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咸丰皇帝的惊天计划脑洞大开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国

咸丰皇帝的惊天计划脑洞大开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国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英法舰队炮击大沽口。随后,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无奈之下,清王朝派出钦差使者和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中规定四国可以派遣公使进驻清帝国首都北京。其实在四国尚未派出公使之前,洋人想和清帝国打交道是件极难之事。因为按照先前惯例,接待穿越重洋、远道而来的西洋人,是两广总督所负责的事务。可作为封疆大吏,两广总督位高权重、体制高崇,根本不屑和“夷人商贾”来往。所以洋人在两广总督处屡次碰壁,上陈事务基本得不到任何回复。西洋人觉得,和清帝国交互消息实在是太难了,他们因此才决定派出公使常驻北京城。

咸丰皇帝的惊天计划脑洞大开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国

国家之间互派常驻大使,这样的事若是放在今天来说,其实只是国际惯例而已,没什么大惊小怪。可是,清帝国的君臣们却认为此事极端令人恐惧。因为当时的大清国闭关锁国已久,早已是个密不透风的封闭体。以前的西洋来使全都是事毕走人,现在却要在北京城里修建数处公使馆,让夷人常驻在大清国首都,这就像一支利箭插入了帝国心脏,还不能随意取出,简直就是生不如死。所以,这一条款立即便让清帝国朝野上下为之震荡。朝堂讨论之时,大臣们几乎一口同声地表示反对。甚至,宗人府府丞钱宝清还痛心疾首地质疑道:“如若洋人常驻在京,大清首都便已算让给了他们,那么京师还算是咱们大清的吗?”今天我们再听钱宝清言论,自然觉得可笑之极,因此事情根本就没那么严重。可当时的清朝君臣却大都与钱宝清一样,对此事的认知竟出奇地一致。在清帝国反对这一条款的诸人之中,最害怕的还当属咸丰皇帝。年轻的清文宗从未见过那些面目古怪的夷人,也宁愿永远不会见到他们。他倒不是真害怕夷人的长相,而是心中明白得紧,这些未能开化之蛮夷是绝不会给自己下跪的。早在乾隆朝时,英国使臣马嘎尔尼便曾来朝,却因为跪不跪、怎样跪大清皇帝的问题,与和珅起过激烈的争执。而嘉靖朝时,英国又派出使者再次来朝,却同样不肯屈膝下跪,因此还没见着皇帝,使者便自行打道回府了。以乾隆爷之威势,尚不能让夷人下跪叩首。而如今的咸丰只是一个败战之君,要想让夷人甘愿俯首叩拜,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咸丰皇帝的惊天计划脑洞大开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国

可对咸丰皇帝来说,洋人会不会下跪却关系重大。因为他的大清帝国乃是天朝上国,世界的中心,这种世界模式在中国人心中已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了数百载。但凡有海外之人前来天朝觐见,都必须以臣子自居,并心甘情愿地俯首叩拜,这已经变成了一种认同文化。可此际,若真有夷人不给咸丰帝面子,坚决不下跪叩拜,之前的世界模式便会在咸丰手上彻底崩塌。到那时,不但咸丰帝会丢尽颜面,而且朝鲜、琉球等恭顺臣国也必起轻视天朝之意。所以,只要咸丰帝还没死,他就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可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却摆在皇帝面前。怎样才能使已经签订完的条约不生效呢?这也许是他有生以来遇见最棘手的一个难题。夷人的坚船利炮还近在眼前,生生撕毁《天津条约》显然不现实,因为那样就会立即爆发又一场战争。咸丰帝挖空心思、苦思冥想。还别说,真让他想出了一个万全的“妙计”。那就是用钱财来贿赂夷人,让他们主动放弃在北京城设立公使馆。可是,咸丰要用多少钱来贿赂洋人呢?竟然是大清帝国的全部关税。咸丰帝认为西方蛮夷都好利,而大清国之富庶闻名寰宇,最不看重的便是钱。干脆,我们大清和你们西夷做生意的关税都不要了,换得是你们洋人不再进驻北京。咸丰皇帝想到此处,竟被自己的高超智慧所深深折服。随即,他便颁布了一道谕旨:“此时须将全免税课一层,明白宣示,使知中国待以宽大之恩,此后该夷获利无穷……所许各项,自可全行罢议”。

咸丰皇帝的惊天计划脑洞大开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国

如果咸丰帝的“妙计”真付诸于实际的话,他便会创造一个历史,使大清国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不收关税的国家。咸丰皇帝做出这个空前绝后的创举,真可谓下足了血本。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叛乱,大清国库已然被消耗得极度空虚。而此时清国海关每年至少会有几百万两银子的收入,是朝廷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作为大清国的君主,咸丰对此情况自然心中清楚,但他却依旧决定要用全部关税来换取不见夷人。而且,“聪明”的皇帝还敏锐地预见到,未来财政的枯竭必会导致军费紧张,继而引起朝中军政大员的集体反对。因此,他还私下嘱咐过谈判代表,不要畏惧外界舆论,定要贯彻咸丰的旨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大清国的外交官真将咸丰帝这一创举在对外谈判中提出,那么西洋人必会立即答应,因为这其中牵扯的经济利益实在是太巨大了。万幸的是,清朝大臣闻知皇帝的惊人计划后,全都被彻底吓傻了。他们万万想不到,咸丰皇帝的脑洞开得如此不着边际。大清群臣自然要比咸丰皇帝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危局之中,而如果皇帝的这个计划真变为现实,那么大清的经济将很快崩溃。而此刻的西方列强正处于疯狂扩张之中,中国至此将变得毫无商业利益可言。到那时,大清国也就真的离灭亡不远了。因此,大臣们再也顾不上皇帝生气,全都上奏表示坚决反对。他们纷纷表示,即使谈判成功,实际上却是大清将国之不国。对于大臣们一口同声地反对自己,咸丰皇帝表现得极其恼怒。他甚至在大臣上奏的折子中用御笔朱批大骂群臣。可是,他后来却架不住大臣们的反复苦谏,只能无奈取消了自己的惊天计划。

咸丰皇帝的惊天计划脑洞大开吓傻群臣,若施行必将提前葬送清帝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