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曆代皇帝的後宮中,嘉慶皇帝的後宮算是最為平穩的,然而,不知為何,嘉慶皇帝的後宮也是非常淩亂的,為何呢?因為妃嫔經常更換封号,比如說今天要講的這位,就更換了三次封号,她就是嘉慶後宮的莊妃。

一提到莊妃,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肯定是孝莊太後,誠然,孝莊太後做妃子時的封号确實是莊妃,但不知為何,一百多年後,嘉慶後宮又出現了一個莊妃。這位莊妃本姓王氏,後改為王佳氏,是來自内務府的一名包衣女子,父親伊裡布不過是一個文舉人,由此,王氏需要參加内務府舉行的宮女選秀。
大約在乾隆晚年,王氏在宮女選秀中脫穎而出,不過,乾隆并沒有将其留在身邊,而是将王氏賞賜給了十五阿哥永琰,由此,王氏便成了永琰身邊的一名丫鬟。當時這種丫鬟一般稱為使女,如果使女幸運地被皇子寵幸,那麼就會改稱為格格。
或許是受家庭環境的影響,王氏雖然出身低微,但卻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再加上她相貌清秀,聰明乖巧,深得永琰的喜愛,沒過多久,王氏便成了永琰的侍妾。
嘉慶元年,永琰在父親乾隆手中接過了象征着最高權位的玉玺,開始了嘉慶王朝的統治。同時,嘉慶潛邸的妻妾都成了大清皇妃,王氏被封為春常在。雖然王氏初封隻是一名常在,但在此後曆次冊封中,王氏卻一次也沒有落下,嘉慶三年封春貴人,嘉慶六年晉吉嫔。
嘉慶十三年四月,嘉慶第二子綿甯(道光)喜添長子(皇長孫奕緯),嘉慶帝龍顔大悅,對後宮妃嫔統一晉封,王氏是以而被晉封為吉妃,不知為何,沒過幾天又變換了封号,改為莊妃。由此,王氏經曆了由春常在、春貴人、吉嫔、吉妃和莊妃的變更,封号就有三個,這在清朝曆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嘉慶十六年二月十五,就在王氏被晉封為莊妃三年之後,她便遺憾地離開了人世,死在了圓明園,随後,嘉慶帝下令将王氏的金棺暫時停放于西花園。
然而,此後卻發生了兩件十分怪異的事情,第一,嘉慶帝兩次來到西花園莊妃的棺前祭奠。第二,在随後的葬禮上,中宮的孝和睿皇後竟然參加了,堂堂大清皇後為何會參加一名妃子的葬禮呢?隻能說這是嘉慶的安排,那麼,嘉慶為何又安排皇後參加莊妃王氏的葬禮?
這一切都顯示,莊妃王氏是一個不尋常的女人,她深得嘉慶的寵愛。可能有人要說了,嘉慶為何不将王氏追封為貴妃呢?這其實也很好解釋,嘉慶是一個比較循規蹈矩的皇帝,一切都會按照祖宗的規章辦事,即使再寵愛一個女人,他也不會違背家法或是祖制,隻能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王氏。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莊妃王氏沒能為嘉慶帝生兒育女,如果她有幸生下皇子或是公主,或許嘉慶也會對其進行追封。不過,出身低微的王氏竟然獲得了大清天子如此厚愛,想必地下的她也會非常滿足了。
參考資料:《清宮檔案》《清仁宗實錄》《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