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汽車售後入駐商圈,逛街買車保養“一站式”服務是否可行?

近日,某商業中心與汽車品牌合作,在将汽車門店引入商場的同時,還将“維修保養”這一汽車售後市場的業務引入,試圖打造銷售服務閉環。

據了解,上述汽車旗艦店分為兩部分,地上展區和地下服務工區。地下服務工區提供的服務包括新車傳遞、試乘試駕、美容貼膜、二手車寄售以及輕維修保養等。

此前新造車品牌進駐商圈僅落在“成交環節”節點,圍繞車輛成交開展靜态體驗、動态試駕和銷售講解等方面,最終促成購車交易。上述商業中心與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創新性地将維修保養業務引入商場,尚屬國内首例。

該商業中心相關人士向藍鲸汽車表示,将“輕維修保養”放進商場是其差別于其他商超賣車的優勢。

實際上,這一創新模式要跑通,還需要解決相關場景資質與成本方面的問題。

新能源汽車售後入駐商圈,逛街買車保養“一站式”服務是否可行?

汽修服務場景複雜 安全與風險需考量

除了成本與銷售目标,“安全”一直是車企最為看重的點之一。

電動汽車由很多高壓器件組成,需要專業裝置進行檢查與維修。此外,新能源汽車軟體的普及化,也讓檢測需要更加精密的儀器和專業的技術人員。

目前,全國标準資訊公共服務平台尚無“新能源汽車”的維修開業标準。參考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的《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規範DB 46/ T 518—2020》,新能源汽車維修點除了應當取得相關許可與資質,在服務場地和維修裝置方面,至少應包括适量的新能源汽車專用高壓(絕緣)維修工位、符合國家規範的動力蓄電池拆卸專用場地、動力蓄電池存放庫等。

新能源汽車售後入駐商圈,逛街買車保養“一站式”服務是否可行?

也就是說,如何在購物中心打造适合汽車維修保養的軟硬體設施是開發商與車企需要考慮的問題。

威馬汽車相關人士向藍鲸汽車直言,“商圈場景并不适合開展相應汽車類服務,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汽車類服務需具備一定資質,當中有服務設施要求。電動汽車是帶高壓的産品,出于安全因素應當在具備專業條件的場所進行作業。”

此外,極氪汽車内部人士也告訴藍鲸汽車,新能源汽車售後場地需要布置固定儀器,除了來回搬動儀器還要配備專業人士,加大了車企的成本。

不過,也有車企人士認為,這種新的模式值得期待。

多位傳統車企人士向藍鲸汽車表示,“傳統車企與傳統房企的商業化創新轉型值得鼓勵,要随着市場變化調整戰略。如果這個模式打造成功,會比較有噱頭。”在其看來,這種新的模式目的并非依靠售後服務賺錢,而是建立與使用者溝通的管道,達到服務更新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傳統車企人士還提到了這一模式對品牌形象的潛在風險。

“對于品牌生命周期較短的新勢力品牌而言,将售後等一系列環節引入商圈不太現實。”在他看來,與4S店這類“自己的地盤”相比,商圈具有不可控性,一旦使用者在售後環節與品牌出現糾紛,将對品牌形象造成緻命性打擊。

核心商圈寸土寸金 成本與利潤的博弈

實際上,汽車品牌進駐商圈早已不是新鮮事,商圈所具備的流量特質與新造車品牌年輕化的客群存在一定的協同性,雙方的合作能夠實作1+1>2的效果。

随着特斯拉在中國市場踐行汽車直營模式并取得成功,且資本支撐下的新造車品牌付租能力較強,越來越多品牌将車“開進了”商場。

但要指出的是,若将“維修售後”服務搬進商場,商業中心與車企在成本和利潤上存在博弈。

于商業中心而言,汽車維修保養業态能否為自身帶來穩定與有效的客流量,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商鋪部負責人、董事王蕾向藍鲸汽車指出,“盡管新能源汽車品牌的付租能力非常強,但商業中心在做業态選擇時,租金隻是考慮次元之一,還需要考慮與項目整體業态的互補互動性。”

她舉例稱,銀行的付租能力非常高,但由于人們去銀行的目的性較強,無外乎存取款或辦理其他公務,這一業态很難與其他業态産生互動性,不一定适合放在客流量較大的位置。

“汽修能否為商場帶來流量還有待考證。對于許多在黃金商圈的購物中心而言,其租賃區域寸土寸金,且不少商圈都在B1層打造流量屬性強的街區。”王蕾直言道。

于品牌方而言,商業中心的租賃成本與租期的不确定性為“維修保養服務進商場”這一業務模式帶來挑戰。

極氪汽車内部人士表示,賣車在所有車企都是第一線,雖然近幾年的投入被研發所取代,但賣車的優先級和權重仍然遠高于售後,“在商圈附近租用那麼大場地支撐售後,成本很難Cover住。”

他進一步提到,商場的合作租期不算穩定,自主權在商場(産權方),“租期方面車企較為被動,維修保養儀器的移動非常麻煩且成本高,是以品牌方不敢大規模投入。”

王蕾也表示,“三年”是商業中心與車企合約期的正常選項,部分核心商區的業主出于對新造車經營穩定性的擔憂可能還會壓縮合同周期,對品牌而言,稍長的合同期有利于攤銷裝修成本。

“汽修本身是否能為商業中心帶來流量,整體付租能力是否能與業主方達成一緻,這些都是未來需要關注的問題。”王蕾總結道。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受訪業内人士對“維修保養服務進商場”的模式持觀望态度,但他們均提到了開發商與車企在用車環節的合作将會是未來的大趨勢,如合建品牌專屬充電樁建設、停車優惠等。

目前,國務院辦公廳及國家發改委釋出的新能源汽車、換電基礎設施相關檔案均提到了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的支援,前述提及的商業中心與車企的合作所提供服務也包括免費停車。

“國家對于公共充電樁建設的支援讓車企與開發商找到了合作共赢點,有利于解決停車庫空置率問題,同時也有助于車企完成補能建設,進而提升車主買車後的品牌服務、提升品牌口碑。”汽車行業人士向藍鲸汽車如此說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