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在中國近代史上各種利益團體争鬥十分激烈,但總有人能夠順應曆史的潮流,做出我們現在看來最正确的選擇。但是在當時看來,很多人對他們的選擇嗤之以鼻。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馮欽哉。馮欽哉作為一名軍事将領,在亂世之中卻不願被人驅使,雖作為楊虎城手下的将領,但卻拒絕“西安事變”,而是主動投靠老蔣;搖身一變成為國軍将領後,卻和蔣介石之間的關系日益惡化,成為抗日名将;在解放戰争爆發後,他卻極力勸說傅作義和平解放北平;但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卻因“不事二主,不能對不起老蔣”為由拒絕做官,最後選擇住進山洞養雞為生。馮欽哉究竟是憑什麼能夠做出順應曆史潮流的選擇的?他的同窗好友評價他為“粗人一個,頭腦簡單”,事實真如其所說麼?

點關注不迷路,新來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既可觀看往期内容,也不錯過下期精彩。

和楊虎城成為生死之交

馮欽哉出生在一八九零年的山西萬榮縣,當時的清王朝積貧積弱,飽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因其與帝國主義簽署的不平等條約讓全國人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馮欽哉一家世代清貧,也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成為重要的軍事将領後,仍舊保持着粗茶淡飯的生活。似乎這一作風已經刻到他的骨子裡一般。

但是馮欽哉卻沒有因為家庭貧困而養成自卑的性格,相反他的脾氣猶如張飛般異常火爆,動不動就會發脾氣。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馮欽哉

在馮欽哉十幾歲的時候,全家人省吃儉用将其送到新式學堂讀書學習,可以接觸到當時很先進的革命思想和仁人志士。在好友的教導下,馮欽哉的思想逐漸開化,在三年之後加入了同盟會之中,開始參加一些民主革命的準備工作。最終考上了山西師範學堂繼續讀書。

在這所學堂之中,他能夠接觸到更多的革命志士,他經常參加學生進步運動。在民國成立以後,他始終希望能夠加入軍隊,最終選擇參加了閻錫山的軍隊,憑借自己的學曆擔任供需長這一“肥差”。但是這些卻無法誘惑馮欽哉,在了解到閻錫山和袁世凱二人暗中互相勾結後,馮欽哉立即脫離晉軍。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新式學堂

在脫離晉軍後,就和同盟會的戰友一起在標頭發動起義,準備讨伐袁世凱。但是馮欽哉組織的讨袁軍隊因人數和武器裝備較少導緻失敗,被迫撤退回山西。

但回到山西後,馮欽哉成為了閻錫山的懸賞通緝的罪犯,隻能再次流落在陝西。

但不久之後,袁世凱稱帝引起了全國革命志士的不滿,馮欽哉再次聯系同盟會成員起兵讨伐袁世凱,隊伍不斷壯大,雖然馮欽哉的起義軍連克數城,重新打回山西。但因閻錫山夜襲起義軍,導緻馮欽哉再次失敗。

但是這些失敗在他眼裡看來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失敗後,馮欽哉就輾轉各地,繼續聯絡其他革命志士組織反袁隊伍。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袁世凱

但是馮欽哉認為自己的号召力根本不足以組建一支大規模的隊伍,于是便以山西讨袁軍的代表為名義專門前去上海拜谒了孫中山先生。之後就回到西安和耿直發動西安起義,并且成立了六路靖國軍。

之後馮欽哉就結識了楊虎城,楊虎城和他一見如故,兩人相談甚歡,于是在楊虎城的提拔之下成為了營長,在這之後兩人就攜手走上了革命生涯。

馮欽哉此人雖然并沒有讀過軍校,但是帶兵作戰在這段時期卻幾乎未嘗敗績,甚至經常會出現以少勝多的情況,而且在這一時期下定決心死心塌地跟着楊虎城将軍,

因為出色的戰績以及憑借在最艱苦的歲月中對楊虎城的忠誠,二人逐漸成為的生死之交。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楊虎城

