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地·時代·自己: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1月15日在海口舉行

天有際,思無涯。

大地·時代·自己

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

指導機關

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

主辦

海南省作家協會

承辦

天涯雜志社

主講嘉賓

韓少功

大地·時代·自己: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1月15日在海口舉行

活動時間

2022年1月15日(周六)

下午03:30

活動地點

三環書苑·閱己空間

(海口市國興大道68号國秀城一樓)

主講嘉賓:韓少功

大地·時代·自己: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1月15日在海口舉行

韓少功,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長沙,1968年赴湖南汨羅縣插隊務農,1974年調任汨羅縣文化館,1978年就讀于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先後任《海南紀實》雜志主編、天涯雜志社社長、海南省作協主席、海南省文聯主席等職。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西望茅草地》《歸去來》等,中篇小說《爸爸爸》《報告政府》等,長篇小說《馬橋詞典》《日夜書》《修改過程》等,長篇随筆《暗示》《革命後記》等,長篇散文《山南水北》,譯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惶然錄》等。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法國文藝騎士獎章、魯迅文學獎、華國文學傳媒大獎、美國紐曼華國文學獎等。作品有40多種外文譯本在境外出版。

韓少功全新散文集《人生忽然》

大地·時代·自己: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1月15日在海口舉行

作者: 韓少功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0

頁數: 382

定價: 59.00

《人生忽然》為著名作家韓少功全新散文集,回應了時代之問,是中國當代文學的獨特存在,是新時代文學的标杆之作。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讀大地”,收錄對自然、大地、社會、生命、故鄉等萬事萬物的精彩叙事;第二輯“讀時代”,收錄關于知識與經濟、科技與價值、曆史與文化、中國與世界、鄉村與城市等轉型時期的深刻哲思;第三輯“讀自己”,收錄作者幾十年的人生曆程、處世智慧以及靈魂深處最本真、最深情、最動人的點點滴滴。地球的每一天都是新的,給予我們的是絕望還是機會?是拐點還是稍息?作品以一個文學家的睿智通達,對這個時代進行精準觀察,告訴大家如何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如何打開理想生活的心靈之門,找回自我定位和價值,獻給迷茫、脆弱、卻又滿懷憧憬、渴望廣闊天地的人。

《人生忽然》目錄

第一輯:讀大地

守住秘密的舞蹈

渡口以及波希米亞

你好,加藤

笛鳴香港

萬泉河雨季

重返雪峰山

大視角下的小故鄉

第二輯:讀時代

知識,如何才是力量

當機器人成立作家協會

個人主義正在危害個人

聚集:有關的生活及價值觀

“階級”長成了啥模樣

“自我學”與“人民學”

人情超級大國

文化:疊代與地緣兩個尺度

心靈之門

第三輯:讀自己

長嶺記

憶康濯先生

放下寫作的那些年

螢火蟲的故事

人生忽然

名家推薦

莫言

大地·時代·自己: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1月15日在海口舉行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中國的文學界很少有思想家,但韓少功必列其中。

王蒙

大地·時代·自己: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1月15日在海口舉行

人民藝術家

韓少功是富有思辨能力的好手,亦叙亦思,有描繪有分解,他的精神空間和文學空間縱橫古今天地,耐得咀嚼,值得回味。

李敬澤

大地·時代·自己: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1月15日在海口舉行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韓少功是知行合一的,他力圖提供另一種對中國的認識路徑,他力圖将被輕率删減的鄉村的意義加入正在迅速更新的對中國的想象和認同中去。

陳曉明

大地·時代·自己: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1月15日在海口舉行

著名評論家

北大中文系教授

韓少功本身是一個純粹的當代文學史事實;一份新時期的曆史清單;一部打開又合上的新時期文學史大綱。

西川

大地·時代·自己: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1月15日在海口舉行

著名詩人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韓少功是一個有趣的人。他對于人性的了解之深,其實都是能夠從“有趣”反映出來的。而且這種有趣好像是一種民間智慧的産物。

《人生忽然》壓軸文章搶先看

人生忽 然

文 / 韓少功

我以前很少照相,總覺得留影、留手稿、留交往記錄,是作家自戀和自大的壞毛病,無非是哪個家夥一心要進入文學史和博物館,時刻準備着捏住下巴或目光深沉的姿态——累不累啊?

