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酷玩實驗室
2024-06-03 16:04釋出于河南科技領域創作者
隐私,是一個遠古的話題。
從第一個人類把葉子遮在自己的私處開始,隐私就與我們息息相關。

我們開始羞于隐私,我們便保護隐私。
一旦保護隐私成了訴求,那麼破壞隐私便是一種欲望。
這一哲理自古就貫穿在人類的作品與轶事之中。
比如說中國民間文學大作《金瓶梅》,沒幾話就要與讀者好好探讨隐私的重要性。
第13回,迎春窺觑西門慶與李瓶兒偷情。結果才過了7回,第20回,西門慶便反手偷窺李桂姐陪客。
第13回,直接搭梯子翻牆了,是實體意義的翻牆
就算是到了科技發達的現代,人類登月了,蛟龍入海了,原子彈在日本試爆了。
我們還是解決不了隐私問題。
比方說現在十分注重個人隐私的冠希老師,在年輕的時候也沒保護好隐私。
2006年,陳冠希的私人電腦出現了故障。
他委托自己的助理幫他去電腦店修理電腦,并叮囑不要讓維修工打開電腦裡的檔案。
結果,這位名為謝立翹的電腦維修人員,反手把冠希老師的文娛作品全部都發到了論壇。
讓冠希老師完成了娛樂圈的最後一舞。
至此,除了吃飯靠牆坐,釣魚戴頭盔。
修電腦前先删私密檔案,也成了當代社會自我保護的心法。
一向嚴謹注重細節的日本民族,也不斷通過文藝作品告訴許多中國青年,注重隐私。
一句“太太,你也不想這些事被家裡人知道吧”,令觀衆無不毛骨悚然。
避免隐私洩露,一直是iPhone的賣點之一。
要是喬布斯和庫克都早生個10年,早點量産iPhone,或許冠希哥現在還活躍在電視熒幕上。
但是,最近就有Reddit使用者釋出文章,稱他曾經删除過的舊照片突然重新出現在了他的相冊中,一部分iOS beta測試人員也在抱怨同一個問題。也就是說,你在iPhone中删除的照片或許并沒有被徹底删除,而且未來,它們極有可能會在手機中複活。
01 你的隐私照,正被複活
數年以前,我一朋友出去談生意,去了越南,順便體驗了下當地的KTV,出于對越南女性審美的欣賞,他便悄悄打開了手機,拍攝起了從業人員們的照片。
結果,他忘了關閃光燈。
一位年紀較大的女主管,老道地讓他遞出了iPhone,用中英雙語流利地說道:“把照片删了”
他照做了。
然後女主管又指了指iPhone的“最近删除”,說沒删幹淨,這裡也得删了。
當時iPhone的版本還沒有爆出這個驚天bug,但iOS 17.5之後,我的朋友或許能舊地重遊一番。
其實在正常的iOS相冊裡,蘋果确實是為使用者提供已删除照片的恢複功能,不過該功能僅限時30天。
當超過30天後,使用者删除的照片理論上将永久被删除。大家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直到那篇Reddit文章出現。
就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開始分享自己在iOS上被“複活”的異常資料。
一位Reddit使用者說,他看到他多年前拍攝的未曾删除的圖像,突然出現在了“最近”相冊中。
最駭人聽聞的,還是一位使用者表示自己的300多張已經删除的“私密”照片突然在已經賣給朋友的iPad上。
等于說,有沒有可能,其實蘋果在悄悄收集使用者的資料呢?
甚至,還有人反映,在版本更新之後,自己的語音信箱裡的26條語音留言全部“複活”了。
無數的蘋果使用者開始在網際網路上讨說法,就這樣,蘋果突然之間成了風口浪尖的中心。
有人懷疑蘋果其實一直來利用iCloud來監視使用者資料,但随後又有使用者表明,他從未使用過iCloud同步手機,但是依然看到了複活的圖檔。
那麼既然和iCloud無關,究竟被删除的圖檔是怎麼複活的呢?
