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清華教授,蒙冤入獄妻子改嫁梁思成,絕望下留一字條投湖自盡

從古至今,凡是跟文人墨客沾了邊的,大多數會加上兩個字的字首“風流”,往近了說清朝乾隆年間的紀曉岚民間就有不少關于他的戲說,其中最經典還是要屬他在全國各地犯下的風流韻事。再往近到民國時期,如徐志摩這般寫下《再别康橋》的著名詩人,仍然免不了俗,沉迷陸小曼的美貌難以自拔,最終是休妻再娶一下破壞了兩個家庭,婚禮上被自己的老師梁啟超訓斥的是無地自容。

他是清華教授,蒙冤入獄妻子改嫁梁思成,絕望下留一字條投湖自盡

至于原因何在,筆者這裡也妄言猜之了,古語曾雲:書中自有顔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給了後世讀書人很深的影響,隻要努力讀書考功名,以後房子、美女、金銀都會有的。同時還暗含了一層意思,書中的文字是不會變成美女的,要想去溫柔鄉隻能是依靠文采去赢去哄去騙,漸漸模仿的人多了,這種行為也被譽之為“風流”。

這種情況難道隻發現在男性群體嗎?答案也不盡然,在民國時期就曾有過這樣一個故事,男主人公名為程應铨,江西人,祖上在清朝出過幾位大人物,有一位曾經監造過頤和園,也稱得上是名門世家。自小深受建築美學熏陶的他考入了中央大學的建築系,畢業後去過戰場、教過中學,在友人的介紹下認識了一位建築界的前輩,幾番交談下來很投機,這位前輩便将女兒林洙許配給了他。本以為是段佳話,卻不想結局是悲劇。

他是清華教授,蒙冤入獄妻子改嫁梁思成,絕望下留一字條投湖自盡

抗戰勝利後,清華大學重新回到了北平,由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主持建築系的工作,程應铨也是在那個時候被聘請為清華大學建築系的教授,林洙也跟着去負責秘書的工作。随着日子越過越好,程應铨也發現了林洙的揮霍無度,按理說清華大學教授在當時的待遇是極為豐厚的,但是仍然填充不了林洙的欲望,兩人的婚姻開始産生了沖突。

他是清華教授,蒙冤入獄妻子改嫁梁思成,絕望下留一字條投湖自盡

梁思成和林洙

六十年代中期,程應铨因為提出保護古建築受到了當時社會條件的沖擊,蒙冤入獄,一下落入了人生的低谷期。而林洙知道此事後不久,竟然跟喪妻多年的梁思成來往密切了起來,甚至跟獄中的程應铨提出離婚,要改嫁梁思成,甚至不準兒子去探監。

他是清華教授,蒙冤入獄妻子改嫁梁思成,絕望下留一字條投湖自盡

六十年代末期,程應铨不堪這段婚姻給自己帶來的精神折磨,選擇投湖自盡,死前留下了“不配擁有愛情”的字條。而林洙這邊改嫁梁思成後安穩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在2004年出版了一本《梁思成、林徽因和我》,書中憑借主觀臆想抨擊污蔑林徽因的過往,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也讓她的晚年在一片罵聲中度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