是以,我總是年少氣盛地一再避開鏡頭,無意積攢那種狗狗撒尿“到此一遊”式的留影,即便有過海鷗或尼康的相機,也多是給别人照。

沒想到近一二十年,電子數位技術使攝影的成本大降,全民攝影蔚然成風,一個“讀圖時代”悄然到來。有關文字退場的預言雖過于誇張,但影像的五光十色琳琅滿目,重塑了人們對生活的感受,其巨大的沖擊力、感染力、影響力非同小可。好幾次,我給學生們上課,發現自己哪怕講出了滿堂的驚呼或大笑,他們也并未記下多少,倒是PPT的一些影像更能在他們那裡入腦入心,引來一次次議論和回味。一隻枯瘦的手,一位前賢的冷目,一堵斑駁的鄉村老牆,一段雪域森林的清晨航拍……似勝過千言萬語,向他們傳達了更多說不清甚至不用說清的概念與邏輯。

古人說:“有諸内者必形諸外。”這不僅是說人體,也是說世界。一個世界本就是形貌多變的世界。一種對世界的真切認知,必是記憶中有關影像鮮活與豐饒的認知,決不止于文字—對于實踐者們來說,對于相信“眼見為實”和“有圖有真相”的很多人來說,恐怕尤其如此。所謂有内必有外,有品必有相,有義理必有聲色,我的一本長篇随筆《暗示》(2002年),曾集中記錄和整理了自己在這方面的感想。也是在那時,回望自己多年的文字生涯,我相信獨尊文字的态度無異于半盲,差一點後悔自己大大辜負了相機,暗想自己若能年輕一二十歲,恐怕會從頭開始,去兼任一個“讀圖”的影像工作者。

可惜自己已扛不動那麼多攝像器材了,很多事隻能留給年輕人去幹。說起來,我這一輩子雖留影甚少,雖匆匆撇下太多無影無形的往日,但親曆、見證、參與了中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大風大雨,天翻地覆,驚心動魄,又何其有幸。沒想到的是,承蒙遼甯美術出版社誠邀,這一次我倉促應召,不得不臨時找幾位朋友幫忙,好歹收集一些零落舊照,勉強編印一本—盡管我自己不知道這樣做于讀者是否有些多餘,一次事後彌補是否也來得太遲。

大地·時代·自己: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1月15日在海口舉行

舊日影像

我想起多年前去拉薩一朋友家,未見他家有任何已故親人的舊照。那位藏族朋友說,按照他們的習俗,銷毀亡人舊照以及所有遺物,有利于轉世輪回,讓他們回到一個幹幹淨淨的陌生世界。那麼,依這種說法,我的這本影冊豈不是還自棄“輪回轉世”?就不準備下輩子再與這個世界重逢了?

好吧,就這一輩子吧,我其實并未打算日後再來。

大地·時代·自己:韓少功《人生忽然》海南首發分享會1月15日在海口舉行

汨羅鄉居

是的,我的親人,我的朋友,我所有牽挂的世間生命,我曾在20世紀和21世紀到此人世間一遊,陪伴了你們這些歲月,幸福已經足夠。

一次性的生命其實都至尊無價,都是不可重複的奇緣所在。且讓我們互相記住,哪怕記不了太久,哪怕一切往事都在鴻飛雪化,盡在忽然瞬間。

(本文為韓少功文集《人生忽然》同名壓軸文章)

-投稿郵箱-

Frontiers

作家立場|民間國文|文學

研究與批評|藝術|……

WRITERS' POSITION

POPULAR VOCABULARY LITERATURE

ART RESEARCH AND CRITICIS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