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泽建:从童养媳到女战士,24岁牺牲前,写下“托孤书”感动国人

1929年,毛泽建给丈夫的姐姐写了一封信:

“我即将毙命,……这不足为奇,就是让母亲和姐姐伤心了,于自己还是很痛快的一件事,我尝尽了人世间的苦情,我也早就预料到自己会与芬(丈夫)同归,还请姐姐保养身体,以养育小儿……。”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其实是“托孤书”。

只是上天不公,就连这最后极简的愿望都给她打碎了。

信是由同在狱中的一位婆婆想办法寄出去的,当姐姐收到来信时,特意从耒阳县赶来探望。

期间,毛泽建提出看一眼儿子,可姐姐瞬间眼眶湿润。

她到哪里去抱“艰生”来,当时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艰生”带出监狱,可由于没奶吃,生活简陋,夭折了。

婆婆不想让儿媳伤心,决定从邻居家借个婴儿抱去,毛泽建也并没有发现,对着“儿子”的脸蛋亲个不停。

看着毛泽建的样子,姐姐只能无助地失声痛哭。

同年8月,毛泽建被送去刑场,壮烈牺牲,时年24岁,是毛家第一位烈士。

本期文章是

“缅怀烈士”

系列文第一期,如果你也喜欢这类文章,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也许会有收获。

毛泽建:从童养媳到女战士,24岁牺牲前,写下“托孤书”感动国人

一、

毛家满门英烈,和毛主席是息息相关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参加新军,当了半年新兵。后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在校组织了“新民学会”。

1920年,毛泽东革命思想愈发浓烈,于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一年后,他兴奋地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韶山冲上屋场。

韶山冲上屋场

时光飞逝,一眨眼就是12年,这些年他深知,唯有革命才能改变中国现状。

这次回家的目的很简单:

动员弟妹参加革命。

弟弟毛泽民同意,三弟毛泽覃同意。

抛开政治能力不讲,毛家人确实开明,一点就透。

谈话间,毛泽东始终没见到堂妹“菊妹”,菊妹和毛泽覃同一年(1905年)出生,是堂叔毛尉生之女。

据说因为出生时,菊花漫天,香气扑鼻,是个秋天收获的季节,父亲希望女儿能过上幸福平安的生活。

事与愿违,在满是硝烟的战争年代,谈何安宁?

菊妹自出生以来,便尝尽人世间的酸苦辣,父亲39岁被地主折磨致死,母亲积劳成疾,带着自己和3个弟弟以乞讨为生。

菊妹5岁便开始劈柴烧火,赤着脚四处挖野菜,后来遇上灾荒,野菜都没得挖。

9岁过继给毛泽东父母,一口一个三哥,毛泽东便给她取名毛泽建。

1919年,毛泽东父母双双病逝,14岁的毛泽建被自己母亲卖给杨林乡肖家当了童养媳。

跟开国女少将李贞一样,童养媳的活儿还真不是人干的,和当牛做马没差别,自从去了肖家,毛泽建就没停歇过。

听完弟弟讲菊妹的遭遇,毛泽东大为光火,直接将菊妹接回家中,并痛骂万恶的封建习俗,解除了这极不合理的婚姻。

毛泽建见三哥来家,很是激动,尤其是当晚听了毛泽东讲解的中国局势,仿佛刘备听完隆中对,豁然开朗。

毛泽东表情严肃,目光投向毛泽建:

“这些年,你受苦最多,但怨不了别人,现如今,不革命就无路可走!”

俺也一样。

毛泽建的态度鲜明,两个哥哥(毛泽民、毛泽覃)都同意了,我全听三哥的。

如果没有今夜的谈话,毛泽建根本不相信自己的余生,还能有如此波澜壮阔的经历。

这一年,毛泽建16岁,距离她牺牲仅有8年的光阴,如果她能预知未来,我相信她还会坚持当初的选择。

可毛泽东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三人去长沙后,操老心了。

二、

为了让毛泽建有更好的认知,毛泽东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崇实女子职业学校。

一段时间后,毛泽东亲自考她,不考不知道,一考吓一跳,那就是学渣啊。

可毛泽建还一个劲地问:

“我学的是不是挺好?”

毛泽东啥也没说,只是在纸上写了8个大字: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很明显,毛泽建对于学习,那是完全没有用心!

