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的湘軍鼻祖,開創湖南人的鐵血時代,可惜現在知道他的人不多

1851年4月,大學士賽尚阿以欽差大臣的身份被派往廣西,用以遏制已如同火山噴發一般的太平天國運動。出發前,内閣中書左宗植建議賽尚阿,應在其班子中加入一個名叫江忠源的人,無所有偶,另一位大學士祁隽藻也向賽尚阿推薦了江忠源。

賽尚阿當時對江忠源并不了解,隻知道他是舉人出身,做過地方小官,但既然兩名同僚都不約而同地推薦了他,又都認為此人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幹才,于是便奏準讓江忠源随營辦差。

幾個月後,江忠源前往賽尚阿位于桂林的行轅報到,賽尚阿将他調入了廣州副都統烏蘭泰的軍幕。

真正的湘軍鼻祖,開創湖南人的鐵血時代,可惜現在知道他的人不多

按照那個時代人們的刻闆印象,滿人尚武,漢人崇文,比如烏蘭泰就是有過從征回疆經曆的滿洲軍人,從沒有讀書應試。後者似乎已成為漢人的專利,他們滿腹經綸,卻通常手無縛雞之力。江忠源出身舉人,自然也應該是個文弱書生才對,實質不然,江忠源能文能武,而且言談舉止都極為豪爽幹練,這讓烏蘭泰很是高興,兩人相處融洽,彼此都覺得十分投機。

經過進一步了解,烏蘭泰才知道,江忠源原來也和他一樣打過仗,而且仗還打得非常漂亮。

在江忠源的家鄉湖南新甯,一度會黨活動非常頻繁,先後爆發了雷再浩、李沅發起義。其時太平天國運動尚未形成氣候,湖南省官員拟調大部隊去新甯鎮壓,但被江忠源勸止。

官軍是客軍,不熟悉新甯的當地情況,難以對付本地義軍不說,還會騷擾民間。江忠源回到新甯,依托家族子弟,建立了名為新甯勇的團練,自己教兵勇兵法,然後指揮他們與義軍作戰,結果竟得以一戰讨平,江忠源也是以嶄露頭角。

真正的湘軍鼻祖,開創湖南人的鐵血時代,可惜現在知道他的人不多

至此,烏蘭泰終于明白,為什麼京城大吏會紛紛推薦江忠源了。這時新甯勇早已遭到遣散,但烏蘭泰仍力勸江忠源重建部隊,拉到廣西來打太平軍。

江忠源聽從其言,即刻寫信給正在家鄉的四弟江忠淑,江忠淑的動作也很快,立馬招募了五百人開進廣西,号為“楚勇”。楚勇原先由江忠淑直接帶隊,由于江忠淑身患痢疾而提出辭呈,便改由江忠源親自指揮。

在廣西集結的各路清軍中,隻有楚勇以省命名。雖然該部的五百兵勇仍舊保留着其鄉勇的特色,但與原先的新甯勇相比,部隊建制已更新成為更高形式——新甯勇是地方團練,自衛鄉裡,自籌經費,作戰範圍連新甯都不出,更别說出境來廣西了。楚勇至少是準正規軍,不僅跨鄉跨省,而且和經制兵綠營一樣,由官府供饷。

随賽尚阿征戰的部隊,多為從各省抽調的正規軍,起先他們尚看不起楚勇,楚勇普遍身材短小、衣衫不整的樣子也成為其笑料,然而戰場之上,歸根到底不是看誰的形象好,而是看誰更能打,幾次交戰下來,楚勇用實際表現證明了他們絕非浪得虛名,其他官軍漸漸也就不敢再小視他們了。

真正的湘軍鼻祖,開創湖南人的鐵血時代,可惜現在知道他的人不多

江忠源(1)連載,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