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1899年,突尼西亞市。突尼西亞位于非洲大陸的最北端,北部和東部面臨地中海,隔突尼西亞海峽與意大利西西裡島相望。突尼西亞是曆史悠久的古國,早在公元前9世紀,這裡就建立了強大的迦太基帝國,比羅馬帝國還要早。公元前146年,突尼西亞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703年,被阿拉伯人征服。1881年,突尼西亞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突尼西亞蘇斯市。蘇斯市是突尼西亞市與斯法克斯市之後的第三大城市,也是一座著名的海港城市。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1899年,迦太基的大教堂。迦太基是著名的古城。公元前9世紀這裡建立了迦太基帝國,成為地中海沿岸著名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迦太基在與新興的羅馬帝國進行了數次戰争後被擊敗,城市被夷為平地。大教堂建于1884-1890年,用來紀念法國國王路易九世,他于1270年在進攻突尼西亞時病死。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1899年的聖凱瑟琳清真寺,一座建造在迦太基磐石上的寺廟。該寺始建于1812年,直到1970年才完全竣工。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站在巴黎酒店上看到的突尼西亞市。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1899年,凱魯萬市的一次遊行活動。凱魯萬市興建于670年,為伊斯蘭教四大聖地之一。800-909年,阿格拉比德王朝定都于此,曾是北非重要的政治、商業、宗教和文化中心。11世紀後,随着突尼西亞城的興起而地位下降。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突尼西亞市的宮廷畫室。1881年,在這裡締結了《巴爾杜條約》,突尼西亞喪失了獨立地位,徹底淪為法國殖民地。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宮廷卧室。侯賽因王朝的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薩迪克(1813-1882年)曾住在這裡。1881年,阿勒.薩迪克在法國的逼迫下簽訂了《巴爾杜條約》,其繼任者為阿裡.穆迪特。淪落為法國“保護國”的突尼西亞形式上還是一個國家,但其君主不過是法國殖民當局的傀儡而已。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巴爾多裝飾華麗的法庭。巴爾多位于突尼西亞西面肥沃的平原中,是一座13世紀的宮殿,原為突尼西亞貝伊(統治者)的冬季行宮。

十九世紀末,法國殖民下的突尼西亞,感覺比同時期的清朝強一些

1899年,突尼西亞市的一家醫院。(圖檔來源:《突尼西亞風光與人物》。約拍攝于1899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