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當傳統碰上新潮當青春遇上非遺會擦出什麼别樣的火花呢

他們可以給你答案

他們是90後、00後是我們的同齡人是“非遺傳承人”是“手藝人”更是“守藝人”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00後女孩

蠟染讓我走得更遠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21歲的王欣穎來自貴州省丹寨縣

6歲開始接觸蠟染

19歲被評為丹寨縣蠟染非遺傳承人的她

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匠二代”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王欣穎在蠟染體驗店内檢視制作完成的蠟染作品

苗族蠟染是苗族

世代相傳的民間手工技藝

成品色調素雅、紋樣優美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地方特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王欣穎(左)在蠟染體驗店内與遊客交談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王欣穎(左)在蠟染體驗店内指導遊客學習蠟染

2017年,在國家脫貧攻堅政策的扶持下

王欣穎和家人在小鎮上陸續開設了蠟染體驗店和蠟染制作工廠中的房間專門從事苗族蠟染産品的推廣、制作、研發和銷售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2021年4月

王欣穎受邀參加了上海時裝周

“外面的城市很美,樓很高

但是我覺得家鄉更适合我

隻有蠟染能讓我走得更遠

下一步,我要将蠟染元素

融入國潮服裝設計之中

讓更多的人喜歡蠟染”

苦練17年

“水上起舞”不是夢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淩波微步

水上起舞

這可不是小說裡才有的“中國功夫”

而是95後非遺傳承人楊柳的獨竹漂表演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赤水河上楊柳的古裝戲表演

獨竹漂又稱獨竹舟

是發源于貴州赤水河流域的

一種民間獨有絕技

也是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曆史

楊柳的奶奶是遵義市獨竹漂協會會員

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的她

從小就學會了在水面劃行獨竹漂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楊柳希望家鄉的傳統文化之美能被更多人看到她将自己學習的舞蹈融入獨竹漂創造出獨竹漂全新的表現形式把獨竹漂從民間體育活動項目逐漸演變成了一套融合藝術表演元素的獨竹漂水上表演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她還在網絡上傳了自己的視訊至今已獲得百萬粉絲視訊更是火到海外

在網上走紅後楊柳依然堅守初心,努力鑽研技藝因為她和奶奶有一個共同的夢想讓獨竹漂走向世界!

接過外婆衣缽

賦予古書畫第二次“青春”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1996出生的曹鶴俊是甯波從事古字畫修複工作中年紀最小的一位

曹鶴俊的外婆姚愛娟是甯波書畫修複行業的代表人物在外婆的熏陶下

曹鶴俊年幼時便對中國書畫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曹鶴俊和外婆姚愛娟攜手修複國畫

曹鶴俊從國小開始學習國畫

大學畢業後他接過外婆的班

成為一名年輕的“90後”非遺傳承人

“修複完一幅字畫

常常要花費一到三個月的時間

每天隻能做一個步驟

不僅需要有耐心,更需要有恒心

而經過修複師的手

古字畫才能重新煥發青春”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修複前後的古畫

古書畫修複既要求擁有

詳實的史料支撐

又需要極其高超的修複技藝

需要有細心、耐心

就算對專業人士來說

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耐心、堅持

加上興趣和家傳

是我能夠堅持下來的重要原因”

來自北大的“寶藏男孩”

在創新中傳承,在作品中講述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1995年出生的郎佳子彧

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2018級研究所學生

同時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面人郎”的第三代傳人2010年破格被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吸收為準會員曾多次赴國外表演面塑曾多次參展并獲獎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幼時郎佳子彧随父親學習制作面人

郎佳子彧出生在一個“面人世家”

爺爺是“面人郎”的創始人

父親也一直守護“面人郎”而努力

看着父輩作品長大的他

很自然地就想要繼續堅持傳承面人

自五歲起

他開始正式跟随父親學習這門手藝

在北大藝術學院求學期間

和院長的一次對話

讓郎佳子彧意識到

“創新”對于繼承傳統不可或缺

正因為有了創新

傳統才能經久不衰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郎佳子彧作品

他嘗試将個人情緒與作品結合

以“做自己”為核心來傳遞内心的創作

“一個能被長久銘記的作品

不一定具有多經典或多新奇的主題

但一定能表達作者想法

并讓觀賞者産生強烈的共鳴和震撼”

郎佳子彧說道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郎佳子彧在國家圖書館開設面人課程

如今,郎佳子彧還是一名創業者

他在社交媒體上釋出視訊教程

推出與面人相關文創及DIY材料包

還會舉辦線下教學課

讓更多人能進一步接觸、了解面人

面對傳承非遺這項重任

郎佳子彧也曾産生過自我懷疑

但現在他已釋然

“即使現實中困難重重

但隻要能盡自己一份力量

讓一部分人慢慢認識和熱愛這門技術

自己就很滿足了”

參展中意外走紅

非遺值得我們每個人的尊敬

2003年出生的魏宇航

是“十八翻”的第六代傳人

曾經隻被少數人知道的傳統文化

因為他的展示被報道而走紅

“十八翻”制作工藝繁複

紙張需要經過特殊的制作、上色

再經不同的折疊方法

才能變化出形态各異的紙翻花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在一次非遺展覽中

魏宇航和爺爺奶奶一起

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

期間被拍攝采訪

年輕有活力的他

立馬在網上走紅

魏宇航認為

“非遺值得我們每個人的尊重

尤其是作為00後的我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堅守

這些年輕的“非遺繼承人”們

從上一代人身上

接過大旗、扛起重任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新時代中重綻光芒

讓自己的青春

在堅守與創新中熠熠生輝

選題:孫育松

編輯:孫育松

這誰看了不叫一聲“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