就这8个字,毛泽建绞尽脑汁,也不知何意?

毛泽东想表达的更直观些,拿来绳子将一根木头锯断,后又带她去屋檐下,指着一块即将被水滴穿的石块。

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毛泽建:从童养媳到女战士,24岁牺牲前,写下“托孤书”感动国人

毛泽建

此后,毛泽建像发了疯似的学习,不懂就问老师,仅仅两年半的时间,学完了人家6年的课程,从学渣直接晋升到学霸了。

书真的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毛泽建自从去长沙后,整个人气质都变了。

气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视野开阔,但同时也变得心事重重,忧国忧民。

想当初,如行尸走肉,像牛马,没有想法,更没有理想。

可有一点,她还是想不通,为啥韶山冲的乡亲都那么穷,穷得吃不起饭。

尤其是在看完毛泽东给的世界地图后,她认为,全中国得有多少个像韶山冲那样穷的地方,那样穷的百姓。

革命革命,到底从何处下手?

毛泽建:从童养媳到女战士,24岁牺牲前,写下“托孤书”感动国人

自此,毛泽东再一次为她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革命,是推翻封建习俗,推翻万恶的剥削制度,让穷人过上好日子。”

毛泽覃陷入了沉思,当年父亲被地主剥削,永远有干不完的活,最终被折磨成病,抱恨离世;矿工被诬陷偷金子,老板搜完全身,怕他们将金子藏进肛门,让他们脱光衣服,从高板凳跳下去,有许多矿工摔成残疾;小时候和母亲乞讨的日子,当童养媳受到的屈辱,历历在目。

难道这就是革命的意义?

不知不觉,毛泽建早已泪流满面。为了更好地接触革命思想,她还去听嫂子杨开慧、夏明翰老师讲课。

空闲之余,帮同志放哨,送书信,给工人写标语,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923年,毛泽建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实这时候,她也才17岁多一丢丢。

毛泽建:从童养媳到女战士,24岁牺牲前,写下“托孤书”感动国人

入党没多久,便接到上级下发的任务:

去衡阳市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工作。

这一年,衡阳局势风波诡谲,处处散发着死亡的气息,毛泽建就是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开展了许多活动,团结了大批同学,尤其是对女三师校长欧鸣皋的斗争,尤为激烈。

欧鸣皋,典型的思想陈旧,自私利己,狡猾多变的顽固派,教育界的败类。

他用校长的职位,多次破坏学潮,阻止学生游行示威,并禁止学生接触工农。

那时候全国多地爆发了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为了打倒顽固派欧鸣皋,毛泽建组织学生主动过河,联系工农。欧鸣皋也是缺德,竟然在学校食堂饭菜里掺沙子,减少伙食费用,更恶心的是,他将老鼠屎拌在菜里面,许多同学吃完就拉肚子。

这谁忍得了,犯了众怒。

这次都不用毛泽建组织了,数百名学生,直接冲进校长办公室,要求恢复食堂伙食标准。

就这样,毛泽建带领同学,与校长欧鸣皋斗智斗勇,在衡阳城已经小有名声。

也是在组织这些活动时,她遇见了自己的意中人陈芬,虽不是骑白马踏彩云而来,但其三观与自己出奇的一致,自己领导三女师抗争,而陈芬则领着三男师斗争,可惜的是被学校开除了。

陈芬被迫转到衡阳省立第三中学就读,他对毛泽建的名字早有耳闻,两人相遇相识相知,最后成为革命伉俪。

当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时,蒋介石心想:我要弄死他们。

三、

1927年,由于湖南工农运动发展确实惊人,动摇了当地土豪、地主以及资本家的利益,蒋介石同年在上海发动了“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仅仅3日便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

后长沙“马日事变”也随之爆发,受害的都是共产党员、农会干部等革命有志之士。

山雨欲来风满楼,衡阳也无法幸免于难,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随处可见牺牲的革命战士。

