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争是中國曆史上一段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争,在這場戰争中,中國人民為了抵禦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付出了慘烈的代價。整個抗日戰争期間,中國先後傷亡了3500萬人,數以億計的老百姓流離失所,喪失了自己的家園。但是在抗日戰争期間,也湧現出了很多英勇善戰的部隊,新四軍就是其中的一支代表。
相比于八路軍,新四軍所處的環境可能更為艱難,但是曆經三年南方遊擊戰争的新四軍擁有着豐富的敵後作戰經驗。很多人都覺得新四軍深處敵後,應該全是在山裡面,其實并不是,新四軍在敵後的發展确實很艱難,但是新四軍也占據着一批的大城市,在抗戰勝利之前,新四軍二師就已經把南京給團團圍住了,張雲逸的二師指揮部距離南京城隻有幾十公裡。
1939年的時候,粟裕就曾率領部隊挺進蘇南,葉飛一路帶人打到了上海郊區,炸毀虹橋機場四架日軍戰機,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很多上海的老百姓都驚呼:“四爺來了”。皖南事變之後,蔣介石斷了新四軍的軍饷,結果新四軍不但沒有就此走向衰亡,反而逐漸發展壯大,粟裕率領的新四軍一師在蘇中,蘇南攪得天翻地覆,日軍硬是拿他沒有一點辦法。新四軍四師的官兵們還開着日軍的汽艇在各條河流上收日本商人的稅,稅的名字叫“抗日捐”。
在新四軍衆多部隊中,最富裕的可能就是譚希林率領的新四軍第七師了。皖南事變之後,剛成立的新四軍七師名下雖然有一個旅和一個團,還有幾個獨立營,但全師一共才1900人。最初新四軍七師發展的地點不過是巢湖、銅陵幾個縣,在人口不足百萬的狹小遊擊區活動,但最後卻發展到了地跨安徽長江南北兩側,東起江浦、當塗,西至懷甯、彭澤,北臨滁河、合肥,南抵宣城、黃山,活動範圍達31 個縣的抗日根據地,
新四軍第七師剛成立的時候,官兵們連飯都吃不飽,在這種情況下,師長曾希聖到軍部和華中局到處挖人,主要是财經和軍工領域的人才。當時華中局成立了以曾山為上司的财經委員會,曾希聖通過各種套路,把曾山手下的一員大将,六師的财經專家蔡輝給調到了七師。蔡輝到七師後,利用七師所處的環境和南方豐富的物産,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經濟發展戰略。皖江根據地當時還修建了抗戰以來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黃絲灘大江堤工程。
抗戰期間,新四軍的主要财政來源就是第七師,僅1944年1月到1945年1月一年的時間,新四軍第七師就上交現款4400萬元,按當時的價格,折合成黃金超過20萬兩。按照國民黨軍的供給标準,這些足夠養20個裝備精良的甲種師。是以,當時新四軍第七師也被譽為“富七師,甲全軍”。
新四軍第七師的官兵可以說是新四軍,八路軍中最軍費來源最充足的部隊,普通士兵每個月十元,另外還會發零用錢,一支牙膏,三條香煙,夥食都是大米飯。新四軍第七師的軍裝也是最整齊的,武器裝備也是全日械裝備,而當時的國軍的中央軍部隊也沒有這麼富裕,再加上國軍中苛刻軍饷,A錢腐敗很嚴重,很多部隊能吃飽飯都是一種奢侈,更别說一些雜牌軍了。
到抗戰結束後,這支部隊擁有正規部隊三萬人,地方部隊7000人,各類民兵自衛隊超過15萬人。其實當時國民黨軍也在敵後派了一大批的遊擊隊,規模并不新四軍小,但是這些部隊一到敵後就無法生存,逃的逃,散的散,還有很多當了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