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99歲因病逝世,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卻沒能把中國叫醒”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著名軍事家拿破侖曾經這樣比喻中國,他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一旦醒來,就能主導整個世界秩序的建立。正如他所說,如今的中國已經變得很強大,強大到其他國家都不敢随意輕視。但為了中國的和平和進步,有無數的先輩烈士都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今天,小編就來講述這其中一個人的故事。

他99歲因病逝世,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卻沒能把中國叫醒”

這個人就是中國著名教育家馬相伯。提到他的名字,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但提到複旦大學,相信無人不知。而馬相伯就是複旦大學的創始人兼首任校長。今天小編就來講講他的傳奇經曆。馬相伯出生于1840年,這一年很特殊,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因其父母都信仰天主教,馬相伯還在襁褓之時就成為天主教徒。他自幼便十分聰慧,5歲入塾讀書,特别喜歡探尋天象運作的奧秘。12歲去了上海讀書。1858年,全家移居到了上海定居。

他99歲因病逝世,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卻沒能把中國叫醒”

1870年,30歲的馬相伯獲神學博士位并加入了耶稣會,授司铎神職。四年後,他被調到了徐彙中學任校長一職,他一邊積極講授經史子集,一邊繼續研究哲學、數理及天文。1876年,馬相伯因自籌白銀2000兩救濟災民,遭教會幽禁“自省”,他憤而脫離耶稣會還俗,但仍信仰天主教。在見證了第二次鴉片戰争中中國的落後後,馬相伯開始積極響應當時的洋務運動,并是以成為了一名外交官。他先後去過日本、美國等多個國家,見識到了國外發達的科技。他回國後便開始倡導興辦實業,但并未受到當時朝廷的重視。

他99歲因病逝世,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卻沒能把中國叫醒”

對當時的清政府深感失望後,馬相伯決定“自救”。他将自己的全部家産捐獻給了天主教江南司教,作為創辦“中西大學堂的基金”。1902年,發生了著名的“墨水瓶事件”,南洋公學的學生集體退學,蔡元培介紹了一部分學生向馬相伯求學。隔年,馬相伯便創辦了震旦大學并出任院長一職。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梁啟超還為此著文祝賀。但這所學校後來因被耶稣會控制,并改變了辦學方針,導緻學生們全體退學,馬相伯也是以憤怒退出。又重新創辦了複旦公學,也就是現在的複旦大學。

他99歲因病逝世,臨終前說:“我是一條狗,卻沒能把中國叫醒”

不過,在創辦學校的過程中,馬相伯也已經掏空了自己所有的家産,甚至連自己孫女上學都成了問題。九一八事變後,馬相伯憤慨萬千,卻已經無能為力。他最終想到了靠賣字掙錢,在他人生的最後十年裡,他不斷給人寫信、寫春聯,最終掙了十萬元,全部捐獻給了中國的抗戰事業。盡管如此,當時的形勢依舊沒有好轉,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淪陷,這讓年近百歲的馬相伯老淚縱橫,他說:“我是一隻狗,隻會叫,叫了一百年,還沒有把中國叫醒”。1937年10月20日,馬相伯得知湘北大捷,十分激動,但此時他已病入膏肓。11月4日,馬相伯因病逝世,享年99歲。