但此時的中國仍舊是軍閥割據,而且連年混戰,導緻民不聊生。于是孫中山先生組建北伐軍準備讨伐各地軍閥,不久之後北伐戰争爆發。馮欽哉作為楊虎城的先鋒,也參與到這場大戰之中,但是馮欽哉一如既往般勇猛,造成了敵軍的大量傷亡。在一九二七年就已經晉升為師長。

在一九二九年的時候,蔣介石和馮玉祥之間爆發了大戰,馮欽哉跟着楊虎城支援蔣介石,在蔣介石打退馮玉祥的主力軍隊之後,蔣介石手下主力将領唐生智突然叛變,表示要打倒蔣介石。這讓蔣介石猝不及防,于是就指令楊虎城等人從中協助剿滅唐生智的部隊。雖然蔣介石并沒有對楊虎城部抱有太大希望,但是馮欽哉作為楊虎城的先鋒部隊,一舉拿下唐生智的軍隊。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蔣介石

而馮欽哉憑借在這次大戰中立下的赫赫戰功受到了蔣介石的親自嘉獎,并且蔣介石當着衆人的面誇贊馮欽哉是一員猛将,言語之間都是贊賞。

但是在蔣介石誇贊馮欽哉之後,馮欽哉一時之間得意忘形,當衆人面表示道山西的閻錫山要靠他來解決。但在當時,蔣介石并沒有和閻錫山撕破臉皮,馮欽哉的這一番言論讓蔣介石非常尴尬,一時之間無言以對。這也是蔣介石第一次領教馮欽哉的“口無遮攔”。

漸生間隙 西安事變叛楊投蔣

雖然楊虎城和馮欽哉是生死之交,但是随着兩人逐漸交往愈深,兩人之間的思想差異卻越來越大,馮欽哉雖然接受了一些民主革命思想,但是歸根結底依舊固守陳規,而且因為脾氣火爆難以讓人相處,在處理一些複雜軍務的時候總是無從下手。

而楊虎城卻始終追求民主進步,而且非常喜歡重用新人,導緻馮欽哉對楊虎城的許多做法非常不滿。

時間來到一九三零年,馮欽哉率領軍隊駐紮在駐馬店,但是楊虎城卻請來許多追求民主進步的讀書人前來駐馬店幫助改善工作。其中這些民主進步人士包括我黨的許多成員,但是這些人在馮欽哉看來就是百無一用的書生。

在一次楊虎城召開的大會上,馮欽哉在會議即将結束的時候突然要求發言,對在場的所謂的“讀書人”痛罵起來,認為他們到此地就是來撈錢。言語之中透露出對楊虎城任用他們的不滿。這讓楊虎城十分生氣,這也導緻這場會議最終不歡而散。但二人最終并沒有撕破臉皮。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中原大戰

在中原大戰爆發之後,馮欽哉跟随楊虎城支援蔣介石,并且在這次大戰中立下赫赫戰功,這場大戰以蔣介石的最終勝利而結束。而在這場戰争中表現十分優異的馮欽哉再次引起了蔣介石的注意,于是蔣介石便派人前去說服馮欽哉為其效力。

來人表明身份後就以河南、湖北兩省的軍政大權許諾,并且說明若不願意做軍政大臣,便将轄下師部擴充為軍部,之後就駐紮在延安。但

是狡猾的馮欽哉卻果斷拒絕了蔣介石的好意,因為他知道亂世之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兵權,他不希望丢掉原來的兵權,至于擴充其他的隊伍整編為軍,馮欽哉擔心軍隊會不受控制。之後陳立夫等人以金錢想誘,但也再次遭到了馮欽哉的拒絕。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在馮欽哉一九三二年進駐陝西之後,陝西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但是陝西卻因為連年旱災導緻百姓民不聊生,出現了大批的難民,但這也導緻土地價格變得極為廉價。于是馮欽哉為了改善士兵的生活,便購買了大量的土地創辦學校和喜愛的劇團。這一時期對于馮欽哉來說無仗可打,但也卻是馮欽哉在經濟事業上上升最快的一年。