毛泽建收到毛泽东的指示,组织衡北游击队到峋嵝峰,反抗袭击地主武装。

毛泽建:从童养媳到女战士,24岁牺牲前,写下“托孤书”感动国人

如今的峋嵝峰景区

这段时间是毛泽建的高光时刻,她找到了革命的意义,成了人们口中的“女游击队长”。

那时候挨户团四处抓捕共产党,毛泽建就带着20多人,勇闯挨户团,俘虏十几名敌人,将他们的枪支弹药收缴,挨户团头头太过顽固,被处决了。

挨户团的报复也随之而来,只是他们每次上山,都被游击队员打退。

以为峋嵝峰游击队员众多,挨户团直接从衡阳警备司令部搬了一个营的兵力,300多人上山。

毛泽建丝毫不害怕,她让队员将鞭炮放在桶里,人员分散在树林各个角落,待敌人走近时,以鞭炮声为信号,一起开火。

看着四处传来的枪声(鞭炮声),敌人营长胆怯,直接下令撤回。

经过这次战斗,毛泽建认为敌人也是欺软怕硬,想当初自己,从不敢反抗的童养媳,到如今人们口中的女战士,多少还是有些许感慨。

她知道和她一样的人有很多,只是没有勇气反抗,所以经常带队去各个农村贴布告,发传单,同时对各地的挨户团也不手软,就连县衙门也被她炸毁,让这些人终日不得安宁。

不仅在衡阳,就连耒阳县也流传着毛泽建的事迹。

她与丈夫陈芬参加攻打耒阳县,后将游击队员分散在各地,奇袭敌人。

毛泽建:从童养媳到女战士,24岁牺牲前,写下“托孤书”感动国人

陈芬

一日,毛泽建收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

菊妹:我在南街酱铺候你,速来。

她知道这是丈夫陈芬留下的,于是化妆成富太太,前去接头。

两人刚碰头,就被敌人给盯上了,毛泽建拉着陈芬的手就跑,最后跑到朱姓家门口,开门的是一位胖妇人,毛泽建用枪顶着她的肚子,让她开门,若有人来询问,就说屋里有女人生孩子。

胖妇人知道是有名的“女游击队长”,不敢怠慢。

两人就这样逃过一劫,陈芬纳闷,为啥胖妇人那么听话?

原来这个胖妇人是挨户团主任的媳妇,毛泽建经常去找他们借款,费用不够时,就在纸上画一把剑和一个太阳,胖妇人收到后,只能老老实实送钱。

毛泽建对未来很是看好,给自己取名毛日曦,说共产党人就应该和太阳一样热烈,永不破灭。

既是高光时刻,必然会有低谷。

1928年,敌人派出多几十倍的兵力,在夏塘铺将毛泽建抓捕。

陈芬则与战友假扮成盐贩,欲去井冈山找朱德营救,可沿途关卡哨岗林立,只能返回耒阳。在耒阳,他遇到读书时的同学王鹤林,此人假意安排陈芬住下,却私自去挨户团揭发,陈芬被抓。

因陈芬意志坚定,始终不肯吐露半点消息,最终被敌人无情地杀害,时年25岁。为震慑我党人士,竟取下陈芬首级,悬挂于耒阳城城头3日。

毛泽建:从童养媳到女战士,24岁牺牲前,写下“托孤书”感动国人

在狱中得到消息的毛泽建,擦干眼泪,反而变得更加坚强,眼神犀利。

得知毛泽建被捕,井冈山根据地派人营救,此时的毛泽建已经怀有身孕,被救出后行动缓慢。只能藏在一间茅草屋,同年夏天诞下一男孩,取名“陈艰生”,因为孩子出生艰难。

“陈艰生”出生后,连续数日嚎啕大哭,引来了附近的挨户团,再一次被捕。

经过多番努力,孩子被救出,由婆婆和姐姐抱走。

原本毛泽建的真实情况大家并不知晓,不知谁走漏消息,称毛泽建就是毛泽东的妹妹。

这身份让敌人既惊讶又开心,这要是能从她嘴里得到重要的机密情报,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啊。

身份曝光,挨户团为领功,竟然将其送往耒阳县监狱,后进一步押往衡阳县女监,这下要救出简直比登天还难。

正如毛泽建临终“托孤书”写的:

人世间的苦情已受尽。

敌人为了从她身上获取重要情报,无所不用其极。

四、

抓到这样的人物,多少都得先礼后兵,以彰显他们虚伪的内心。

敌人找来叛徒彭瓒,彭瓒一上来就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说,说国民党如何好云云。

可毛泽建不为所动,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直击彭瓒内心深处。

她说彭瓒是叛徒,忘恩负义,良知泯灭,猪狗不如。

彭瓒被骂得灰头土脸,像一条被阉割了的狗离开了。

这一幕像极了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自作孽不可活,彭瓒虽没死,但心灵上受到的重创会伴随他一生,始终抬不起头。

礼毕,该是兵了。

这样一个“香饽饽”,敌人哪个不想邀功,衡阳县长蔡庆煊表示:别跟我抢,我上。

此人新知识没学会,旧思想一套一套,学着古代县太爷的样子,升堂了。

“你叫什么?”

“共产党!”

“你的名字?”

“毛达湘。”

(夏明翰老师给她取的名字,做任务用。)

蔡庆煊想让毛泽建惭愧,列举出她的种种“罪行”,称她是杀人恶魔,刽子手,死在她枪下的亡魂比比皆是。

毛泽建早已看穿敌人的把戏,无非是想从内心击垮自己。

她昂首挺胸,大声道:

“我杀的全是贪官污吏,土豪地主,你们杀的抢的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你们才是披着人皮的豺狼虎豹!”

跟彭瓒一样,啥收获没有,反而被毛泽建一次次嘲笑怒骂。

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士的坚毅,可也看到了背后的凄惨。

毛泽建在之后的日子里,每日受着不同的酷刑,这个变态县长,竟然还保留着清朝时期的刑具,抽皮鞭、压杠子、针穿指甲、灌辣椒水,有的酷刑已经到了扭曲人性的地步,人是干不出来的。

毛泽建:从童养媳到女战士,24岁牺牲前,写下“托孤书”感动国人

毛泽建受尽屈辱,自知命不久矣,便让在狱中的女看守弄来纸笔,写下“托孤书”,看完内容,国人无不为之感动。

毛泽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她是毛家第一个英勇牺牲的,在牺牲之前,她教会了狱中的女伴认字,为她们讲述共产党的事迹,启发她们的思维,唤醒了沉睡的妇女。

不仅如此,毛泽建还成功策反了一名女看守,就是帮她弄来纸笔的人。

这名女看守整日骂人,打人,毛泽建则主动接近她,说狱中大多数人,不偷不抢,为得都是帮助穷苦百姓,你们不仅关我们,打我们,如今还要杀我们。

女看守的内心开始动摇,自己做的真的对吗?

第二天,女看守一反

既往,为了帮毛泽建弄来纸笔,将自己的绣花拿出去卖了。

可毛泽建能力有限,恨不能策反所有人。

1928年8月20日,毛泽建被押送至湘江边一处的马王庙附近的草坪,几十名国民党士兵,荷枪实弹,随时准备开枪。

毛泽建:从童养媳到女战士,24岁牺牲前,写下“托孤书”感动国人

临终前,有个士兵端来水酒和包子,毛泽建拿起包子砸向县长蔡庆煊,随后大喊:

“革命烈火是不会被扑灭的,共产党人是杀不绝的,要努力奋斗,革命到底!”

就这样,毛泽建倒下了,时年24岁,同丈夫一样,尸体被挂在城墙3日。

可怜她至死都不知道儿子已经夭折,就让她带着这份念想走吧。

毛泽建虽倒下,可却唤醒了无数的有志之士,他们纷纷加入到革命队伍中,发誓要改变这旧社会。

毛泽建牺牲后,有人不顾生命,去抢下她的遗体,后埋在衡山县

城西南2公里处的

金紫峰

下,

当地人说她变成了一支火红的凤凰,飞上了南岳顶峰。

毛泽建:从童养媳到女战士,24岁牺牲前,写下“托孤书”感动国人

“南岳朱凤”的传说时至今日,还在口口相传。

1967年,政府在原墓地的右侧新建烈士陵墓,占地面积683平方米,纪念塔高8.2米,1969年落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于1976年才将毛泽建烈士遗骨迁葬于此。

2017年,毛泽建革命烈士纪念馆在湖南衡山开馆,由毛泽建侄女毛小青为纪念馆提名。

这新中国,如毛泽建所愿。

谨以此文纪念

毛泽建烈士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今日之幸福来之不易,不忘先烈,砥砺前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