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澤建:從童養媳到女戰士,24歲犧牲前,寫下“托孤書”感動國人

1929年,毛澤建給丈夫的姐姐寫了一封信:

“我即将斃命,……這不足為奇,就是讓母親和姐姐傷心了,于自己還是很痛快的一件事,我嘗盡了人世間的苦情,我也早就預料到自己會與芬(丈夫)同歸,還請姐姐保養身體,以養育小兒……。”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其實是“托孤書”。

隻是上天不公,就連這最後極簡的願望都給她打碎了。

信是由同在獄中的一位婆婆想辦法寄出去的,當姐姐收到來信時,特意從耒陽縣趕來探望。

期間,毛澤建提出看一眼兒子,可姐姐瞬間眼眶濕潤。

她到哪裡去抱“艱生”來,當時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艱生”帶出監獄,可由于沒奶吃,生活簡陋,夭折了。

婆婆不想讓兒媳傷心,決定從鄰居家借個嬰兒抱去,毛澤建也并沒有發現,對着“兒子”的臉蛋親個不停。

看着毛澤建的樣子,姐姐隻能無助地失聲痛哭。

同年8月,毛澤建被送去刑場,壯烈犧牲,時年24歲,是毛家第一位烈士。

本期文章是

“緬懷烈士”

系列文第一期,如果你也喜歡這類文章,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也許會有收獲。

毛澤建:從童養媳到女戰士,24歲犧牲前,寫下“托孤書”感動國人

一、

毛家滿門英烈,和毛主席是息息相關的。

辛亥革命爆發後,毛澤東參加新軍,當了半年新兵。後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學習,在校組織了“新民學會”。

1920年,毛澤東革命思想愈發濃烈,于11月在湖南建立共産主義組織。

一年後,他興奮地回到闊别已久的家鄉——韶山沖上屋場。

韶山沖上屋場

時光飛逝,一眨眼就是12年,這些年他深知,唯有革命才能改變中國現狀。

這次回家的目的很簡單:

動員弟妹參加革命。

弟弟毛澤民同意,三弟毛澤覃同意。

抛開政治能力不講,毛家人确實開明,一點就透。

談話間,毛澤東始終沒見到堂妹“菊妹”,菊妹和毛澤覃同一年(1905年)出生,是堂叔毛尉生之女。

據說因為出生時,菊花漫天,香氣撲鼻,是個秋天收獲的季節,父親希望女兒能過上幸福平安的生活。

事與願違,在滿是硝煙的戰争年代,談何安甯?

菊妹自出生以來,便嘗盡人世間的酸苦辣,父親39歲被地主折磨緻死,母親積勞成疾,帶着自己和3個弟弟以乞讨為生。

菊妹5歲便開始劈柴燒火,赤着腳四處挖野菜,後來遇上災荒,野菜都沒得挖。

9歲過繼給毛澤東父母,一口一個三哥,毛澤東便給她取名毛澤建。

1919年,毛澤東父母雙雙病逝,14歲的毛澤建被自己母親賣給楊林鄉肖家當了童養媳。

跟開國女少将李貞一樣,童養媳的活兒還真不是人幹的,和當牛做馬沒差别,自從去了肖家,毛澤建就沒停歇過。

聽完弟弟講菊妹的遭遇,毛澤東大為光火,直接将菊妹接回家中,并痛罵萬惡的封建習俗,解除了這極不合理的婚姻。

毛澤建見三哥來家,很是激動,尤其是當晚聽了毛澤東講解的中國局勢,仿佛劉備聽完隆中對,豁然開朗。

毛澤東表情嚴肅,目光投向毛澤建:

“這些年,你受苦最多,但怨不了别人,現如今,不革命就無路可走!”

俺也一樣。

毛澤建的态度鮮明,兩個哥哥(毛澤民、毛澤覃)都同意了,我全聽三哥的。

如果沒有今夜的談話,毛澤建根本不相信自己的餘生,還能有如此波瀾壯闊的經曆。

這一年,毛澤建16歲,距離她犧牲僅有8年的光陰,如果她能預知未來,我相信她還會堅持當初的選擇。

可毛澤東是萬萬沒想到啊,這三人去長沙後,操老心了。

二、

為了讓毛澤建有更好的認知,毛澤東第一時間将其送往崇實女子職業學校。

一段時間後,毛澤東親自考她,不考不知道,一考吓一跳,那就是學渣啊。

可毛澤建還一個勁地問:

“我學的是不是挺好?”

毛澤東啥也沒說,隻是在紙上寫了8個大字: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很明顯,毛澤建對于學習,那是完全沒有用心!

