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無數帝王飲恨的匈奴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如今又在哪裡?

憶昔霍将軍,連年此征讨。匈奴終不滅,寒山徒草草——高适

讓無數帝王飲恨的匈奴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如今又在哪裡?

在兩千餘年的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曆史程序中,始終貫穿各個朝代的外部沖突便是來自于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威脅,他們的存在其實遠在西周東周時期便已經有史載可考。漢民族作為中原大地的宗主自然看不起遠在蠻荒、不識禮教的遊牧民族,常以衣冠禮制貶斥其族群為落後的蠻夷。

而遊牧民族的存在也曾一度威脅着中原帝國的安全,盡管從思想上鄙夷其落後,但在戰略上卻沒有一刻掉以輕心,始終防備。最為著名的便是匈奴族群的存在,一直威脅着我國曆史上最強大兩個帝國秦漢的安危。那麼匈奴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民族?曆史發展至今又淪為怎樣的現狀呢?

一、匈奴自起源與漢民族的相持

讓無數帝王飲恨的匈奴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如今又在哪裡?

匈奴可稱之為一個民族,但更準确是匈奴的構成則是一個部族的聯盟存在。與統一的漢民族迥異的是,早在匈奴建國之前,東北亞的草原上就被大大小小的各個遊牧部族所割據着,整體的情況是“時強時弱,别散分離”,很難無法形成一個統一的群體勢力。在廣闊的草原上,最初的匈奴部落聯盟是分布在陰山以北或者是以南地區,包括河套以南一帶的地區,而後來所統一的匈奴國則是在匈奴部落聯盟的基礎上,以軍事手段征服了其餘草原部族而統一建立起來的。

早在西周時期,戎族便有實質性的舉措威脅中原王朝的安危,在著名的曆史典故“烽火戲諸侯”中,西周最後一代君主周幽王被犬戎部落所殺,都城鎬京陷落,迫使平王東遷,拉開了東周的序幕,也造成了周王室的衰微。直到戰國時期,林胡、樓煩等部族時常侵擾當時位居北方的趙國,趙武靈王對此作出“胡服騎射”的改革舉措,将林胡、樓煩等部族驅逐遠遁,并且新開辟了雲中縣等地區。林胡、樓煩的北遷直接導緻了與匈奴部族的趨于融合。

讓無數帝王飲恨的匈奴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如今又在哪裡?

戰國末期,匈奴進犯中原邊疆地區,劫掠趙國邊疆群眾,嚴重威脅到了趙國國家安危,趙國名将李牧出動戰車千乘、騎兵萬餘人人、步兵五萬、弓箭手十萬,施策連連戰敗匈奴,并于匈奴主力展開會戰,大破匈奴部族十餘萬騎,維護了中原邊疆地區長達十餘年的安穩,同時也重創了匈奴的軍事實力。

秦始皇一統中原之後,立刻意識到了北方匈奴部族對中原王朝、群眾的威脅,于公元前215年,令蒙恬率30萬大軍抗擊匈奴,收複河套地區,于上郡地區北望匈奴。造就了“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的盛況。蒙恬還在秦始皇的指令之下,修建北方著名的長城,自此拱衛北境十餘年,匈奴都懾其威猛,不敢來犯。自此迎來了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的安穩。

讓無數帝王飲恨的匈奴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如今又在哪裡?

二、匈奴部族的趁勢崛起

匈奴部族崛起的時機在于冒頓繼位單于後,大敗實力強勁的東胡王,極大程度上的擴充了匈奴實力,随後又吞并了樓煩、白羊河南王等部族勢力,收複了蒙恬時期奪取匈奴朝那、膚施等郡縣,并且對漢朝的燕地、代地多有劫掠。向西進犯月氏,老上單于時期大敗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遷移。北方草原的丁零、渾庾、屈射等小部族順勢臣服,自此匈奴部族成為了北方草原真正的霸主。

漢朝開國初期,由于經曆了秦統一六國的戰争曆程、六國起義抗秦、楚漢相争,嚴重加劇了中原地區的内耗,而恰逢此時卻是匈奴部族的快速發展時期,漢高祖劉邦雖然統一天下了,卻已經無力再度發起戰争去攻打勢頭正盛的匈奴部族了。但作為遊牧民族的匈奴,可不管你準備好了沒有,既如往常一般的掠奪資源、燒殺搶掠,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們生存的手段。

讓無數帝王飲恨的匈奴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如今又在哪裡?

虎視眈眈的匈奴民族屢屢進犯漢朝邊疆,漢軍也隻好被動防守,就連著名的漢高祖劉邦都在抗擊匈奴的過程中,被圍困于白登山,情況危急萬分。後來還是采用陳平的計策,向冒頓單于的阏氏(妻子)行賄,才得以脫離虎口。“白登山之圍”過後漢高祖劉邦認識到此時帝國與匈奴之間的實力懸殊,僅憑軍事手段與匈奴的相争的方式并不可取,是以,在漢高祖劉邦、其後的惠帝劉盈、文、景皇帝時期都采取“和親”政策,安撫匈奴、維護邊境安甯。

三、部族興衰與趨于民族融合

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朝已然經曆了數十年的修生養息,積累多年的力量已然有底氣與匈奴相争,衛青、霍去病接連對匈奴的戰争中連續取得輝煌的勝利,著名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便是霍去病在年輕時期立下的宏圖大志。由此,匈奴的主力徹底崩潰,大漢王朝的心腹大患也得以解決。可經曆重創的匈奴部族,一部分遠遁西方,成就了著名的“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威名,但在其人死後,其建立的龐大帝國也逐漸土崩瓦解。

讓無數帝王飲恨的匈奴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如今又在哪裡?

未曾西遁的匈奴部族繼續北遷逃遁,可經曆着漢王朝的西漢、東漢的衰微,匈奴部族也趁機在草原上發展實力,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大地經受了三國時期的霍亂内耗。晉朝建立之後,也無力彈壓匈奴部族,其後更是由于“八王之亂”的爆發,司馬氏圍繞最高統治者的權位展開了殊死相争,使得一統的晉王朝逐漸瓦解、支離破碎。于是北方的少數民族紛紛南下趁火打劫,匈奴自不例外。史稱“五胡亂華”時期。匈奴人先後建立了劉淵的前漢、劉淵的從子的前趙、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權,都在曆史上昙花一現後迅速湮滅了。

讓無數帝王飲恨的匈奴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如今又在哪裡?

總結

其實縱觀整個漢民族與匈奴之間的相持,可以看到匈奴部族的遷移與融合。北方草原如若有一統的草原強國時,便是少數民族之間聯姻與融合,被中原王朝一舉擊潰之後,也逐漸南遷接受漢王朝的羁縻,逐漸融入了漢文化的體制當中,尤其是“五胡亂華”時期,其實也是多民族的一統的時期。是以時至今日匈奴這個稱謂已然消逝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卻以血脈延續的形式,融入了其他民族當中,以此形式保留了下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