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世界局勢紛繁複雜,上海風雲際會,暗潮湧動,捉弄不透的社會,小人物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名震江湖的大人物。
就像各大影視劇不斷翻拍的《上海灘》,許文強是無數人心中俠膽義膽的英雄,是抵抗命運的奇迹。

而許文強的原型杜月笙,更是14歲就闖蕩上海灘,從一個水果行的學徒,豬肉鋪小工,到街頭小混混,最後竟然成為了上海青幫大亨,風光無限。
或許因為自己就是從小人物,從社會的最底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是以成功之後的杜月笙特别喜愛廣結善緣,不斷招納人才,于是就把很多小人物也培養起來了。
今天要說的這位從底層發迹的小人物就是杜月笙的四大門神之一的葉焯山,他原是一個馬車夫,投入到杜月笙的門下之後,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隻是無奈自身克制力不足,無奈最終還是晚年潦倒,窮困落魄到連下葬的錢都沒有了。
那麼葉焯山是怎麼被杜月笙賞識,又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他的境遇發生了天差地别的變化,從此一落千丈呢?
黃包車夫的逆襲
黃包車在上海灘的曆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故事都與黃包車夫有關,他們是見證上海曆史發展的一批人,葉焯山就是這樣的一個馬車夫。
起初,富貴人家的太太小姐們出門就是黃包車,他們的生意也算可以,滿足基本生活是綽綽有餘的。
可是随着洋人的到來,汽車成為了上海的時髦産品,很多有錢人家都以追求有小汽車為榮。
漸漸的,黃包車越來越備受落寞,黃包車夫的生意也就越來越差,他們養家糊口就成為了一件艱難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葉焯山的日子也不好過,好在葉焯山非常機靈,也特别喜歡新鮮事物。
看到汽車非常受達官貴人們的喜愛,葉焯山立馬就去學習了駕駛技術,不久之後就學會了開汽車,于是乎,他便從一個黃包車夫成為了一名司機。
由于此時的上海灘,司機非常緊俏,而且汽車是上流社會才有資本使用的東西,是以司機這個職業也是通往上流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
果不其然,成為司機之後的葉焯山接觸有錢人家的機會就更多了,葉焯山先是在美國領事館當司機,後來又去了當時的上海富豪程霖生的公館當司機。
機緣巧合之後,葉焯山認識了杜月笙。
名利雙收
天資聰慧的葉焯山認識杜月笙後就明白隻有盡忠職守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能得到杜月笙的賞識。
杜月笙作為一個江湖人士,對有功夫之人有種特别的喜愛,恰巧葉焯山正是懂武之人。
或許是當黃包車夫的時候,為了強身健體和防火防盜,也或許就是天生喜歡,葉焯山一直都堅持練功夫,經常練習拳法。
是以當命運将葉焯山送到杜月笙門下的時候,憑借一身功夫将其他門徒打得落花流水的葉焯山一下子就脫穎而出,鶴立雞群了。
杜月笙門徒成百上千,擅長拳腳功夫的也不在少數,而能将這些狠角色打敗,葉焯山的功夫可見一斑。
據說,葉焯山能被杜月笙看重,除了他一身好武藝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槍法了得。
在冷兵器時代,肉搏戰是取勝的關鍵,可是洋人的炮火來臨的時候,手槍等新型兵器奪人性命隻在一秒之間,是以誰能掌握新型武器,誰就能受到看重。
擅長鑽研的葉焯山将手槍的使用琢磨得非常透徹,而且槍法了得,據說,他能夠在水中漂泊不定的船隻上打中飛镖,可以在百步之外射中銅錢上的方孔。
就這樣憑借着一身好武藝,一手好槍法,葉焯山受到了杜月笙的青睐,于是,杜月笙陸陸續續将一些重要的有難度的棘手工作交給他去做。
葉焯山總能出色地完成交給他的任務,再加上他恪盡職守,嘴很緊,從不對外透漏任何事情,是以深得杜月笙的信任,漸漸地成為了杜月笙的心腹,成為了青幫的四大門神之一。
就這樣,葉焯山從一個靠出賣苦力維持生活的黃包車夫變成了上海青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他憑借着自身的拼搏完成了人生逆襲。
嗜賭如命
成為杜月笙身邊的紅人之後,葉焯山大樹底下好乘涼,跟随着杜月笙在灰色産業上賺了一大筆錢。
不過與其他人不同,葉焯山似乎并不貪心,并沒有趁此機會大肆發展自己的産業。
對于當時時興的歌舞廳戲院,葉焯山都沒有涉足,隻是純粹是出于個人愛好開設了一個馬場。
在廣納門徒,發展壯大自己的個人勢力方面,葉焯山也并不上心,也就隻有幾個小弟,不像其他人一樣一出門就是前簇後擁的氣派。
可以說葉焯山是一個不求名利的踏實人,但是他卻有一個害人的愛好,那就是賭博。
葉焯山非常熱愛賭博,而且每次賭博的時候還非常具有儀式感,要把桌椅全部擦拭一遍,必須擦得幹幹淨淨才行。
入座之後,要把自己的衣服弄平整,不能出現一點褶皺,全部工作做好之後,才能開始正式地打牌。
真的是應了那句老話,“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到了人生頂端的葉焯山自身膨脹的厲害,嗜賭如命,日日沉迷于賭場,一擲千金。
已經完全陷入進去的葉焯山以為終将會回本,自己還有大把的機會可以赢。
然而随着杜月笙出逃上海遠赴香港,青幫樹倒彌孫散,背靠杜月笙的葉焯山也沒有了可以翻本的機會。
總是将萬貫家财全部散盡,最後一貧如洗,晚年窮困潦倒,據說連死後都沒有錢留下可以操辦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