就這8個字,毛澤建絞盡腦汁,也不知何意?

毛澤東想表達的更直覺些,拿來繩子将一根木頭鋸斷,後又帶她去屋檐下,指着一塊即将被水滴穿的石塊。

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毛澤建:從童養媳到女戰士,24歲犧牲前,寫下“托孤書”感動國人

毛澤建

此後,毛澤建像發了瘋似的學習,不懂就問老師,僅僅兩年半的時間,學完了人家6年的課程,從學渣直接晉升到學霸了。

書真的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毛澤建自從去長沙後,整個人氣質都變了。

氣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視野開闊,但同時也變得心事重重,憂國憂民。

想當初,如行屍走肉,像牛馬,沒有想法,更沒有理想。

可有一點,她還是想不通,為啥韶山沖的鄉親都那麼窮,窮得吃不起飯。

尤其是在看完毛澤東給的世界地圖後,她認為,全中國得有多少個像韶山沖那樣窮的地方,那樣窮的百姓。

革命革命,到底從何處下手?

毛澤建:從童養媳到女戰士,24歲犧牲前,寫下“托孤書”感動國人

自此,毛澤東再一次為她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革命,是推翻封建習俗,推翻萬惡的剝削制度,讓窮人過上好日子。”

毛澤覃陷入了沉思,當年父親被地主剝削,永遠有幹不完的活,最終被折磨成病,抱恨離世;礦工被誣陷偷金子,老闆搜完全身,怕他們将金子藏進肛門,讓他們脫光衣服,從高闆凳跳下去,有許多礦工摔成殘疾;小時候和母親乞讨的日子,當童養媳受到的屈辱,曆曆在目。

難道這就是革命的意義?

不知不覺,毛澤建早已淚流滿面。為了更好地接觸革命思想,她還去聽嫂子楊開慧、夏明翰老師講課。

空閑之餘,幫同志放哨,送書信,給勞工寫智語,盡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923年,毛澤建加入中國共産黨,其實這時候,她也才17歲多一丢丢。

毛澤建:從童養媳到女戰士,24歲犧牲前,寫下“托孤書”感動國人

入黨沒多久,便接到上級下發的任務:

去衡陽市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工作。

這一年,衡陽局勢風波詭谲,處處散發着死亡的氣息,毛澤建就是在這樣複雜多變的環境下,開展了許多活動,團結了大批同學,尤其是對女三師校長歐鳴臯的鬥争,尤為激烈。

歐鳴臯,典型的思想陳舊,自私利己,狡猾多變的頑固派,教育界的敗類。

他用校長的職位,多次破壞學潮,阻止學生遊行示威,并禁止學生接觸工農。

那時候全國多地爆發了勞工大罷工,“二七慘案”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的。

為了打倒頑固派歐鳴臯,毛澤建組織學生主動過河,聯系工農。歐鳴臯也是缺德,竟然在學校食堂飯菜裡摻沙子,減少夥食費用,更惡心的是,他将老鼠屎拌在菜裡面,許多同學吃完就拉肚子。

這誰忍得了,犯了衆怒。

這次都不用毛澤建組織了,數百名學生,直接沖進校長辦公室,要求恢複食堂夥食标準。

就這樣,毛澤建帶領同學,與校長歐鳴臯鬥智鬥勇,在衡陽城已經小有名聲。

也是在組織這些活動時,她遇見了自己的意中人陳芬,雖不是騎白馬踏彩雲而來,但其三觀與自己出奇的一緻,自己上司三女師抗争,而陳芬則領着三男師鬥争,可惜的是被學校開除了。

陳芬被迫轉到衡陽省立第三中學就讀,他對毛澤建的名字早有耳聞,兩人相遇相識相知,最後成為革命伉俪。

當革命形勢一片大好時,蔣介石心想:我要弄死他們。

三、

1927年,由于湖南工農運動發展确實驚人,動搖了當地土豪、地主以及資本家的利益,蔣介石同年在上海發動了“

四·一二

”反革命政變,僅僅3日便有300多人被殺,500多人被捕。

後長沙“馬日事變”也随之爆發,受害的都是共産黨員、農會幹部等革命有志之士。

山雨欲來風滿樓,衡陽也無法幸免于難,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随處可見犧牲的革命戰士。