他憑借大量購置的廉價土地經營房産、雜貨鋪等各種各樣的企業,并且利用當地銀行做借貸生意。這也讓馮欽哉賺得盆滿缽滿。

就在馮欽哉在陝西做發财夢的時候,全國局勢再次發生了變化,在抗日戰争爆發後因為蔣介石對日采取不抵抗的措施不久後導緻東北三省全部淪陷。而楊虎城和張學良在勸谏蔣介石之後卻被拒絕,于是便揭開了西安事變的序幕,二人打算兵谏蔣介石,逼其抗日。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日軍侵華

而這場兵谏為了能夠順利實行,并沒有和馮欽哉提前商量,在楊虎城敲定之後便急電馮欽哉,要求立刻率部進入潼關,防止蔣介石的軍隊入關。

但是在接到指令後,馮欽哉感到十分困惑,雖然自己一向支援抗日,在了解事情原委後便認定扣押蔣介石并不可行,而且此舉就是背叛蔣介石!

楊虎城在了解到馮欽哉的态度後,感覺事态非常嚴重。于是便先後派出幾人前往馮欽哉的家長說服他,但是馮欽哉認為楊虎城此舉并不信任他而且表明事态已經不可挽回。

與此同時,蔣介石的親信何應欽等人得知馮欽哉的态度後也前來說服他,并且送去了百萬銀元。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西安事變

就在馮欽哉在猶豫不決的時候,何應欽派出大軍率先占領了潼關,這就使得和馮欽哉的軍隊犬牙交錯,重合在一起。于是馮欽哉最終下定決心,拒絕楊虎城的指令,并且表明自己跟随蔣介石多年,一定不會背叛他。

于是按照何應欽等人的要求,向楊虎城轉發了一份聲明電報,明确表示反對楊虎城和張學良二人。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西北軍

這就導緻在西安事變發生後,楊虎城和張學良二人失去了可靠的軍隊保障。自此之後的,楊虎城和馮欽哉二人徹底斷絕聯系,二人就此分道揚镳。在此次事件後,馮欽哉徹底脫離了楊虎城的西北軍系統。

脫離西北軍之後,馮欽哉的軍隊擴編為第二十七路軍,士兵的糧饷也得到巨大的補充。之後馮欽哉專門前去上海見到了蔣介石,蔣介石對在西安事變中的馮欽哉的表現非常滿意,對于他的要求也盡可能滿足,并且親在嘉獎了馮欽哉全體官兵。

喪失兵權 對蔣介石日漸不滿

馮欽哉雖然在西安事變發生後選擇投靠蔣介石,讓旁人以為他們之間的關系非常親密,但是蔣介石對于馮欽哉口無遮攔的脾氣甚為反感,而且認為此人并不是完全可信。除此之外,二人因為在抗日的态度上分歧越來越大,于是在曆史前進的洪流之中,馮欽哉再一次做出新的選擇。

其實早在一九三一年的時候,日軍侵略者開始入侵中國東北的時候,馮欽哉就主張派兵抗擊日寇。并且在當地組織起抗日資金的募捐大會。而此時蔣介石一心希望平定駐紮在甘肅的吳佩孚的軍隊,無心抗擊日軍。

馮欽哉對蔣介石此舉非常不滿,認為中國軍人就應該保家衛國,趕走日本侵略者。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抗擊日軍

在這一年的冬天,因為軍事上的事情馮欽哉趕往南京,見到了蔣介石。在蔣介石見到馮欽哉後便詢問其平定甘肅的戰況,馮欽哉卻口無遮攔,當衆指出“打下來也是丢人”,并且說出了其他軍事将領不敢在蔣介石面前提起的的話,日本人占領了東北,不下令打日本人,卻帶兵打甘肅的老百姓。

