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前的大英帝國:實力衰退嚴重,霸主地位搖搖欲墜

文/寂寞的紅酒

英國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個強盛帝國,曾稱霸世界二百多年。鼎盛時期的英國控制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可以說在世界上橫着走,根本沒人敢惹他,凡是和他叫闆的基本都被他收拾了。俄國、德國、法國乃至美國、日本和意大利,都曾吃過英國的虧。不過二戰前,英國的實力嚴重衰退,其霸主地位已經搖搖欲墜。

二戰前的大英帝國:實力衰退嚴重,霸主地位搖搖欲墜

實際上,早在一戰前,英國就已經出現了衰落的迹象。确切的說,英國走下坡路是從19世紀末開始的,其标志性事件就是第二次布爾戰争(1899年10月11日至1902年5月31日)。在第二次布爾戰争中,英國損失慘重,傷亡數萬軍隊,僅僅死亡的就有2萬餘人,消耗了高達2.5億英鎊的軍費。戰争不僅掏空了英國的國庫,而且沉重打擊了英國的國際威望。在人們眼裡不可戰勝的英國從此走下神壇,不僅各殖民地政府開始離心,而且其他國家蠢蠢欲動,開始挑戰英國人的霸權,其中最積極的就是德國,德國人直接跳出來和英國人叫闆,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二戰前的大英帝國:實力衰退嚴重,霸主地位搖搖欲墜

一戰後,作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争中士兵傷亡約80萬,軍費開支近100億英鎊,國民财富損失了1/3,出口大幅下滑,僅為進口額的一半。巨額的貿易逆差,迫使英國變賣海外投資的1/4,即10億英鎊去補償貿易的巨額逆差。英國由此開始衰落。到二戰前,英國的工業實力已經滑落到世界第四位,英國的經濟總量還不到美國的一半,澳洲、加拿大等殖民地變成了自治領,實際上已經獲得獨立。

二戰前的大英帝國:實力衰退嚴重,霸主地位搖搖欲墜

受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英國經濟持續低迷,工業發展止步不前。海軍實力表面與美國并列世界第一,實際上大多數都是老舊軍艦。英國的衰落已經非常明顯。随着英國綜合國力的不斷下降和獨立思想運動的流行,各殖民地離心離德。相對于對手德國、日本和盟友美國,英國的表現是政府效能低下、官員腐敗不堪、群眾厭戰、軍隊不堪一擊、武器裝備老舊、戰術思想落後。可以說,二戰爆發前夕的英國實際上已是外強中幹。

二戰前的大英帝國:實力衰退嚴重,霸主地位搖搖欲墜

由于英國實力的衰退,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家開始挑戰英國人的霸權,蘇聯人也開始趁機興風作浪。而袖手旁觀的美國人則不斷給英國人挖坑。實力的衰退、内部的危機以及外部的挑戰,把英國人整的焦頭爛額。實際上,當時的英國已經無力維持其殖民霸權,大英帝國搖搖欲墜。大英帝國就像一所即将坍塌的破房子,隻需要臨門一腳房子就會崩塌。這也是大英帝國會執行綏靖政策,對德國人處處忍讓的主要原因。當然,英國人的綏靖政策最終養虎為患,讓德國人把歐洲攪得天翻地覆。大英帝國為了維持自己的尊嚴,最終在和德國人的戰争中元氣大傷,最終把霸主地位讓給了美國。

參考資料:《二戰史》、《二戰中的英國》、《來自競争的繁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