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枭雄曹操曾經說過:
"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自古有帝王将相之才者都通曉先做人,再做事的重要性,上司者不在于自身的才智如何,還在于有多少聰明人可為他所用。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十裡洋場,霓虹閃爍,紙醉金迷,各路大佬聚集于此,權利,欲望交織纏繞,
軍閥,黑道互相勾結
……
這一切,都繞不過一個傳奇的人物,他從一個賣水果的小商販幹到了
"上海皇帝"
,他雖權勢極大,聲名顯赫,卻一生低調謙和,彬彬有禮,雖然沒有上過一天學,但看起來彬彬有禮,一副書生做派,他就是稱霸一個時代的杜月笙。
坎坷發家
1888年,杜月笙出生于上海外圍一個貧苦的家庭,時局動蕩,朝不保夕,父母在她4、5歲時就相繼離世,靠吃百家飯長大的他早早就見過無數白眼嘲笑,也體會到
無權無勢帶來的酸楚
。
那時的杜月笙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背着書包上學堂,可他心中也明白自己的情況,這簡直是天方夜譚,是以他也就把這個願望深深地藏在内心的最深處,不敢與外人透露。
為了養活自己,14歲的杜月笙應征到一家水果店做學徒,由于他聰明機靈、手腳勤快,掌櫃便收下他做學徒,杜月笙在此學會了單手削梨,梨皮不斷,粗細均勻這一絕活,在他做到
上海市黑幫老大
的位置時,還經常在飯桌上展示這一絕活,沒有絲毫的介意。
杜月笙雖然聰明機靈,但上海的繁華還是蒙住了這個十幾歲少年的眼睛,手中有了閑錢之後,他開始頻繁的出入賭場,卻常常賠的血本無歸,深覺愧對掌櫃提攜的他無奈離開了水果店,轉投到當時上海灘的老大
黃金榮之妻林桂生的麾下
剛開始林桂生并沒有注意到這個不起眼的年輕人,直到有一次黃金榮的三箱煙土無故被偷,無從查起,心細如發的杜月笙主動請纓,
不到三個小時就要回了煙土。
這一舉動雖然讓林桂生刮目相看,但杜月笙沒有是以讨要獎賞,飄飄自傲,反而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繼續做原來的苦活、累活。
此後林桂生生病,杜月笙鞍前馬後忙活了大半個月,為林桂生熬藥做飯,常常她一個眼神過去,杜月笙便明白該做什麼。這樣的杜月笙讓林桂生看進了眼裡,
有意要提拔他。
病好之後,林桂生便帶着杜月笙将去賭場,還赢了2000大洋,她有意要看看這個年輕人
究竟能否沉得住氣
出乎她意料的是,拿到"巨額"錢财的杜月笙沒有吃喝嫖賭,反而将錢都分給一起吃苦受累的兄弟們,雖然暫時失去了錢财,
卻收獲了一
種
兄弟們的擁趸
,林桂生将這件事講給黃金榮,黃金榮不禁驚歎道:"恐怕我之後,上海灘的老大就是杜月笙了。"
"仗義疏财"也成了杜月笙身上一個顯眼的符号标志,一躍成為黃金榮的二把手,杜月笙自己也說:
"我為人處世,靠的就是一個'誠'字"。
意外結拜
上海灘曾經流傳着這樣一句話:"
黃金榮貪财,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
。"
黃金榮為了戲子陸蘭春,毆打當時浙江督軍盧永祥的兒子盧筱嘉後,被人二話不說就綁入大牢處死,此時的杜月笙深深地明白了
"民不與官鬥"
的道理,即使黃金榮是一方惡霸,在盧永祥軍隊的真槍大炮面前還是要舉手投降。
是以他十分注意與官府的人打好交道,主動找到盧永祥,自願放棄三鑫公司三成股份換黃金榮平安,周圍之人都感慨在杜月笙
仗義慷慨、知恩圖報、值得結交,
又收獲了一波好名聲,同時也打通了官府的門路,為自己尋找到第一個靠山。
一日,一個人高馬大,流氓模樣的年輕人來到杜月笙的賭場,屢屢獲勝,反常的行為引起了賭場的注意,當場識破他出千的伎倆,正要打一頓将他扔出門之時,這個年輕人卻不見絲毫慌亂,
反而大聲說要見杜老闆。
賭場的馬仔見此也不敢随意處置,隻能請杜月笙出來處理。杜月笙出來之後,發現并不認識眼前這個人,但看到這個人眼神中的狠勁和堅決,杜月笙就判定這個年輕人絕非池中之物,他日必能躍龍門,于是就将人放掉,過了幾日還給他一封推薦信和1000銀元,
幫他報考黃埔軍校的。
在杜月笙的幫助下,這個年輕人的命運就此改變,6年之後,杜公館的門前就有一個身穿軍裝、坐着軍車的威風凜凜的年輕人,
這個人就是戴笠。
他感念杜月笙在他還未發迹之時的出手相助,特意趕回來與其結拜為異姓兄弟,這也是杜月笙之是以能
橫霸上海的第二個大靠山
唇亡齒寒
戴笠有勇有謀,在黃埔軍校時就引起了委員長的注意,更是一手創立了後來鼎鼎大名、令人聞風喪膽的軍統,在戰争爆發之後,軍統的權利空前,在上海灘的地界,
他說一,沒人敢說二。
據杜月笙的女兒杜美茹回憶,"
戴笠虎目生威,每次與他對視都脊背發涼
,心中發慌,是以每次戴笠來到家中有事商量之時,杜月笙都會讓她帶着弟弟妹妹躲到家中的房間裡面,避免有所沖撞。
在戴笠與杜月笙的合作走向最輝煌的頂點之時,卻傳來了戴笠所坐飛機意外墜亡的消息,杜月笙聞之色變,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一蹶不振,
幾乎崩潰,失态到急忙忙跑到五樓想要直接跳下去的地步。"
雖然最後杜月笙被家人勸住,但他也深知失去戴笠的庇護,杜家在上海的生存就如虎口中的羊肉,越是鼎盛越是有人觊觎,深知後果的杜月笙
帶着全家逃到香港,
沒過多久就因病去世了,稱霸上海灘的一代枭雄就此落下帷幕。
文/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