蔣介石雖然覺得此話非常刺耳,但卻一直隐忍,并沒有發作。這也讓蔣介石再次的見識到馮欽哉的“心直口快”,雖然并沒有發作,但是卻讓蔣介石深深的記在腦海之中。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不久之後,因為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肆無忌憚的日軍繼續入侵。一心抗日的的馮欽哉再次請纓出戰,最終前往懷柔一帶抵抗日軍。

同年,馮玉祥已經拉起一支抗日的隊伍,并且取得了許多重大的勝利,但是因為蔣介石和馮玉在此之前早已決裂,于是蔣介石下令讓的馮欽哉等人進攻馮玉祥的抗日軍隊。

這讓馮玉祥的抗日武裝陷入到三面作戰的危急境地,于是馮玉祥向馮欽哉發緊電,希望能夠以國家民族大義為重。馮欽哉在接到馮玉祥的急電不久之後,便親自會見馮玉祥,在這次見面之後,馮欽哉就向蔣介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馮玉祥的隊伍是抗日力量,而且自己曾經是馮玉祥的舊部,于情于理都不可能進攻馮玉祥的隊伍。

這就遭到了蔣介石對馮欽哉的極大厭煩,認為此人并不可靠。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馮玉祥抗日隊伍

在西安事變之前,由此可見蔣介石并不完全相信馮欽哉,而且對他的口無遮攔多次隐忍。而馮欽哉為支援抗日也并沒有完全聽從蔣介石的指令,但兩人并沒有撕破臉皮。

在西安事變以後,蔣介石因為對他在這一次事件的表現十分滿意,是以嘉獎了馮欽哉全體官兵,那麼馮欽哉真的完全投靠蔣介石了麼?

在國共第二次合作之後,馮欽哉就再次率部請纓抗日,并且表明了自己誓死抗日的決心。馮欽哉在八月份率部趕往保定地區,企圖在這裡和日軍展開決戰。但是在戰鬥打響之後,馮欽哉發現日軍火力強大,便向南撤退,在撤退的時候派出狙擊部隊沿途狙擊,讓十萬大軍得以儲存。

但在随後的戰争中,因為日軍的包圍,導緻馮欽哉的部隊四分五裂,損失十分慘重,但是馮欽哉依舊堅持率領部隊抵抗日寇,由于士兵減員嚴重,馮欽哉的一部分軍隊撤退到山西東南山區繼續和日軍作戰,一部分由馮欽哉親自帶領,回到家鄉補充兵員,并且等待指令。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抗日遊擊戰

在一九三八年,馮欽哉就率領軍隊在晉南地區和日軍打起遊擊戰,并且擊潰了日軍的小林聯隊,收複了許多縣城。但是在此時的馮欽哉部隊減員已經十分嚴重,于是蔣介石便指令他解散原來的指揮部,擔任第十四集團軍的二把手,就這樣馮欽哉失去了對原先軍隊的指揮權。這讓脾氣火爆的馮欽哉非常氣憤,對來人大罵道自己将辭職不幹。

馮欽哉後在蔣介石的勸勉下接替了第十四集團軍代司令的職位,繼續在晉東南一帶抵抗日軍。

在這一時期,馮欽哉和我黨的軍隊展開密切配合,多次以極小的代價擊退日軍。馮欽哉是以也結識了很多我黨成員,而且關系越來越密切,兩軍之間的合作越來越融洽,甚至馮欽哉親自學習我黨遊擊戰術。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中國軍隊

馮欽哉因為和我黨的關系越來越好,這就引起了蔣介石的強烈不滿,對馮欽哉越來越不信任。于是便下令将其調任到洛陽駐守。這就導緻馮欽哉徹底失去了對舊部的控制,從此失去了兵權。