毛澤建收到毛澤東的訓示,組織衡北遊擊隊到峋嵝峰,反抗襲擊地主武裝。

毛澤建:從童養媳到女戰士,24歲犧牲前,寫下“托孤書”感動國人

如今的峋嵝峰景區

這段時間是毛澤建的高光時刻,她找到了革命的意義,成了人們口中的“女遊擊隊長”。

那時候挨戶團四處抓捕共産黨,毛澤建就帶着20多人,勇闖挨戶團,俘虜十幾名敵人,将他們的槍支彈藥收繳,挨戶團頭頭太過頑固,被處決了。

挨戶團的報複也随之而來,隻是他們每次上山,都被遊擊隊員打退。

以為峋嵝峰遊擊隊員衆多,挨戶團直接從衡陽警備司令部搬了一個營的兵力,300多人上山。

毛澤建絲毫不害怕,她讓隊員将鞭炮放在桶裡,人員分散在樹林各個角落,待敵人走近時,以鞭炮聲為信号,一起開火。

看着四處傳來的槍聲(鞭炮聲),敵人營長膽怯,直接下令撤回。

經過這次戰鬥,毛澤建認為敵人也是欺軟怕硬,想當初自己,從不敢反抗的童養媳,到如今人們口中的女戰士,多少還是有些許感慨。

她知道和她一樣的人有很多,隻是沒有勇氣反抗,是以經常帶隊去各個農村貼布告,發傳單,同時對各地的挨戶團也不手軟,就連縣衙門也被她炸毀,讓這些人終日不得安甯。

不僅在衡陽,就連耒陽縣也流傳着毛澤建的事迹。

她與丈夫陳芬參加攻打耒陽縣,後将遊擊隊員分散在各地,奇襲敵人。

毛澤建:從童養媳到女戰士,24歲犧牲前,寫下“托孤書”感動國人

陳芬

一日,毛澤建收到一張字條,上面寫着:

菊妹:我在南街醬鋪候你,速來。

她知道這是丈夫陳芬留下的,于是化妝成富太太,前去接頭。

兩人剛碰頭,就被敵人給盯上了,毛澤建拉着陳芬的手就跑,最後跑到朱姓家門口,開門的是一位胖婦人,毛澤建用槍頂着她的肚子,讓她開門,若有人來詢問,就說屋裡有女人生孩子。

胖婦人知道是有名的“女遊擊隊長”,不敢怠慢。

兩人就這樣逃過一劫,陳芬納悶,為啥胖婦人那麼聽話?

原來這個胖婦人是挨戶團主任的媳婦,毛澤建經常去找他們借款,費用不夠時,就在紙上畫一把劍和一個太陽,胖婦人收到後,隻能老老實實送錢。

毛澤建對未來很是看好,給自己取名毛日曦,說共産黨人就應該和太陽一樣熱烈,永不破滅。

既是高光時刻,必然會有低谷。

1928年,敵人派出多幾十倍的兵力,在夏塘鋪将毛澤建抓捕。

陳芬則與戰友假扮成鹽販,欲去井岡山找朱德營救,可沿途關卡哨崗林立,隻能傳回耒陽。在耒陽,他遇到讀書時的同學王鶴林,此人假意安排陳芬住下,卻私自去挨戶團揭發,陳芬被抓。

因陳芬意志堅定,始終不肯吐露半點消息,最終被敵人無情地殺害,時年25歲。為震懾我黨人士,竟取下陳芬首級,懸挂于耒陽城城頭3日。

毛澤建:從童養媳到女戰士,24歲犧牲前,寫下“托孤書”感動國人

在獄中得到消息的毛澤建,擦幹眼淚,反而變得更加堅強,眼神犀利。

得知毛澤建被捕,井岡山根據地派人營救,此時的毛澤建已經懷有身孕,被救出後行動緩慢。隻能藏在一間茅草屋,同年夏天誕下一男孩,取名“陳艱生”,因為孩子出生艱難。

“陳艱生”出生後,連續數日嚎啕大哭,引來了附近的挨戶團,再一次被捕。

經過多番努力,孩子被救出,由婆婆和姐姐抱走。

原本毛澤建的真實情況大家并不知曉,不知誰走漏消息,稱毛澤建就是毛澤東的妹妹。

這身份讓敵人既驚訝又開心,這要是能從她嘴裡得到重要的機密情報,升官發财指日可待啊。

身份曝光,挨戶團為領功,竟然将其送往耒陽縣監獄,後進一步押往衡陽縣女監,這下要救出簡直比登天還難。

正如毛澤建臨終“托孤書”寫的:

人世間的苦情已受盡。

敵人為了從她身上擷取重要情報,無所不用其極。

四、

抓到這樣的人物,多少都得先禮後兵,以彰顯他們虛僞的内心。

敵人找來叛徒彭瓒,彭瓒一上來就以“過來人”的身份勸說,說國民黨如何好雲雲。

可毛澤建不為所動,不開口則已,一開口便直擊彭瓒内心深處。

她說彭瓒是叛徒,忘恩負義,良知泯滅,豬狗不如。

彭瓒被罵得灰頭土臉,像一條被閹割了的狗離開了。

這一幕像極了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自作孽不可活,彭瓒雖沒死,但心靈上受到的重創會伴随他一生,始終擡不起頭。

禮畢,該是兵了。

這樣一個“香饽饽”,敵人哪個不想邀功,衡陽縣長蔡慶煊表示:别跟我搶,我上。

此人新知識沒學會,舊思想一套一套,學着古代縣太爺的樣子,升堂了。

“你叫什麼?”

“共産黨!”

“你的名字?”

“毛達湘。”

(夏明翰老師給她取的名字,做任務用。)

蔡慶煊想讓毛澤建慚愧,列舉出她的種種“罪行”,稱她是殺人惡魔,劊子手,死在她槍下的亡魂比比皆是。

毛澤建早已看穿敵人的把戲,無非是想從内心擊垮自己。

她昂首挺胸,大聲道:

“我殺的全是貪官污吏,土豪地主,你們殺的搶的都是手無寸鐵的百姓,你們才是披着人皮的豺狼虎豹!”

跟彭瓒一樣,啥收獲沒有,反而被毛澤建一次次嘲笑怒罵。

我們看到了共産黨人士的堅毅,可也看到了背後的凄慘。

毛澤建在之後的日子裡,每日受着不同的酷刑,這個變态縣長,竟然還保留着清朝時期的刑具,抽皮鞭、壓杠子、針穿指甲、灌辣椒水,有的酷刑已經到了扭曲人性的地步,人是幹不出來的。

毛澤建:從童養媳到女戰士,24歲犧牲前,寫下“托孤書”感動國人

毛澤建受盡屈辱,自知命不久矣,便讓在獄中的女看守弄來紙筆,寫下“托孤書”,看完内容,國人無不為之感動。

毛澤建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她是毛家第一個英勇犧牲的,在犧牲之前,她教會了獄中的女伴認字,為她們講述共産黨的事迹,啟發她們的思維,喚醒了沉睡的婦女。

不僅如此,毛澤建還成功策反了一名女看守,就是幫她弄來紙筆的人。

這名女看守整日罵人,打人,毛澤建則主動接近她,說獄中大多數人,不偷不搶,為得都是幫助窮苦百姓,你們不僅關我們,打我們,如今還要殺我們。

女看守的内心開始動搖,自己做的真的對嗎?

第二天,女看守一反

既往,為了幫毛澤建弄來紙筆,将自己的繡花拿出去賣了。

可毛澤建能力有限,恨不能策反所有人。

1928年8月20日,毛澤建被押送至湘江邊一處的馬王廟附近的草坪,幾十名國民黨士兵,荷槍實彈,随時準備開槍。

毛澤建:從童養媳到女戰士,24歲犧牲前,寫下“托孤書”感動國人

臨終前,有個士兵端來水酒和包子,毛澤建拿起包子砸向縣長蔡慶煊,随後大喊:

“革命烈火是不會被撲滅的,共産黨人是殺不絕的,要努力奮鬥,革命到底!”

就這樣,毛澤建倒下了,時年24歲,同丈夫一樣,屍體被挂在城牆3日。

可憐她至死都不知道兒子已經夭折,就讓她帶着這份念想走吧。

毛澤建雖倒下,可卻喚醒了無數的有志之士,他們紛紛加入到革命隊伍中,發誓要改變這舊社會。

毛澤建犧牲後,有人不顧生命,去搶下她的遺體,後埋在衡山縣

城西南2公裡處的

金紫峰

下,

當地人說她變成了一支火紅的鳳凰,飛上了南嶽頂峰。

毛澤建:從童養媳到女戰士,24歲犧牲前,寫下“托孤書”感動國人

“南嶽朱鳳”的傳說時至今日,還在口口相傳。

1967年,政府在原墓地的右側建立烈士陵墓,占地面積683平方米,紀念塔高8.2米,1969年落成,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于1976年才将毛澤建烈士遺骨遷葬于此。

2017年,毛澤建革命烈士紀念館在湖南衡山開館,由毛澤建侄女毛小青為紀念館提名。

這新中國,如毛澤建所願。

謹以此文紀念

毛澤建烈士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而已,今日之幸福來之不易,不忘先烈,砥砺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