根據蘋果後續更新的修複的iOS17.5.1的更新檔來看,這些被删除的資料其實都來自裝置的本地存儲,之是以會複活完全是因為,我們從未真正意義上删除過它們。
就好像是小時候,你媽媽讓你收拾你學習桌上的垃圾,你卻把垃圾都放在抽屜裡一樣。
并不是眼睛看不見了,垃圾就消失了。
同理,用火遍全網的X妞不等式來說,我删照片≠照片消失。
一個屋主認為,自己把垃圾放在卧室外,就等于看不到垃圾了
02 我删照片≠照片消失
這裡就要跟大家科普一個關于計算機資料的小知識了,在現在的絕大多資料項目中,程式員使用的都是邏輯删除。
啥意思呢?
我們回想一下電腦上删除檔案的操作。
是不是檔案删掉之後會出現在資源回收筒,但隻要在資源回收筒裡點一下恢複,資料就幾乎瞬間複活了。
這是因為這些資料本身根本沒有删除過,它們隻是位址被系統更改到了資源回收筒罷了。
這其實很好了解,你在現實中“扔垃圾”的指令,也隻是要求社會把垃圾轉移到垃圾場的位址中。
本質上這些由0和1組成的資訊,根本就沒在你的硬碟裡發生任何變化,是以它恢複起來才會那麼快。
就算是你清空了資源回收筒,試圖徹底删除這些資料,在底層邏輯上其實和之前也沒有什麼差別,你隻是删除了檔案在系統當中的索引,讓你的系統找不到這些資料。
這些0和1的資訊依舊完好的存在你的硬碟裡,而且隻要有辦法修複這個索引,你的“清空了的資源回收筒”一樣可以複原,這就是邏輯删除。
是以,有的軟體就貼心地提供了深度清理選項,我記得小時候用某安全衛士還是某大師,就在右鍵菜單裡,提供了一個深度清理的選項,結果我點進去。
TMD跳轉到了XX清理大師和XX桌面寶的下載下傳位址。
在B站也有類似的各種挑戰,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那麼既然原來的資料沒有删除,新的資料又是怎麼寫進來的呢?
前面說過了,删除的本質,是讓系統丢失已删除檔案的索引。
就是讓你家看不到垃圾了。
那麼在正常情況下,系統把已删除檔案所占的硬碟空間标記為空。
當新資料過來時,會直接在這個“空”的空間内覆寫上去,你的老資料也就一點一點被新資料覆寫。
隻有當所有空間全部被新資料覆寫,老資料徹底不存在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料删除,再也無法複原了。
這邏輯應了一句古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當樹木落下的花朵變成“垃圾”後,落在了土地,漸漸地被新的泥土覆寫,就變成了養料,“消失”在了大自然中。
而蘋果這次“複活”的照片就是邏輯删除的BUG引起的。
根據蘋果的解釋,iOS17.5之是以會出現照片“複活”的問題,主要是裝置檔案系統上資料條目發生了損壞。
根據國外媒體在蘋果後續釋出的修複更新檔iOS17.5.1逆向進行中的發現,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一個17.5.1的資料遷移例程删除了。
資料遷移,這個功能或許就是“罪魁禍首”。
它的原理,我們可以大體了解為掃描底層檔案系統中的舊資料并把它們重新導入照片。
但是因為bug問題,那些理論上應該“删除”掉的照片,被重新掃描并添加回了相冊裡。
這也就是為什麼受影響的都是裝置本身的檔案,而不是那些已同步到iCloud的。
這個BUG的運作方式,就好像是一個想要把暑假作業丢掉的男孩,被民警千辛萬苦找到般逆天。
是以事實就是這樣,沒有什麼蘋果一直監控并記錄使用者隐私資料這樣害人聽聞的大公司作惡事件。
這隻不過是一起由BUG所引發的偶然性事件。
在釋出修複更新檔之後,蘋果也再次強調了,大部分使用者的iPhone其實并沒有受到影響,而且蘋果也無法通路使用者手機上的照片和視訊檔案。
但就算是修好了BUG,你真的可以放心的把隐私存放在iPhone上,永遠不洩密麼?
就算上是iPhone能很好地保護你的隐私,你覺得你就能當一個網際網路社會上的透明人嗎?
我想,很難。
這個世界就是個無孔不入的繭房,隻挂着一盞光明的台燈,在光明之外,隻剩黑暗。
檢視原圖 791K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 -
已删除私密照片“複活”,蘋果的隐私保護掉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