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方觀察|香雲紗非遺傳承人周曉剛獲評進階工程師

1月12日,在位于廣州南沙區榄核鎮的順熙曬莨廠裡,61歲的香雲紗非遺傳承人周曉剛一邊留意天氣情況,一邊打電話确認“今天能否曬莨”。

曬莨,是将布匹浸入到由薯莨汁液制成的不同濃度的莨水中,輕柔拍打撫弄,使布匹吃透莨水,之後在草地上晾幹,再循環往複的染色過程,是香雲紗制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香雲紗的曬莨曆程,是一個和陽光、水、泥土發生接觸與反應的過程,對天氣的要求頗高,周曉剛對天氣的格外關注,也正因如此。

據悉,南沙共有6人通過了2021年度廣東省鄉村工匠傳統工藝類職稱評審委員會的評議,其中進階工程師1人,工程師3人,助理級工程師2人。周曉剛憑借一手“曬莨技藝”,成為南沙首位傳統工藝品工藝專業的進階工程師。

傳承:20年堅守盼弘揚香雲紗文化

最初因機緣巧合入行的周曉剛,如今已經從事香雲紗曬莨工作20年了,從一個懵懂的學徒,到現在手握雙面黑膠莨沙綢等專利的專家。周曉剛坦言,“這條路并不好走”。

南方觀察|香雲紗非遺傳承人周曉剛獲評進階工程師

回想起剛入門的時光,令他最難忘的是曬莨時遇到的下雨天。“每年曬莨都會遇到突然下雨的情況,一般都在端午節前後,這個季節的溫度和濕度很适合曬莨,但天氣陰晴不定,當觀察到天要下雨時,我們就要以100米沖刺的速度,将晾曬在草坪上的莨綢‘搶’回來。”他回憶道,“一開始自己對莨綢的含水量把控得不好,做了半年後,在師父的提醒下,才一點點地學習改進過來。”

談及堅守的初心,周曉剛告訴記者,在慢慢接觸後,自己對香雲紗有了更多的了解,“香雲紗的制作過程展現了很多傳統工藝,這些精妙的工藝讓我折服,這也讓我慢慢堅定了要傳承傳統工藝和弘揚香雲紗文化的決心。”

創新:雙面“過泥”更新工藝

針對傳統香雲紗隻有一面‘過泥’(即用河泥染色)的制作工藝,在長期的實踐中,周曉剛結合現代染色技術理念,運用分層、分次、分段處理的手法,創新“雙面黑膠莨紗綢的制作工藝”,提高了染色的牢度,成功制作了“雙面黑膠莨紗綢”,并通過專利認證。

南方觀察|香雲紗非遺傳承人周曉剛獲評進階工程師

“我們現在的工藝色牢度可以達到歐盟标準,這在植物染色裡來說是很難得的。”周曉剛介紹說,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目前工廠還創新性地将曬莨染整工藝運用在棉麻等面料上,不斷提高工藝水準,以适應多種面料特性。

周曉剛還認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香雲紗的推廣也需要創新。他認為,香雲紗很契合“環保”這一時代發展理念,香雲紗曬莨工藝使用的材料主要是薯莨和河泥,均為天然原料,該工藝環保低碳,适應當今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隻要我們有更多創新,就能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關注,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傳統工藝。”

未來:職稱評定可為行業引人才

“開展鄉村工匠專業人才職稱評定是一場及時雨,它為從事香雲紗曬莨的年輕人照亮了職業發展的道路,讓加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看到了自己的上升空間。”在周曉剛看來,像香雲紗曬莨這樣的傳統技藝,要想傳承和發展,讓更多年輕人加入是必不可少的。而一位香雲紗曬莨手藝人,往往需要3到4年才能“出師”,如果人才的付出得不到認可,那麼對于行業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南方觀察|香雲紗非遺傳承人周曉剛獲評進階工程師

據了解,按照省、市職稱工作部署,南沙區積極開展鄉村工匠專業人才職稱評審工作,并舉辦了兩期鄉村工匠專業人才職稱評審宣講會,為南沙區農村基層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提供職稱評審服務。

(供圖: 劉偉、謝子亮、陳楠熹)

責編:楊曉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