但是馮欽哉并沒有是以放棄抗日,而是在空餘的時候就會前往重慶面見蔣介石訴苦,希望能夠自己重新回到山西前線參加抗日,但是因為長期對蔣介石奪取他兵權的不滿以及火爆的脾氣,對蔣介石的憤怒溢于言表。蔣介石知曉馮欽哉的憤怒,但是依舊和往常一般并不發作,而是安撫道馮欽哉,表示自己會對他回山西抗戰的事情會研究研究。

馮欽哉抱着蔣介石抛出的希望在重慶整整等了一年之久,但最終都隻是“研究研究”草草了事。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中條山戰役

在一九四一年時候,馮欽哉在山西的舊部因為參加中條山戰役全軍覆沒,

至此馮欽哉徹底失去了在蔣介石軍事陣營之中,被免去了所有的軍事職務,被蔣介石任命為一些無關緊要的閑職,就這樣直到抗日戰争順利結束,在解放戰争爆發後,又被任命為華北“剿總”二把手。

叛蔣促進北平解放 拒絕任職

在解放戰争爆發後,馮欽哉雖再次受到蔣介石的“關照”,但是他此刻已經明白所擔任的職務不過徒有其表,隻是虛職而已。

再加上在國統區人民反抗蔣介石統治、追求民主和自由的熱情不斷高漲,以及裝備精良的國民黨在戰場上頻頻失利,這就讓他認定蔣介石注定會失敗,在加上長年累月對蔣介石的不滿情緒,于是對于蔣介石的指令更加消極。此刻的他更加專注于他的銀号生意。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解放戰争

在一九四八年,随着解放戰争的勝利,北平已經被我軍團團包圍,傅作義正在謀劃北平和平解放的事宜,但是苦于和我黨之前并無任何聯系,是以急需一名民主人士作為中間人取得聯系,

馮欽哉在此時已經拒絕了蔣介石接其南下的的飛機,他決心和傅作義一起促進北平和平解放。

馮欽哉在得知傅作義的苦惱後,便向傅作義提出鄧寶珊一定可以擔任雙方之間的中間人,而因為馮欽哉和鄧寶珊在此前同為西北軍中的将領,兩人關系很好。

于是傅作義便希望馮欽哉能前去西安将其請回北平,馮欽哉欣然接受。最終馮欽哉請回了鄧寶珊,最終促進了北平的和平解放,鄧寶珊以及馮欽哉都成為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傅作義

在北平解放之後,我黨鑒于馮欽哉促進和平解放以及抗日表現,對他過去所犯下的錯誤既往不咎,多次派人征求他的意見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

但是卻遭到了馮欽哉的拒絕,他表示他希望能夠做一名普通的老百姓,絕不做官。我黨見狀,派出鄧寶珊等人前來勸說,馮欽哉表示道不事二主,要向明代的傅山學習,不能對不起老蔣。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為北平解放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北平解放

衆人勸說無果,但并不相信其“不事二主”的說辭,衆人相信在新中國成立局面穩定後,他一定能夠重回工作。在這之後,馮欽哉在家中安心養雞,整天在雞圈中喂養它們,就這樣馮欽哉過上了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生活。

果然不出衆人所料,在一九五六年後随着新中國越來越繁榮強大,在我黨的勸說下他放棄了“傅山”生活,而是投入到民革工作中,主動加入到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中。最終在一九六三年因病逝世。

筆者評論

馮欽哉此人一生多變,一次反叛楊虎城,投靠蔣介石,是為了滿足他的野心和權力;一次反叛蔣介石,促進北平解放,甘願成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雖然是巨石所迫,但其中也可窺見他對蔣介石的失望和寒心。但總而言之,他能夠抓住曆史前進的潮流,做出了正确的選擇!

圖文無感可觀看視訊:

國軍上将拒絕逃亡台灣,成北平解放的功臣,為何最終靠養雞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