們西夷做生意的關稅都不要了,換得是你們洋人不再進駐北京。鹹豐皇帝想到此處,竟被自己的高超智慧所深深折服。随即,他便頒布了一道谕旨:“此時須将全免稅課一層,明白宣示,使知中國待以寬大之恩,此後該夷獲利無窮……所許各項,自可全行罷議”。

鹹豐皇帝的驚天計劃腦洞大開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國

如果鹹豐帝的“妙計”真付諸于實際的話,他便會創造一個曆史,使大清國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不收關稅的國家。鹹豐皇帝做出這個空前絕後的創舉,真可謂下足了血本。為了鎮壓太平天國叛亂,大清國庫已然被消耗得極度空虛。而此時清國海關每年至少會有幾百萬兩銀子的收入,是朝廷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作為大清國的君主,鹹豐對此情況自然心中清楚,但他卻依舊決定要用全部關稅來換取不見夷人。而且,“聰明”的皇帝還敏銳地預見到,未來财政的枯竭必會導緻軍費緊張,繼而引起朝中軍政大員的集體反對。是以,他還私下囑咐過談判代表,不要畏懼外界輿論,定要貫徹鹹豐的旨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大清國的外交官真将鹹豐帝這一創舉在對外談判中提出,那麼西洋人必會立即答應,因為這其中牽扯的經濟利益實在是太巨大了。萬幸的是,清朝大臣聞知皇帝的驚人計劃後,全都被徹底吓傻了。他們萬萬想不到,鹹豐皇帝的腦洞開得如此不着邊際。大清群臣自然要比鹹豐皇帝更加了解自己的國家正處于一個什麼樣的危局之中,而如果皇帝的這個計劃真變為現實,那麼大清的經濟将很快崩潰。而此刻的西方列強正處于瘋狂擴張之中,中國至此将變得毫無商業利益可言。到那時,大清國也就真的離滅亡不遠了。是以,大臣們再也顧不上皇帝生氣,全都上奏表示堅決反對。他們紛紛表示,即使談判成功,實際上卻是大清将國之不國。對于大臣們一口同聲地反對自己,鹹豐皇帝表現得極其惱怒。他甚至在大臣上奏的折子中用禦筆朱批大罵群臣。可是,他後來卻架不住大臣們的反複苦谏,隻能無奈取消了自己的驚天計劃。

鹹豐皇帝的驚天計劃腦洞大開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